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莱仙岛,云蒸霞蔚,道韵天成。自林玄证道混元、开讲大道、收徒炼宝之后,此地已成为洪荒公认的又一圣境,虽不如昆仑巍峨、天庭威严,却自有一股超然物外、深不可测的玄妙气象。
问道宫深处,林玄正自神游太虚,圣念沉入混沌珠内世界,细细体味着那方天地演化带来的种种法则感悟。忽然,他心有所感,圣念自内世界收回,双眸开阖间,混沌之色流转,望向了仙岛之外。
只见天际尽头,三道清辉铺就的通天大道,自昆仑山方向横跨虚空,径直延伸至蓬莱仙岛之外。清辉所过之处,祥瑞纷呈,道音袅袅,却并无丝毫霸道之意,反而显得中正平和,带着一种拜访同道、相互印证的道友之谊。
“三清道友联袂而至,倒是稀客。”林玄嘴角泛起一丝淡淡的笑意,身形未动,声音却已清晰地在仙岛外围响起,“蓬莱陋居,蓬荜生辉。三位道友,请进。”
话音落下,笼罩蓬莱的先天混沌大阵悄然开启一道门户,仙岛内的景象豁然开朗。
只见三道身影,踏着清辉大道,缓步而来。为首者,正是太清老子,身着八卦道袍,面容古井无波,眼神深邃如渊,周身气息与天地自然融为一体,仿佛他便是“道”的化身。其左侧,玉清元始天尊,面容威严,仪态雍容,周身瑞气千条,彰显至高无上的秩序与法度。其右侧,上清通天教主,剑眉星目,意气风发,虽收敛了锋芒,但那股截取一线生机的凌厉道意依旧隐隐透出。
三清道尊亲临!此等景象,若是被外界修士看到,必定会引起轩然大波。自道祖鸿钧紫霄宫讲道之后,三清便高居昆仑,极少同时外出访友,更遑论如此郑重地联袂拜访一位“新晋”圣人。
玉辰、玉明两位童子早已得林玄传音,恭敬地侍立在问道宫门前,见三清驾临,连忙躬身行礼:“恭迎三位圣人老爷!”
太清老子微微颔首,目光扫过两位童子,赞道:“根骨清奇,灵性十足,林玄道友门下,果然不凡。”声音平和,直入心田。
此时,林玄的身影已出现在问道宫门口,对着三清拱手一礼,笑道:“三位道友大驾光临,未曾远迎,还望恕罪。请宫内叙话。”
“林玄道友客气了。”元始天尊还礼,语气肃然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郑重。通天教主更是爽朗一笑:“哈哈,林玄道友,你这蓬莱仙岛,如今可是气象万千,道韵之浓,令人心折啊!”
四人寒暄着步入问道宫主殿,分宾主落座。青芝童子早已奉上由混沌药园中灵根仙葩泡制的仙茶,茶香氤氲,道韵缭绕。
品过一口仙茶,太清老子放下茶盏,目光平静地看向林玄,直接切入正题,并无过多客套:“林玄道友,吾等三人今日冒昧来访,实有一事困扰心头已久,欲向道友请教。”
林玄心中了然,面上却不动声色,道:“老子道友言重了。三位道友道行高深,早已臻至准圣巅峰,手握鸿蒙紫气,乃道祖亲传,洪荒谁人不知?有何疑难,但说无妨,贫道若能略尽绵力,定不藏私。”
元始天尊接口道:“道友所言甚是。吾等得老师赐下鸿蒙紫气,参悟万载,于自身道途已明,然……那证道成圣之契机,却始终如雾里看花,难以捕捉。”他眉头微蹙,显是此事困扰已久,“鸿蒙紫气虽是钥匙,然开门之法,老师未曾明示。吾等推演天机,只觉机缘未至,却又不知机缘何在,何时而至。”
通天教主性子更急,直接道:“林玄道友,你以自身之力证道混元,不走寻常之路,必有其独到见解。这成圣契机,究竟系于何处?莫非真要枯等那虚无缥缈的‘时机’不成?”
