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自道祖鸿钧定下元会止战之约,巫妖二族各自蛰伏休养,已悄然过去数万载。这数万年,是洪荒天地自龙汉初劫后,难得的一段相对平静的岁月。然而,这平静之下,却是暗流汹涌。
妖族天庭,凭借周天星斗大阵的初步成型,以及“万灵符初”带来的传承便利,实力恢复迅速,甚至远超战前。帝俊太一虽深居简出,潜心演练大阵,但天庭威势日隆,周天星辰运转有序,隐隐有统御诸天之气象。巫族盘踞不周山周遭广袤大地,休养生息,十二祖巫虽鲜少露面,但其部落繁衍生息,煞气日益厚重,大地之上,巫族权威不容挑战。
然而,就在这两大巨头默不作声、积蓄力量之际,另一股势力却开始越发活跃,甚至有些“喧宾夺主”的意味——那便是雄踞东海紫府洲,由道祖亲封男仙之首东王公所立的仙庭!
起初,巫妖大战刚歇,东王公慑于两族凶威,尚能谨守本分,只在东海一带活动,招揽散修,整顿秩序。但随着时间推移,见巫妖二族似乎真的偃旗息鼓,埋头发展,加之自身仙庭势力在道祖名分加持下,也确实聚拢了不少厌倦纷争或寻求靠山的散仙大能,东王公那颗原本就因道祖册封而有些膨胀的心,便开始按捺不住了。
这几万年来,仙庭动作频频,愈发高调:
首先是广纳门徒:东王公借“男仙之首”名号,派遣仙使,游走洪荒各处仙山福地,大肆招揽未依附巫妖的散修,宣称仙庭乃道祖钦定、统御群仙之正统,加入仙庭可得庇护、享清静、修大道。不少修为不高、心性淡泊的散修被其说动,纷纷投靠,使得仙庭声势日渐浩大。
然后订立仙律:东王公手持道祖所赐盘龙杖,在紫府洲颁布所谓“仙庭律法”,规定海外仙岛、散修洞府皆需向仙庭报备,受仙庭“庇护”与“管辖”,若有纷争,需由仙庭裁决。虽未敢直接触及巫妖核心利益,但其手越伸越长,已引起不少隐世大能的不满。
同时彰显存在:仙庭时常举办“蟠桃盛会”、“论道法会”等,广发请柬,邀请洪荒有名散仙赴会,场面铺张,极尽奢华,意在展示仙庭的繁荣与“正统”地位。东王公每每于会上高谈阔论,言必称“奉道祖法旨,梳理洪荒”,俨然以洪荒秩序维护者自居。
最后插手事务:对于一些巫妖势力边缘地带的资源争夺、小型冲突,仙庭也开始尝试以“调停者”的身份介入,虽往往碰一鼻子灰,但其“多管闲事”的姿态,却让巫妖双方都觉得碍眼。
这番上蹿下跳、大刷存在感的行径,落在潜心积蓄力量的巫妖二族眼中,简直是不知死活!
太阳星,凌霄宝殿偏殿。
帝俊与太一正在推演周天星斗大阵的一处变化,忽有妖圣来报,言及仙庭使者又在某处灵山与一小妖王冲突,打着“调解”旗号,实则偏袒对方,强索供奉。
太一闻言,眼中太阳真火一闪,冷哼道:“哼!东王公那厮,仗着道祖昔日一言,真当自己是个人物了!整日上蹿下跳,如同跳梁小丑!”
帝俊神色平静,但眼神深处亦有一丝寒意:“跳梁小丑,不足为虑。然其行为,确实令人厌烦。如今我族大事为重,周天星斗大阵即将功成,暂且容他嚣张几日。……哼。”后半句未尽之言,杀机凛然。
不周山下,盘古殿中。
有巫族大巫汇报,仙庭之人试图在巫族一个偏远附属种族的领地内传播什么“仙庭律法”,被巫族战士直接驱逐。
祖巫共工脾气火爆,当场怒吼:“什么东西!也配来我巫族之地指手画脚!什么狗屁仙庭,一群土鸡瓦狗!吾现在就去东海,掀了他的鸟窝!”
帝江祖巫声音低沉,带着不屑:“无须动怒。东王公不过是一侥幸得位的无知之辈,其行径如同沐猴而冠,徒惹人笑。吾等只需静待时机,积蓄力量。”其余祖巫亦纷纷嗤笑,全然未将仙庭放在眼中。
由此可见,东王公与仙庭这番高调行事,非但未能真正提升其地位,反而如同在沉睡的巨狮身边聒噪的蚊蝇,虽暂时无碍,却已成功引起了巫妖双方的极度反感与杀机。洪荒的平静,因仙庭的“活跃”而显得愈发诡异和压抑。所有明眼人都知道,一旦元会之约到期,积压的怒火爆发,首当其冲的,恐怕就是这个不自量力、上蹿下跳的仙庭!东王公此刻的风光,或许正是其覆灭的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