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小说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武德二年的春风,终究是吹过了黄河,带着些许暖意,却也卷动着汴梁皇城乾元殿前广场上的细微尘沙。

殿内,巨大的铜鹤香炉吐出袅袅青烟,沉水香的清冽气息弥漫开来,稍稍冲淡了连日议事的沉闷。

然而,端坐于御座之上的徐天,以及分列丹陛之下的四位议政院直学士和军武卫副将军周本,眉宇间却无半分春日慵懒,唯有经略天下的凝重与决断。

徐天并未穿着繁复的衮服,仅是一身玄色绣金常服,衣料是江南新贡的云锦,上面用暗金线绣着流云纹,玉带束腰,更显干练。

他目光扫过殿下文武百官,最终落在那幅巨大的、已标注上最新疆界的燕云舆图上,缓缓开口,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穿透力:

“燕云十六州已定,然其地悬于北疆,与中原隔伪唐相望,胡虏败而不溃,虎视眈眈。此诚为国家安危所系,一着不慎,便可能前功尽弃,不可不深谋远虑。今日召诸位爱卿前来,便是要议定这燕云镇守之大计,选一贤能,总揽军政,以固我大吴北门之锁钥。”

他顿了顿,目光转向首席直学士张谏:“张谏,你总领朝政,熟知各方情势,于这镇守人选,有何高见?”

张谏手持玉笏,趋前一步,躬身道:“陛下圣虑深远。燕云新附,百废待兴,外有强邻窥伺,内需安抚民心,此事确实容不得半点差错。镇守之人,需得智勇兼备,忠贞不贰,更需能服众望,稳得住局面。臣反复斟酌,以为定远侯李莽将军,或可当此重任。”

“哦?细细道来。”徐天不动声色,指尖轻轻敲击着御座扶手。

“其一,”张谏条理清晰,声音沉稳,“李将军久镇魏州前线,与伪唐大小数十战,他熟知河北、燕云的地理民情,何处是粮草产地,甚至契丹游骑的出没规律,皆了如指掌,此为其‘能’,非久居江南的将领可比。”

“其二,李将军乃陛下潜邸旧臣,出身‘铁签营’,当年在寿州乱葬岗便随陛下出生入死,后来又在光州、闽地屡立战功,忠心耿耿,历经考验,绝无贰心。以其镇守远离中枢之要地,陛下可免腹心之忧,无需担心兵权旁落、尾大不掉,此为其‘忠’,乃重中之重。”

“其三,李将军虽以勇猛着称,然观其近年用兵,已渐显沉稳,并非一味莽撞。去年魏州城外,他便曾设伏诱敌,可见其亦通谋略。且燕云非独李将军一人之责,仍需良将辅佐,陛下可遣能臣干吏协理民政,形成文武相济、分权制衡之势,足以弥补其短板。”

张谏话音刚落,户部尚书高郁便出列接口,手中玉笏微微倾斜:“首辅大人所言极是。燕云初定,民生凋敝,百姓流离失所,亟需休养生息。若派李将军镇守,臣建议需同时派遣得力文臣,专司粮饷转运、税赋蠲免、招抚流亡等事。可效仿前朝边镇旧制,设一‘监使’,秩从二品,与总兵官分掌民政、军务,互不统属,皆对朝廷负责。如此既可高效运作,亦能互为监督,防止出现军政合一、割据一方的隐患。”

兵部尚书赵瑾也紧随其后:“陛下,李莽确为合适人选。其麾下‘破虏军’久经战阵,将士多为北方子弟,适应北疆气候,可抽调五千精锐为骨干,前往燕云整训新军。至于魏州防务,可由其副手、副总兵官刘承珪暂代,刘承珪沉稳有余,虽无大功,却也稳妥,且伪唐如今困守魏州,自顾不暇,短期内当无大碍。待燕云局势稳定,再另行调配主将不迟。”

徐天微微颔首,目光转向一直沉默不语的军武卫副将军、靖国侯周本。周本是军中宿将,最是了解麾下将领的脾性,其意见分量极重:“周将军,你久历战阵,于北疆防务有何见解?”

