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后,世界大战爆发。家族成员对图九霄那超凡的决策智慧愈发心生敬仰。
在他的正确决策下,图氏家族五代同堂的三百余口人,享受着丰衣足食、无忧无虑的生活。地下生态园区内,粮食、蔬菜水果的产量充足,并与小型养殖场构成了一个高效的循环生态链。
避难所中储备了充足的生存物资,足以支撑图氏家族数百人在可容纳一万人的地下空间中长久地生活下去。
然而,百密一疏,信息时代的数据总是有迹可循。
图氏作为这个时代的名门望族,全体族人集体失去踪迹的消息迅速被有心人发布到网上,成为全球富豪自建避难所嫌疑榜中的一员。
很快,这些上榜富豪私下建立的庇护所地址被迅速曝光。
在昏暗压抑的地下避难所中,人们因无所事事而凭借好奇心和求知欲,迅速揭开了私人避难所的诸多秘密——包括建筑结构、防护设备的强大功能、物资储备的丰富多样,以及那份详尽的避难人员名单。
这些信息在物资占有者背后推动下,如同野火般蔓延开来,被公之于众。
与大众地下避难所的拥挤不堪相比,富豪们的避难所宛如人间天堂。人们在议论纷纷的同时,难免夹杂着羡慕、嫉妒甚至愤恨等复杂情绪。
因此,一位网名为“找到你了”的网民迅速成为地下世界的焦点人物,而在他的“未找到富豪名单”中,位居榜首的正是图氏家族的图九霄。
向来低调的图九霄如今却声名鹊起,然而身处私人地下避难所的他却无计可施。他甚至不敢暴露任何信号,更不敢动用昔日的人脉和势力来平息事态。
无奈之下,他只能被动地监测事态发展,同时组织家族中的青壮年,利用预先准备的教程进行防御作战训练。
图氏地下避难所的信息逐渐被揭露出来。
起初,十年前图九霄在网上查询地理信息的数据被曝光,随后,大批施工机械的运输目的地的大致方位也被公之于众。
人们翻找出尘封已久的卫星影像,一帧一帧地仔细搜寻线索,最终,通过无数次的比对和推测,他们沿着施工机械留下的蛛丝马迹,成功锁定了图氏地下避难所的位置。
图九霄的选址极为巧妙。他考虑到“橄榄球”撞击后,风纭星上空将笼罩在大量有害气体之下。
地下避难所选在了荒原深处,人迹罕至,四周数百里内既无道路也无补给,在极端环境下,抵达此地犹如登天。
与大众的预判截然不同,末日之下,绵羊并未化身豺狼,而豺狼却怀揣猛虎之心,肆意妄为。
曾几何时,一批手握重权的管理精英,在灾难与更强大势力的冲击下,失去了往日的奢华生活。他们曾享受阿谀奉承、众星捧月,如今却难以忍受被视为“下等人”的屈辱。
于是,在手中尚残留部分权力的时刻,他们拉帮结派,组建起各种势力,疯狂抢占生活物资,放大人性的阴暗面。以满足手下人的野心,也借此维系自己“人上人”的基本人设。
尽管身处末世,但生存的逻辑与战前并无二致,只是剥下了华丽的外衣,露出血淋淋的真相。
即使在最恶劣的环境中,只要有人过得不如自己,那便是天堂。这是和平年代社会结构设计的核心逻辑。
精英阶层深谙此道,他们如同过筛般进入自己的专属领域,坚定地抵制派系之外的势力渗透。
他们精心编织了一套慈善救助的体系,向追随者宣扬救助的幸福感,然而,内心深处却更期待悲惨故事的发生,以此娱乐追随者,满足他们的优越感。
因此,在末世环境下,掌控生活资源的人必须持续削减享受者的数量,以此来换取追随者的忠诚。
黑恶势力的存在时刻都在昭示着高墙之外的恐怖——那里有无恶不作的匪首,率领着一群敲骨吸髓的流民。任何被驱逐到外界的幸存者,最终都会被彻底吞噬,不留一丝痕迹。
为转移日益强大的黑恶势力的关注焦点,掌控资源的管理者策划了一系列虚假冲突,故意泄露部分资源信息,诱导黑恶势力向外部区域进攻,企图将其势力引向远离避难所的荒芜地带,从而确保自身安全。
贪婪的目光转而聚焦于富豪们的隐秘地下避难所,那里迅速成为目标。
一些匪徒凭借简陋的武器,被民众幻想成了劫富济贫的侠盗。对于这种劫富济贫的行为,人们向来怀有极大的同情与支持,这似乎源于人们心中那份永不磨灭的正义感。
怯懦的人们聚集在黑暗势力的阴影之下,高举着“改天换地”的正义旗帜,向昔日的豪门宣泄着心中的愤懑。
一支装备精良的武装侠盗已经发现了图氏避难所的踪迹,并在安全距离之外安营扎寨,开始进行小规模的试探和侦察活动。
必须承认,无论这些精英扮演何种角色,他们身上那份专业精神始终如一地体现在每一次行动的规划中,包括抢劫与杀戮。
无人机首先通过遥感技术探测出地下避难所的大致轮廓,利用先进的传感器和分析技术,对地质结构进行详细分析。
在确定避难所大门位置后,遥控机器人被派遣进行进一步的确认和拍照任务,留下通信手机缓缓退下。整个过程遵循既定的计划,确保行动的高效和安全。
电话接通,图九霄有些无奈地苦笑道:“首领,劳您大驾!有事您说话!在下无不配合!”他的态度谦卑,身段放得很低。
“哎哟!您太客气了,图老板!您这话说的,我们哪儿敢当啊!弟兄们不过是想着借您这风水宝地,歇歇脚,您看能不能行个方便?”
这位靠早年靠图九霄的远亲关系起家,在图氏扶持下步步高升,终成地方要员的人,怪声怪气地说道。
图九霄斩钉截铁地说道:“三百吨物资,这是我的极限。你们心里清楚,这已是我全部的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