三清的目光,此刻都聚焦在林玄身上。他们虽为盘古正宗,道祖亲传,傲视洪荒,但在成圣这道关乎根本的天堑面前,也不得不放下身段,前来请教这位以“异数”成就混元的同道。毕竟,林玄的成功,本身就证明了一条可行的道路。
林玄听完,沉吟片刻。他深知三清之惑,也明白他们前来,并非单纯求教,更带有几分印证自身推演、探寻未来道路的意味。他缓缓开口,声音平和却带着一种直指大道的穿透力:
“三位道友之惑,贫道或能体会一二。鸿蒙紫气,确为成圣之基,然其激发,并非仅赖自身道行圆满,更需……应和天地大势,引动大道共鸣。”
他目光扫过三清,继续道:“洪荒天地,有三才之道,曰天、地、人。此三才,相辅相成,共构乾坤。三位道友秉承盘古父神元神清气所化,天生近道,然细究之下,三位之道,似乎正暗合这三才玄妙,却与常论略有不同。”
太清老子眼中闪过一丝异色,示意林玄继续。
“老子道友,清静无为,炼丹修身,调和龙虎,看似无为,实则关注生命之本源,调和阴阳,以求长生久视。此道,更贴近于人道之初衷——关注自身,调和内外,追求生命的延续与升华。人道之初,便是求生、求存、求发展。”
“元始道友,阐述天机,订立规则,讲究根性出身,维护天地秩序与纲常。此乃天道之显化——至高无上,制定法则,赏善罚恶,维护平衡。天道无情,以万物为刍狗,重规则而轻个体。”
“通天道人,截取一线生机,有教无类,主张万物竞发,充满变数与活力,其道扎根于大地,包容万灵,赋予众生向上的机会。此乃地道之精神——厚德载物,孕育万类,生机勃勃,不拘一格。”
林玄顿了顿,让三清消化这番话,然后点明关键:
“然而,如今洪荒,天道乃秩序规则,由道祖执掌,然其势独大,略显严苛;地道乃生机包容沉寂万古,方初现复苏之兆;而人道乃生命本我虽因女娲造人而显,但其‘关注自身生命、追求发展’的核心精神尚未真正觉醒和昌盛。三才失衡,天地人未能真正共鸣圆满。”
“鸿蒙紫气,乃天道所赐,其激发,或许并非仅依赖于道友自身道行圆满,更需应和洪荒三才大势之圆满。”林玄目光深邃,“换言之,当人道(生命意识)真正觉醒并蓬勃发展,地道(包容生机)彻底复苏壮大,与现有的天道(秩序规则)形成稳固、平衡的三才格局之时,天地气机交感,大道共鸣。届时,老子道友以‘人道’之基引动紫气,元始道友以‘天道’之序引动紫气,通天道友以‘地道’之生机引动紫气,各自对应,契机自现,水到渠成!”
此言一出,三清道尊俱是身躯微震,眼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光芒!
太清老子喃喃道:“人道之基……关注生命本源……原来如此,吾之无为,非是漠然,而是顺应生命自然之道。待众生皆明此理,人道昌盛,吾道亦将圆满?”他周身清净无为的气息,似乎更加贴近自然,与冥冥中那微弱却坚韧的人道气运产生了一丝共鸣。
元始天尊威严的脸上露出恍然:“天道之序……规则法度需有承载之物方能彰显其价值。若地道生机盎然,人道蓬勃发展,吾之天道秩序方有真正用武之地,而非空中楼阁!”他感觉一直困扰他的某种隔阂,似乎有了一丝松动。
通天教主更是击掌赞叹,眼中剑意勃发:“妙啊!地道生机!若大地回春,万灵竞自由,吾截取生机之道,方能如鱼得水!原来契机在此!并非枯等,而是需推动这大势所趋!”他仿佛看到了无数生灵在他的教义下获得一线生机的盛景,地道气运隐隐与之呼应。
三清对视一眼,皆看到对方眼中的豁然开朗与一丝难以抑制的激动。林玄这番话,如同拨云见日,不仅点明了他们成圣的关键在于“引动三才大势”,更将他们自身的道途与洪荒天地的根本演变紧密联系了起来,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听君一席话,胜修万年道。”太清老子起身,对着林玄郑重一礼,“道友之言,如醍醐灌顶,令吾等茅塞顿开。此恩,三清铭记。”
元始天尊与通天教主亦起身肃然行礼。此番论道,价值无可估量。
林玄起身还礼:“三位道友客气了,此乃贫道一家之言,仅供参考。大道玄妙,终究需自身印证。然则,三位证道后分属三道,却也是不能都在昆仑山了。”
三清心中惑解,又与林玄论道一番,交流了些许混元境界的感悟,方才心满意足地告辞离去,驾起清辉,返回昆仑。只是离去时,三人的眼神中,已多了几分笃定与期待。
望着三清远去的身影,林玄知道,洪荒的天,很快就要变了。三清成圣,已是必然。而天地人三才并立的时代,也将随之正式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