周本上前一步,抱拳行礼,声若洪钟,震得殿内烛火微微摇曳:“陛下!末将是个粗人,不懂那些文绉绉的大道理,只知打仗和看人!李莽那小子,是条响当当的好汉!每场硬仗他都出了死力,身上的伤疤比末将都多!对陛下,更是没得说,让他去燕云,末将觉得行!”

他顿了顿,语气愈发坚定:“至于契丹崽子,去年在渝关被打断了骨头,今年想来伸爪子,也得先掂量掂量!燕云有长城天险,再加上李莽那股不要命的狠劲,只要朝廷粮草军械充足,他绝对守得住!徐侯爷的水师也会盯紧渤海湾,绝不让胡虏从海上钻了空子!末将愿以项上人头担保!”

几位重臣意见趋于一致,皆认为李莽是当前情况下最平衡、最稳妥的选择,既有资历忠心,又熟悉北地战事,且便于中枢掌控。

这既在徐天意料之中,也与他昨夜和皇后朱清珞商议后的初步构想不谋而合。

他心中最后一丝疑虑,诸如“李莽谋略是否足以独当一面”“燕云文武能否协同”等,也随之消散。

“诸位爱卿所言,甚合朕意。”徐天终于做出了决断,声音陡然提高,带着帝王的威严,如同金石坠地,在宽阔的大殿内回荡,“既然如此,燕云镇守之策,就此定下!”

他目光如炬,扫视全场,一道道清晰的命令有条不紊地颁布:

“兵部即刻拟定章程:擢升定远侯李莽为燕云总兵官,秩正二品,假节钺,总揽燕云十六州一切军务,专征伐之权,可便宜行事!其原防备伪唐之‘破虏军’由副总兵官刘承珪暂代。

战事紧急,令李莽接旨后十日内交割魏州军务,即刻轻骑赴幽州上任,不得延误!”

“传朕密旨与征北大将军杜仲:着其逐步与李莽交接幽州及燕云各处军务,务必详尽——各州驻军名册、粮草库存、城防图纸、降官降将档案,皆需一一清点移交,务求平稳。北伐禁军主力,除留五千骨干协助整训新军外,分批有序撤回汴梁休整,既可补充战力,亦可威慑四方!交接完毕,杜仲即率中军班师回朝!”

“擢升忠武校尉石守信为蓟州都督,秩从二品,辖蓟州、檀州、妫州、儒州四州军务,募兵额三万!石守信血战渝关,威名远播,令其镇守燕云东北门户,可阻契丹从辽东方向南下!”

“擢升广陵镇将崔协为燕云副总兵官,秩从二品,辅佐李莽统筹防务,兼管城防修缮!其原广陵镇将职司,暂由协戎参将王宗实代理。崔协沉稳善守,正可弥补李莽之刚猛,形成‘攻守相济’之势!”

“擢升右军将领王景为蔚州都督,秩从二品,辖蔚州、新州、武州三州军务,募兵额三万!王景仁心思缜密,熟悉山地作战,令其经营燕云西北,可防契丹从云州方向突袭!”

“擢升左军将领张彦泽为朔州都督,秩从二品,辖朔州、寰州、云州、应州四州军务,募兵额三万!张彦泽骁勇善战,曾单骑冲阵斩杀伪唐猛将,堪当直面契丹主力兵锋之重任!”

“其余幽州、瀛州等五州军务,由燕云总兵官李莽直接统辖调度!各州都督皆受李莽节制,遇重大军情,须同时禀报总兵官及朝廷,不得擅自决断!”

一连串的任命,如同精准的落子,瞬间在燕云这片巨大的棋盘上布下了坚实的格局。

以李莽为核心,崔协为辅,石守信、王景、张彦泽三位大将分守东北、西北、西南等要冲,各自领兵三万,既形成了对契丹的全方位防御,又相互制衡,避免一人独大,再加上中枢直接掌控核心州府,确保了朝廷对燕云的绝对掌控。

但徐天深知,武功征服之后,更需要文治安抚,否则燕云之地难以长久稳固。

他目光转向高郁,语气稍缓却依旧威严:

“高尚书,民政之事,至关重要,乃燕云长治久安之根本。朕意已决,燕云百姓久受胡虏蹂躏,困苦不堪,特旨免除燕云十六州所有百姓三年税赋!凡流亡归来者,皆可分得无主土地,由官府发放粮种、农具,助其重建家园!令其休养生息,感念皇恩!”

