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破除隐性壁垒的若干规定》的征求意见稿,在全省范围内引发了远比之前任何一份研究报告或内参都更为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支持者称之为“市场经济的护航舰”,质疑者则在私下里抱怨这是“戴着枷锁跳舞”。各种意见、建议,甚至变相的阻挠,如同雪花般汇集到专班政策研究组。
叶凡带领团队,以极大的耐心和专业的姿态,对所有反馈意见进行了分类梳理和认真研究。合理的建议予以采纳,对核心条款试图“修正”或“阉割”的意见,则予以坚决的、有礼有节的回绝。整个过程,既是一场智力的较量,也是一场意志的比拼。
最终,经过充分吸纳合理意见并再次报请魏省长和省委相关领导审定后,《规定》的最终稿被提交到了省政府常务会议进行审议。
审议那天,叶凡作为政策研究组执行副组长和主要起草人,列席了会议。这是他第一次参加如此高规格的决策会议。椭圆形的会议桌旁,坐着省长、各位副省长、秘书长,以及列席的相关厅局一把手。气氛庄重而肃穆。
会议由省长主持。他简单介绍了《规定》的起草背景和重要意义后,便由叶凡对《规定》的核心内容和起草过程进行简要汇报。
叶凡站起身,面对着这一省的最高行政决策者们,心情不免有些紧张,但更多的是一种沉甸甸的使命感。
他抛开讲稿,用最精炼的语言,阐述了《规定》旨在解决的突出问题、确立的核心原则以及关键的制度设计。他重点解释了“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必要性和操作思路,语气沉稳,论证清晰。
汇报完毕,会议进入讨论环节。几位副省长和厅局长相继发言。大部分领导对《规定》的出台表示支持和肯定,认为这是我省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但也有领导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操作层面的担忧,比如公平竞争审查会不会影响政策出台的效率,某些条款的表述是否还有优化空间等等。
每一次质疑,叶凡都凝神倾听,并在省长点名时,给予简明扼要、有理有据的补充说明或解释。他展现出的专业素养和对文件的熟悉程度,给与会领导留下了深刻印象。
最后,省长进行总结发言。他的目光扫过全场,语气沉稳而有力:
“同志们,这份《规定》,是我们在新时代背景下,推动政府自我革命、优化发展环境的重要探索。它触及的是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可能会让一些部门感到‘不舒服’,甚至‘束手束脚’。但是,这种‘不舒服’,正是改革所要达到的效果!如果我们制定的规则,让那些阻碍市场公平、损害企业利益的行为感到很‘舒服’,那还要我们这些领导干部做什么?”
他略微停顿,声音提高了几分,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
“我同意这份《规定》!要以省政府的名义,尽快印发实施!各部门、各地市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办公厅和专班要抓好督促落实和后续的评估工作。我们要通过这份《规定》,向全社会、向所有市场主体释放一个明确的信号:在我们省,公平竞争的权利必须得到保障,隐形壁垒必须被破除,法治化、市场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就是我们坚定不移的目标!”
“咚!”
省长的话语,如同定音的法槌,沉重而清晰地敲下。
这一刻,叶凡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释然与激动。数月来的奔波、调研、争论、起草……所有的艰辛与压力,在这一声“锤音”落定之时,仿佛都有了归宿。
会议结束后,叶凡随着人流走出会议室。几位副省长和厅长走过他身边时,都对他点头示意,目光中带着认可。
一位之前对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提出过疑虑的副省长,还特意停下脚步,拍了拍他的肩膀:“小叶,干得不错。文件出台了,落实是关键,后面还有硬仗要打。”
“是,省长,我们一定全力以赴抓好落实!”叶凡郑重回答。
回到专班办公室,消息已经传开。同事们脸上都洋溢着兴奋的笑容。老周用力握着叶凡的手,眼眶有些湿润:“叶处,成了!咱们的心血没白费!”小郑更是激动地差点跳起来。
叶凡看着这群与他并肩作战的伙伴,心中暖流涌动。他走到那面问题清单墙前,拿起笔,在清单的最上方,郑重地写下了“《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破除隐性壁垒的若干规定》正式印发实施”,并在后面画上了一个鲜红的、代表已完成的勾号。
这面墙,记录了他们的征程,也见证了规则的诞生。
然而,叶凡的内心很快便从最初的兴奋中平静下来。他清楚地知道,“锤音”落定,并非终点,而是一个全新的起点。
文件的印发,只是给了他们一把“尚方宝剑”。但这把剑能否斩断那些盘根错节的利益藤蔓,能否真正破除那些或明或暗的壁垒,考验的将是执行的决心、智慧和韧性。
可以预见,旧有格局的维护者们,绝不会轻易放弃。他们会在执行环节设置新的障碍,会用“结合实际”来打折扣、搞变通,甚至会寻找规则的漏洞进行反击。
更大的风浪,或许就在文件印发之后。
叶凡深吸一口气,目光重新变得锐利而坚定。
锤音已响,规则已立。
接下来,便是持剑前行,在这片改革的深水区,开辟出一条属于公平与效率的航道。
征途,仍未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