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下了前世因果的重担,明确了今生超脱的道途,林玄的心境前所未有的通透与开阔。他不再急于赶路,而是将这段前往不周山的旅程,真正当作了一场修行,一场对洪荒天地的深度巡礼。
身形化作一道若有若无的混沌流光,不再刻意彰显大罗气息,反而更加内敛,融于山川风云之间。他的速度并不快,时而掠过云海,俯瞰苍茫大地;时而穿行于原始密林,感受草木枯荣;时而驻足于大泽之畔,聆听水波絮语。
一路行来,他的神识如同最细腻的触角,悄然覆盖着途经的每一片土地。不同于之前有目的性地搜寻高阶灵材,此刻的他,更多了一种“万物皆可为用”的平和心态。
遇见一株生长了数千年的灵参,虽不入先天,但药性精纯,他便小心移植,送入蓬莱仙岛一处适合的药圃。
发现一条微型的庚金矿脉,品质不算顶尖,但胜在纯粹,他便以法力摄取核心精华,留待日后炼器。
看到一片罕见的星辰泪竹,竹身蕴含微弱星力,他便截取几段生机勃勃的竹根,移入岛中。
甚至是一些看似普通的奇花异草,只要觉得其形态独特,或蕴含一丝奇异道韵,他也会采集样本,丰富仙岛的生态。
他不再挑剔,只要是蕴含灵气、有其独到之处的灵植、矿物,甚至是某些异兽褪下的灵骨、凝聚的灵珠,只要入手不难,便都收取。这些材料,品阶或许不高,但种类繁多,属性齐全,对于未来研究阵法、炼丹、炼器,乃至尝试他那“混沌转灵”的宏大设想,都可能成为重要的基石。蓬莱仙岛广袤,有足够的空间容纳这些“储备资源”。
在这个过程中,林玄的心境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他看见弱小的灵兽为了生存而奔波,看见强大的凶兽为了领地而厮杀,也看见一些初开灵智的精怪,懵懂地吸收着日月精华。他看见巍峨的山脉历经风雨侵蚀而亘古不变,看见奔腾的江河日夜不息地汇入大海,看见一颗种子如何破土而出,如何长成参天大树,又如何最终枯萎,回归大地。
生死轮回,弱肉强食,自然演化,天地浩渺。
这些景象,平凡而又深刻,不断冲刷着他的心灵。他不再是那个刚刚穿越、对未来充满惶恐与算计的幼年鲲鹏,也不是那个困守北冥、一心只想提升实力的苦修者,更不是那个执着于前世恩怨的“妖师”。
他开始以一种更加超然、更加包容的心态,去观察、去理解这片天地。他感受到自身的渺小,也感受到自身与这片天地那千丝万缕的联系。他的混沌之道,似乎不再仅仅是追求力量的途径,更是一种理解世界、融入世界、乃至最终超脱世界的哲学。
这种心境的提升,虽未直接带来法力的增长,却让他的道基变得更加稳固,神识更加凝练通透。对大罗境界的感悟,对天地法则的亲和,都在这种“行走与感悟”中,潜移默化地加深。他甚至感觉,自己对混沌珠的感应,对蓬莱仙岛的掌控,都变得更加得心应手,仿佛与这片天地的联系更加紧密了。
这一日,他行至一片奇特的石林。石柱如林,耸立入云,其上布满了风蚀的痕迹,散发着古老苍凉的气息。林玄漫步其中,手指抚过粗糙的石面,感受着其中蕴含的岁月之力与微弱的大地韵律。
忽然,他心有所感,停下脚步,闭上双眼。神识不再向外扩张,而是向内收敛,与自身混沌之气交融,与脚下大地、与周围石林、与头顶苍穹隐隐产生一种奇妙的共鸣。
这一刻,他仿佛不再是外来者,而是这片石林、这片天地自然孕育的一部分。一种难以言喻的宁静与和谐感,充斥着他的心间。
不知过了多久,他才缓缓睁开眼,眸中混沌之色流转,却比以往更加深邃平和。他微微一笑,并未收取这石林中任何东西,只是将这份独特的“石韵”记在心间,便继续迈步前行。
资源要收,但修行,更重心境。此番游历,收获的远不止那些琳琅满目的材料,更重要的,是这份日益圆融通透的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