“陛下仁德!此策必能使燕云归心!”高郁及众臣皆躬身称赞,声音整齐划一。轻徭薄赋是收拢民心最直接有效的手段,尤其是在战乱之后,此举无疑能迅速稳定局势。

“此外,”徐天继续道,“着户部左侍郎陆贽,擢升为燕云监使,秩从二品,即刻赴任!掌燕云十六州粮草调配、税赋征收(虽免民赋,然官田、商税仍需依规管理)、及时上缴中枢,仓廪储备、流民安置、劝课农桑等一切民政事务,皆归其统辖!与总兵官李莽一文一武,各司其职,同心协力,共保北疆安宁!”

他顿了顿,加重语气:“告诉陆贽,朕知其清廉干练,曾在江淮主持漕运,政绩卓着。此次派他前往燕云,是寄予厚望。朕要他做个能臣,而非只会掣肘的监军!若能使燕云之地尽快恢复生机,百姓安居乐业,朕必重赏!若尸位素餐、延误军机,亦必严惩不贷!”

“臣遵旨!”高郁躬身应下,心中已然盘算着如何调配粮草、选拔属官,配合陆贽开展工作。

“所有受命文武官员,限十日内办理交接,启程赴任!贻误者,以抗旨论处,严惩不贷!”徐天最后强调了时限,军情如火,燕云局势刻不容缓,容不得丝毫拖延。

“臣等遵旨!陛下圣明!”张谏、高郁、赵瑾、周本等文武百官齐齐躬身领命,声音中带着振奋与坚定。

这一套组合拳下来,燕云的军政架构已然清晰完备,既赋予了前线将领足够的临机处置权以应对契丹威胁,又通过分权制衡、文官监军、中枢直接调控等多重手段,牢牢掌控着大局,充分展现了新朝成熟的政治智慧和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

朝议结束,议政院辅官即刻投入忙碌,连夜草拟各项任命诏书。

诏书拟定后,依次送往陛下和议政院四位学士审核、加盖玉玺,再由兵部、吏部遴选的精干信使,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分别驰往魏州李莽大营、幽州杜仲行辕以及石守信、崔协等人的驻地。

信使们骑着快马,身背诏书,腰悬令牌,日夜兼程。

沿途州县早已接到通知,提前备好马匹、干粮和饮水,信使只需稍作停留,换马不换人,便继续赶路。

黄尘滚滚中,一道道承载着大吴北疆新局的圣旨,向着燕云方向疾驰而去。

与此同时,在遥远的幽州城,虽春寒料峭,北风依旧带着寒意,吹拂着城墙上未化尽的残雪,但一种新的生机已然在战争的废墟上悄然萌发。

杜仲在幽州节度使府接到了徐天的密旨,展开黄麻纸,逐字逐句细读,很快便心领神会。

他立刻召集麾下将领和幕僚,着手安排交接事宜。

书房内,烛火彻夜未熄,杜仲亲自主持,将驻防燕云各州的军队名册一一整理,粮草库存更是精确到石、斗,连军粮的种类都标注得清清楚楚。

城防图纸则是他亲率将领实地勘察后绘制的,哪里有缺口需要修补,哪里适合设置弩台,哪里可藏伏兵,皆用红笔圈出。

甚至对各州降官降将的性格、能力、忠诚度,他都附上了自己的判断,整理成厚厚的档案,准备一并移交给即将到来的李莽。

吴军纪律严明,撤军行动井然有序。

三日后,第一批北伐禁军开始拔营南归。士兵们身着统一的玄色铠甲,背着兵器和行囊,列队走出营寨,步伐整齐,没有丝毫混乱。

他们脸上带着历经血战的风霜,也带着胜利的荣耀,许多人腰间挂着缴获的契丹弯刀、佩戴着朝廷赏赐的勋章。

队伍中,偶尔能看到被搀扶的伤兵,他们虽行动不便,眼神却依旧坚定。

这支精锐之师,带走了功勋与荣耀,也将大吴的权威与秩序,深深烙印在了这片新征服的土地上。

而奉命留守的五千禁军骨干,则在将领的带领下,迅速进驻幽州各城门、武库和粮仓,加紧巡逻、修葺工事。

城墙上,破损的垛口被重新填补,坍塌的敌楼开始重建,工匠们叮叮当当的敲打声,与士兵们的口令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独特的“备战交响曲”。

