“治国方略”板块的终选,在万象神宫演化出的一座巨型环形辩论场中进行。进入终选的仅有十人,除了林风,其余九人或是皇朝世家精心培养的子弟,或是名扬一方的青年谋士,个个气度不凡,信心十足。
评审席上,端坐着多位皇朝重臣,包括宰相、六部尚书以及几位德高望重的皇室宗亲,鲁苑正也位列其中。七皇子赵蕴、大皇子、三皇子等则在旁听席观战。
终选规则:每位参赛者有一炷香时间阐述自己的方案,然后接受其他参赛者的质询和评审官的提问。最终由评审团综合评定名次。
前面几位参赛者的阐述,大多四平八稳,引经据典,提出的方案或是加强官府管控,或是加大资源投入,或是祈求高阶修士以力镇压水患,虽然各有亮点,但并未超出传统的治理框架。
轮到林风时,他从容起身,走到场中。他没有携带任何讲稿,目光平静地扫过全场,开始了他的阐述。
他没有从具体措施开始,而是先抛出了一个问题:“诸位可知,为何云梦大泽水患治理万年,却始终成效不彰?”
这个问题,让在场不少人都是一愣。
林风自问自答:“根源在于,我们始终将其视为一个单纯的‘水害’问题,试图用单一的、线性的方法去解决一个复杂的、系统的‘社会-生态’耦合难题!”
“社会-生态耦合系统?”这个陌生的词汇,让评审和参赛者们都皱起了眉头。
林风用最简洁的语言,解释了系统思维的核心,然后将他的“云梦大泽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总体规划”的核心框架,清晰、有条理地阐述出来。从立体防洪到生态保护,从产业转型到跨区管理,从引入民资到绩效考评……
他的阐述,逻辑严密,层层递进,每一个举措都指向系统中的一个关键节点,彼此关联,构成一个完整的闭环。尤其是“可持续发展”、“绩效管理”、“配额制度”等概念,更是让不少评审眼中异彩连连。
然而,他的观点太过新颖,甚至有些离经叛道,立刻引来了猛烈的质询。
一位世家子弟率先发难:“林道友所言,看似面面俱到,实则空泛!引入民间资本?岂非与民争利?若奸商借此盘剥百姓,祸乱大泽,该当如何?”
林风从容应对:“与民争利?非也。乃是‘寓富于民’,‘藏富于民’。官府需制定严格准入标准和监管条例,确保资本流向有利于民生和环境的领域。同时,可建立‘开发者社会责任基金’,反哺当地。此乃‘法’与‘术’的结合,关键在于执行与监督。”
另一位谋士质疑:“划定保护区,限制开发?云梦大泽资源丰富,乃是天赐宝库,限制开发,岂非暴殄天物,阻碍皇朝发展?”
林风反驳:“竭泽而渔,方是暴殄天物!可持续发展,并非不开发,而是科学、有序、永续地开发。今日限制一分,是为明日留存十分。若为短期利益毁掉根基,才是真正的阻碍皇朝发展!此乃长远之‘势’!”
质询越来越激烈,问题也越来越刁钻,涉及政策可行性、利益分配、技术瓶颈等方方面面。但林风始终沉着冷静,引数据、讲逻辑、举实例(甚至引用了天工苑绩效改革的成果),将一个个质疑有条不紊地化解。
他的思维敏捷,知识渊博,尤其是那种超越时代的宏观视野和系统性的问题解决方法,让在场许多浸淫政务多年的老臣都暗自点头。
就连最初抱有敌意的一些参赛者,在听完林风的答辩后,也不得不承认,此人的思路确实与众不同,有其独到之处。
李焕看着在场中侃侃而谈、逐渐掌控了辩论节奏的林风,脸色越来越难看。他安排的人,非但没能难住林风,反而成了衬托其才学的背景板!
最终,当林风回答完最后一个问题,从容退回座位时,辩论场内出现了短暂的寂静。
随后,评审席上,宰相大人缓缓开口,只说了四个字:“后生可畏。”
这四个字,如同定音之锤,为这场激烈的终选辩论画上了句号。
结果毫无悬念,林风凭借其超越时代的治理理念和卓越的答辩能力,一举夺得“治国方略”板块的魁首!
消息传出,万象神宫内外,一片哗然!
一个来自东南小宗的筑基修士,竟然在汇聚了天下英才的皇朝论道会上,于“治国方略”这等核心板块夺魁!这无疑是本届论道会到目前为止,最大的冷门!
七皇子赵蕴脸上露出了难以抑制的笑容。他知道,林风这一步,走得太漂亮了!
然而,就在林风接受众人或羡慕、或嫉妒、或敬佩的目光时,他食指上的星轨戒,再次传来一阵极其微弱、却带着警示意味的悸动。
他下意识地抬头,望向评审席后方,那幽深的通道入口。恍惚间,他似乎看到了一双隐藏在阴影中的、冰冷而无情的眼睛,正注视着自己,那目光中,带着一种……仿佛在看一件即将到手的猎物般的贪婪。
是“噬序之暗”?还是其他?
林风心中刚刚因获胜而升起的一丝喜悦,瞬间被一股寒意取代。
论道会尚未结束,更大的风波,恐怕还在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