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福康公主下嫁到曹家,皇后便不再执着于让养女高滔滔入东宫为妃。
毕竟在她看来,无论是驸马还是太子之妃,只要有一个曹家血脉,便能保她这个皇后和曹家百年的荣光。
只是滔滔性子高傲,不肯下嫁平凡庸碌,且妻妾成群的男子。
公主成亲之时她已是错过了女子最好的年华,婚事也议的艰难。
见太子对太子妃数年独宠,便心生向往,说什么也不肯放弃入宫的机会。
曹皇后本不是什么心性狠毒之人,对这个养女兼外甥女也并非没有感情,自然做不出过河拆桥的事。这才时不时为她争取。
官家本就忧心子嗣传承,唯恐太子步了自己的后尘,有了曹皇后的推波助澜,他更是寝食难安起来。
到了第二天,官家就将太子宣到了福宁殿,打算语重心长地长谈一番。
谁知刚开了口,太子就抛出了一个惊雷。
“儿臣无嗣,并非太子妃之过,错在儿臣。”
一向沉稳镇定,颇具贤者风范的官家当即就乱了心神。
“你,何错之有?”
官家感到有些心烦气躁,生怕太子说出什么惊人之举。
他知道自己儿子从小就性情冷淡,待谁都不甚热情,这么多年以来,除了太子妃之外,便不曾见他对哪个女子产生过热忱。
莫不是,太子是皇家难得一见的痴情种,到了这个时候还想要维护太子妃?
赵昕接下来的一句话,让官家更是难以接受。
“成婚三年,儿臣与太子妃并未行过夫妻之礼,既然没有夫妻之实,又哪来的子嗣?”
“什么?”
官家满脸错愕,十分怀疑自己的耳力。
赵昕神色淡然道:“太子妃无过,儿臣也没有左拥右抱的心思,所以无需选妃。”
赵祯看着一向体质康健的太子,几乎忘了呼吸。
思及自己和先帝颇艰难的求嗣之路,他几乎要落下泪来。
真没想到,真没想到皇家子嗣艰难至此,到了他儿子这一代,竟是连临幸妃嫔都做不到了。
官家恍惚了一阵,十分不能接受这种结果。他不时看向儿子,眼中流露悲伤。
过了良久,赵昕才听见仿佛苍老了十岁的官家道:“看过太医没有?”
赵昕:“……”
父子二人注视对方许久,才听帝王幽幽道:“最兴来,不要讳疾忌医,爹爹觉得你还是应该看一看太医的,你放心,爹爹会让他们保密,此事决不会泄露出去,定不会损及天家威严。”
赵昕终于听明白了赵祯的意思,知道他在怀疑自己身体有疾,有不举之嫌。
于是苦笑道:“爹爹,你想哪里去了。儿臣未与太子妃圆房,不过是不想早早当了父亲……”
当然,真实的原因赵昕就隐瞒了下来,毕竟他的认知对这个时候的天子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
知道不是自己所想,赵祯这才狠狠松了一口气。
他庆幸道:“你吓死爹爹了,爹爹还以为你……”
“是儿臣未表述清楚,让爹爹担心了。”
知道太子身体无恙,赵祯就板起了脸,教训道:“你简直是胡闹,怎可让太子妃独守了这么多年的空房,真真是岂有此理。”
刚教训完儿子,赵祯就想起了自己,也同样让皇后独守了数年的空房,于是不自在道:
“说说吧,为何要这样,太子妃不是你一心想要求娶的人吗,为何要冷落她?”
赵昕:“爹爹,儿臣纵观历史,发现早早做了父母的人,孩子大多夭亡,后来又翻了医书,这才知晓,婚育过早,于子嗣和自身都多有弊端,这才克制。”
经历过太多孩子夭折的官家,当即就明白了他那句“不想早早做父亲”的意思。
于是感慨道:“你有这样的心性和见识很好,清心寡欲确是修养身心的关键。不过,你和太子妃都老大不小了,也该知些人事。”
仔细算来,太子妃与太子都已到了能承担起为人父母重任的年纪。
赵昕淡淡道:“儿臣知道了。”
看着太子愈发沉稳的神色,赵祯不由摇头,只觉得路漫漫其修远兮。
而天家父子口中所说的太子妃,此时却不在宫中。
数日前,齐国公府世子夫人盛明兰跟随婆母平宁郡主进宫,言道盛家祖母盛老太太身体微恙。
太子妃一听,便决定回盛府探望。
毕竟盛祖母年岁大了,谁也不知道这微恙会不会演变成重症。
等太子妃的仪驾到了盛府,便见府中众人神色轻松,寿安堂里更是挤满了人。
等云卿见到微恙的盛祖母,却见她气色红润,丝毫看不出有恙的感觉。
“祖母,你身体无碍吧,怎么都说你病了?”
盛祖母乐呵呵道:“不过是前几日贪吃了一杯冷酒,咳嗽了几声,不碍事的。”
“偏明丫头谨慎,还不辞辛苦地去请了贺家姐姐过来,非要给我把一把脉,你来了正好,也让她给你瞧一瞧。”
听说祖母无事,云卿这才注意到寿安堂里多了个生面孔。
“参见太子妃娘娘。”
此人正是贺老太太,从前为着华兰,盛祖母请她来过一次。
她最擅长妇科,经她调养后,果然没多久华兰就生下了一个大胖小子。
后来,明兰和那贺弘文议亲不成,转身嫁了齐小公爷,两家还闹了些不愉快。
如今竟将人请了过来,也不知道盛家说了多少好话。
云卿已然领悟了祖母的用意,当即有些哭笑不得。
不过,盛家如此大费周章地请了贺老太太过来,云卿自然不能拂了祖母的好意。
一通诊脉过后,众人急切地等待贺老太太的定论。
大娘子性子急,见贺老太太脸上神色凝重,不由开口问:“可是娘娘身子有什么不好?”
贺老太太摇摇头,叹道:“娘娘身子很是康健,一点儿问题都没有。”
大娘子闻言,先是松了口气,喜道:“真是谢天谢地,没问题就好,我就说娘娘自小身子康健,连个病痛都没有,怎么会生不出孩子……”
不同于大娘子的喜悦,其他女眷皆心事忡忡。
若娘娘没问题,那有问题的会是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