更显着的变化来自民间。

当“免除三年税赋”“流民归乡分田”的皇榜用朱砂写就,张贴在幽州及各州县的城门楼时,引起的轰动远超任何军事胜利。

饱经战乱、挣扎在死亡线上的百姓们,起初只是远远观望,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毕竟多年来,他们见惯了军阀的横征暴敛、契丹的烧杀抢掠,从未有过“免税分田”的奢望。

直到一名须发皆白的老丈颤抖着走上前,指着皇榜问值守的士兵:“官爷,这上面写的…是真的?以后不用交粮了?还能给地种?”

士兵停下手中的活计,朗声道:“老丈,这是陛下的圣旨,自然是真的!只要您是本地百姓,不管是流亡归来的,还是一直守在这里的,都能去县衙登记,领三亩地,官府还发粮种!三年不用交一文税!”

老丈听完,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对着汴梁方向连连磕头,涕泪交加:“陛下圣明!吴皇仁德啊!我们有活路了!”

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老丈的举动引发了连锁反应。

围观的百姓们纷纷上前,确认皇榜内容后,先是沉默,随即爆发出震天的欢呼。

无数人跪倒在地,对着皇榜叩拜,哭声、笑声、呼喊声混杂在一起,久久回荡在城门内外。

长期被契丹和军阀压榨的民生,如同久旱逢甘霖,开始迅速复苏。

幽州城内,关闭已久的店铺陆续重新开张,虽然货物不多,价格也稍贵,却是一个极其积极的信号,预示着商业正在恢复。

田野里,更是一派忙碌景象。

冰雪消融后,土地渐渐解冻,有胆大的农夫开始扛着锄头、牵着耕牛,走向自家的田地,许多田地此前因战乱荒芜,如今官府承诺“归耕者所有”,他们便迫不及待地开始整理土地、翻耕播种。

朝廷派发的粮种和农具虽然数量有限,多是陈年粟米和破旧锄头,却给了人们活下去的希望。一名农夫握着沉甸甸的粮种,对身边的儿子说:“好好种,等收了粮,咱们就能给你娶媳妇了。”

而对徐天“就地招兵,保家卫国”的旨意,燕云百姓的反应更为热烈。

燕云子弟自古尚武,更对契丹有着刻骨的仇恨,许多人的亲人死于契丹的屠刀之下,家园被契丹烧毁,这份仇恨早已深埋心底。

如今听说新朝皇帝不仅免了税、给了地,还要招募他们当兵打契丹,保护自己的家园,无数青壮年纷纷前往各州都督府设立的募兵点报名。

幽州的募兵点前,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打契丹,保家乡!”“杀胡虏,守疆土!”的口号,在各个募兵点此起彼伏,成为武德二年春天燕云大地上最响亮的声音。

短短三日,仅幽州一地便招募新兵五千余人,石守信驻守的蓟州更是募兵逾万,远超预期。

十日期限将尽时,李莽率先轻骑抵达幽州。

这位以勇猛着称的悍将,深知肩上责任重大,没有丝毫拖沓,接到圣旨的当日,他便与刘承珪交割了魏州军务,第二日便带着十名亲卫,骑着快马赶赴幽州。

抵达幽州城时,他身上的铠甲还沾着旅途的风尘,脸上带着疲惫,却没有丝毫懈怠。

在节度使府见到杜仲后,李莽未有丝毫寒暄,直接单膝跪地:“末将李莽,奉命前来交接燕云军务,请杜将军训示!”

