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市的“法治春风”吹了不到三个月,一股暗流便在地下世界悄然涌动。
“蜂巢”指挥室的举报信箱里,塞满了匿名信。信里控诉着一个名为“宏盛集团”的企业,其老板赵天宏靠着暴力拆迁、垄断市场,在滨海市北区迅速崛起,行事风格与当年的“黑老大”高启强如出一辙——表面是慈善企业家,私下却用“义字当头”的规矩笼络人心,用暴力清除异己。
陈轩捏着举报信,指尖在“宏盛集团”四个字上反复摩挲。地图上,北区的灰色地带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扩张,像一张被黑伞遮蔽的网。
(一)鱼摊起家
深夜的海鲜市场,腥气弥漫。
一个穿着胶鞋的中年男人正蹲在鱼摊前,给一条鲈鱼开膛破肚。他叫赵天宏,十年前还是个被城管追着跑的鱼贩子,因为一次“意外”帮辖区派出所所长“平事”,从此搭上了权力的线。
“天宏哥,派出所的张所又来了。”小弟凑到他耳边,递上一个厚厚的信封。
赵天宏擦了擦手,接过信封掂量了一下,嘴角勾起一抹与高启强如出一辙的弧度:“张所费心了,这点‘心意’,让兄弟们喝酒用。”
他转身走进市场深处的仓库,那里挂着的不是海鲜,而是一排排沾血的钢管和砍刀。几个纹身壮汉正将一沓沓现金分装进麻袋——那是今天从钉子户那里“收”来的“补偿款”。
“通知下去,明天把东头那几家钉子户‘请’到集团喝茶。”赵天宏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二)伞下成势
“蜂巢”的监控屏幕上,赵天宏与张所长在会所包厢里推杯换盏的画面被放大。张所长拍着赵天宏的肩膀,笑得满脸通红:“天宏啊,以后北区的工程,你尽管放手去做!”
陈轩的手指在桌上敲出急促的节奏。黑狼凑过来:“轩爷,这赵天宏背后的关系网很深,连市政厅都有人给他通风报信。”
“我知道。”陈轩的目光落在屏幕里赵天宏手腕上的玉镯——那是高启强同款的“安身立命”信物,“他在学高启强的路,但忘了高启强是怎么倒的。”
他调出赵天宏的犯罪记录:暴力拆迁致三人重伤、垄断海鲜市场、向公职人员行贿……每一条都清晰地指向“扫黑除恶”的红线。
(三)摊牌时刻
宏盛集团的开业庆典办得极尽奢华。赵天宏站在台上,接受着宾客们的恭维,身后的LEd屏上循环播放着他“热心公益”的宣传片。
就在这时,陈轩带着特警队冲了进来。
“赵天宏,你因涉嫌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被依法逮捕!”
赵天宏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随即换成一副委屈的表情:“陈队长,你是不是搞错了?我是合法商人!”
他的小弟们纷纷围了上来,手里的钢管若隐若现。
陈轩冷笑一声,发动“法理霸气”。金色的光芒如潮水般扩散,所有小弟瞬间被震慑得动弹不得。“合法商人?你的每一笔黑账,我们都查得清清楚楚!”
(四)伞落网破
审讯室里,赵天宏依旧嘴硬。直到陈轩将张所长受贿的录音和转账记录甩在他面前,他的心理防线才彻底崩溃。
“是张所……是他让我这么做的……”赵天宏的声音带着哭腔。
随着赵天宏的落网,滨海市的“扫黑风暴”正式掀起。张所长等一批保护伞被连根拔起,宏盛集团的黑色帝国轰然倒塌。
陈轩站在“蜂巢”指挥室,看着北区重新亮起的灯火,心中却没有丝毫松懈。他知道,只要有权力的灰色地带,就会有新的“高启强”出现。
“黑狼,”他按下通讯器,“启动‘法治生态’计划。我们要从根源上斩断黑恶势力的土壤。”
(五)法治长堤
三个月后,滨海市的“全民普法中心”正式落成。陈轩站在中心广场,看着市民们在法治长廊里学习法条,在模拟法庭里体验审判,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一个小女孩跑过来,仰着小脸问:“轩爷哥哥,坏人是不是永远都不会来了?”
陈轩蹲下身,温柔地抚摸着她的头:“只要我们永远相信法治,坏人就永远没有生存的空间。”
阳光洒在普法中心的金色法槌雕塑上,折射出温暖的光芒。陈轩知道,他守护的不仅是一座城市的安宁,更是法治在人们心中的根基。而这场关于正义与黑暗的战争,他将永远战斗下去,直到每一片海域都回荡着正义的钟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