杜仲连忙扶起他:“李将军不必多礼。燕云之事,干系重大,你我皆是为陛下效力,当同心协力。”

随后,杜仲将整理好的名册、图纸、档案一一交给李莽,亲自为他讲解:“幽州乃燕云核心,需驻重兵三万,重点防守西门和北门,那里直面契丹主力;蓟州是东北门户,石守信勇猛,可放心,但需提醒他提防契丹从辽东调兵;蔚州多山地,王景擅长山地战,可令其在山间设伏,阻敌偷袭……”

李莽凝神倾听,不时点头,遇到不懂的地方便立刻发问,杜仲皆耐心解答。

从清晨到深夜,两人一直在书房内商议,桌上的茶水换了几轮,烛火也燃尽了数根。

紧接着,石守信、崔协、王景、张彦泽以及监使陆贽等人,也陆续抵达各自任所。

石守信带着渝关血战的威名而来,蓟州百姓听闻是“守渝关的石将军”来了,纷纷涌上街头迎接,欢呼声不绝。

崔协则低调行事,抵达幽州后便立刻前往城防工地,查看城墙修缮情况。

陆贽更是雷厉风行,刚到任便召集属官,商议流民安置和粮种发放事宜。

幽州原节度使府现为总兵府,李莽抵达后的次日,一场由他主持、陆贽及各位都督参加的军政会议连夜召开。

烛火摇曳,映照着这些刚刚被赋予重任的将领文臣的脸庞,个个严肃而坚定。

“陛下将燕云十六州托付于我等效忠,是莫大的信任,亦是千斤重担!”李莽坐在主位,声音沉雄,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如今我等便是一根绳上的蚂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陆监使管民,保障粮饷、安抚百姓;我等掌兵,整训军队、修缮城防,需得同心同德,不得有丝毫推诿掣肘!”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眼下首要之务,是四件事:整军、备械、抚民、积粮!契丹去年虽败,但实力未损,耶律阿保机必然会卷土重来,我们必须在他缓过气来之前,把咱们的篱笆扎牢!陆监使,民政之事,就拜托你了!”

陆贽身着青色官袍,端坐于侧,肃然回应:“李总兵所言极是。下官必竭尽全力,十日之内完成流民登记,半月之内将粮种、农具发放到位,同时整顿商税、清查官田,保障前线将士无后顾之忧。但有一请,还望诸位将军严格约束部下,严禁劫掠百姓、强占田宅,若有违纪者,还望总兵官严惩不贷,唯有如此,方能收取民心,使燕云根基稳固。”

“陆监使放心!”石守信率先开口,声音洪亮,“我麾下将士,若有敢扰民者,我先斩了他!”

崔协、王景、张彦泽也纷纷表态,愿听从号令,约束部下,与陆贽同心协力,共保北疆。

会议一直持续到深夜,最终敲定了各项具体事宜:李莽坐镇幽州,统筹全局;石守信在蓟州整训,防备辽东契丹;崔协主持修缮燕云各州城防;王景在蔚州打造山地防线;张彦泽在朔州整军;陆贽则全力推进民政,保障后勤。

随着这套新的军政班底开始运转,燕云十六州这台庞大的战争机器,在经历了征服的剧痛后,开始朝着防御与重建的方向艰难而坚定地转向。

工匠们日夜赶工修缮城墙,士兵们在校场上加紧操练,农夫们在田地里辛勤耕种,商贩们在街头忙碌交易……虽然前路依然充满挑战,契丹的威胁依旧如悬顶之剑,随时可能落下,但一个由大吴主导的、新的北疆秩序,已然在这武德二年的春天,扎下了最初的根系。

勃勃的生机,正在这片饱经沧桑的土地下,悄然涌动。

或许用不了多久,燕云大地便会重现往日的繁华,成为大吴最坚实的北方屏障,支撑着徐天一统天下的宏图伟业。

天才小说推荐阅读:灭世武修大唐:战功改命先蹲四年大牢游戏民国无渊大地万古神尊云澜乱世志我在明朝当国公汉天子我横扫异族时,三国诸侯还在摸鱼进击的刘备大明:朱元璋,咱家老五杀疯了万古杀帝北隋军神穿越水浒之大王要低调人在水浒,正在造反当东方文化主宰世界开局穿越亡国之君,反手攻略敌国女帝公子千秋苏厨视频通古代,李二变身蜀汉通天代天下第一权臣暴君的粉嫩娘亲皇后怀我孩子了,气炸李世民!大明闲人大秦海晏:嬴傒复辟记开局给古人播放九叔电影武侠穿越,开局学会杨家枪封州王娶妻靠抽签:老婆是在逃女帝公主,快请陛下赐婚吧诸侯争夺天下,你却偷偷发展征服天国之曙光时代乞讨半年,侯府全家跪求我原谅大秦镇王侯汉威四海人在亮剑,我的麾下猛将如云别刺激孤,孤不傻了君临天下满门忠烈被流放,嫂嫂助我平天下老爹入赘将军府,千金姐姐把我宠上天抗战之还我河山我在大宋贩卖焦虑三国:一切皆可游戏化亮剑:摊牌了,我老李就是有文化开局:败家子遭未婚妻上门退婚异界,我们一家三口一起过日子清泉明月大明铁骨大明武帝崇祯宋时行饥荒年,我靠投喂女帝,成为全球首富!
天才小说搜藏榜:闯旗大唐面首开局侠唐夫君!生娃这种事不能靠走量啊三国之开局召唤樊梨花煌煌帝国之大秦你呀就缺一味药三国之制霸寰宇绝色至尊:邪王,放肆疼!捡个王爷来种田武林帝国开局登基:我还能活几天穿越三国之骑砍风云你和本侯提和离,我转头娶公主枭起传神医娘亲:团宠萌娃太抢手穿越三年,你跟我说这是大唐?三国:刘备抛弃?我截胡糜夫人明末枭臣逍遥小里正三国之龙战八方大明:朱重八的六岁小皇叔三国:我,廖化,最强先锋大唐极品闲人边荒枭龙大唐之最强驸马火爆爱妃开天鸿蒙诀两界穿越:我打造了一座现代城抗日小山传奇傻王嗜宠:鬼医盗妃大唐神级太子他逃她追,王妃逐渐黑化富婆启动计划迁徙的三国城堡万世秦疆大明1642长安烬长月烬明超次元战争游戏天灾年,我囤养了古代女将军塑晋锦衣卫创始人沙雕网友援北伐帝国猛将策马大明奋斗在元朝的小汉奸科举:染布郎之子的状元之路我与着名帝皇们的争霸人生三国之吕布天下多子多福:女将军求我开枝散叶
天才小说最新小说:开局救下必死之人,老朱你别追了重生1949海外争霸曝光朱棣吃猪食,朱元璋笑疯了再造山河三十年诗剑双绝,先揽芳心后揽江山大明博弈靖康逆转:易枫传梦主:从拾荒开始苏维埃之巅:保尔元帅的逆袭朕的大学时代始皇破防了,我现场译出百家典籍大殷王朝之墨香剑影太平重生我在澳洲当开荒君王权倾大唐,我与武媚娘缔造盛世大明第一权术穿越大唐,我是李建成?朱棣的麒麟逆子镇压梁山:开局建立天策府隋未:我穿越皇孙,携系统复隋三国:从平原开始,三兴炎汉美利坚望族画启乾坤宫闱明君路外卖侠闯大周玷污公主被问罪?我掏出AK开局发老婆,我靠妻妾成银河主宰红楼:开局融合项羽模板红楼第一宗师躺平失败,被迫在曹营当大佬活捉宋徽宗父子俘虏皇后汉末立志传让你当山匪,你抢天下美人建神朝高铭远传奇快穿:救世成神,但我是被迫的!魂穿大唐我娶了异父异母的亲姐妹从神龙政变开始建立千年世家反击皇宫洪武嫡皇孙:家父朱标永镇山河萨尔浒幸存者:大明中兴第一战神三国:三姓家奴与大耳贼共谋天下大明神医蟠龙谜局北洋钢铁军魂放羊娃捡到金凤钗天下大乱我无敌铁血逆袭:从楚云飞开始红楼:从灭十国到一字并肩王三国渔皇我也太倒霉了,竟然穿越成了溥仪崇祯:我的大明工业帝国神女转世,平定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