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盘山藏经阁内,晨光透过雕花窗棂,在满是尘埃的书架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空气中飘着旧纸与檀香混合的味道,清玄掌教手持一盏铜制油灯,躬身站在书架最深处。这里藏着九盘山最古老的一批古籍,书页脆得稍一用力便可能碎裂。他指尖轻轻拂过一排排泛黄的线装书,目光在书脊上仔细扫过,最后停在一本封面写着“法器考录”的古籍上,封皮已有些褪色,边角卷起了毛边。
昨日从黄林寺传来消息,空尘方丈以本源佛光硬撑两处墨玉阵,林异在藏经阁翻遍古籍也没找到分魂术记载,清玄便连夜扎进这藏经阁。他记得曾在一本古籍中见过同源法器的记述,镇魂铃与镇魂针本是同出一脉,若能找到激活二者共鸣的法子,或许能为黄林寺分担佛光压力,解眼下的燃眉之急。
清玄小心翼翼地将古籍取出,放在铺着深蓝色锦缎的案台上。油灯的光晕在纸页上跳动,他用指尖轻轻按住纸页,逐字逐句地翻阅,目光忽然停在一段用朱砂批注的记述上:“同源法器,灵力互通,然欲引共鸣,需借特定媒介,媒介存于……”后面的字迹被虫蛀得坑坑洼洼,只剩下几个残缺的笔画,隐约能辨认出“星、佛、血”三个字,像是三颗孤立的石子,孤零零地嵌在纸页边缘,仿佛在等待了数十年后,终于等到被发现的时刻。
“星、佛、血……”清玄低声重复着这三个字,手指轻轻摩挲着残缺的纸页,眉头渐渐从紧锁转为舒展。他忽然想起林异,当初在黄林寺初见那孩子时,他额间浮现的淡金星纹便透着不寻常的佛光,那是星佛血脉觉醒的征兆。若说这媒介与“星”“佛”有关,大概率与林异的血脉脱不了干系,只是这“血”字,又该如何解释?是需要以血脉为引,还是需耗费精血?
清玄将古籍小心合上,用锦缎轻轻包裹好,快步走出藏经阁。侍立在外的弟子见他出来,连忙躬身行礼:“掌教。”“速取你常用的拂尘,将这封书信送往黄林寺,亲手交给空尘方丈与林异施主,途中全力御器飞行,不得有半分延误。”清玄将封好的书信递过去,语气带着几分急切。空尘的本源佛光撑不了几日,林异那边怕是早已急得团团转,这线索早一日送到,便多一分希望。
弟子接过书信,转身取来自己的拂尘,双手结印催动法器。拂尘银丝亮起淡白光晕,托着弟子缓缓升空,朝着黄林寺方向飞去,身影很快消失在清晨的薄雾中。清玄望着弟子远去的方向,手不自觉地攥紧了袖中的古籍,心中仍在思索:若媒介真与林异的血脉有关,激活同源法器共鸣时,恐怕还需林异以自身精血为引。只是精血乃修士根本,这般做法对修为损耗极大,那孩子年纪尚轻,不知能否承受得住,又会不会留下后遗症。
此时的黄林寺,西侧禅室内一片宁静。空尘方丈盘膝坐在蒲团上,双目微闭,双手结印,试图调息恢复损耗的本源佛光。他脸色依旧苍白,连嘴唇都没了往日的红润,打坐时眉头仍微微蹙着,显然本源虚耗过甚,不是短时间内能恢复的。林异坐在一旁的矮凳上,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怀中的聚灵盏。这盏能源源不断转化天地灵气,可对本源佛光的损耗却无能为力。他心中满是焦虑,距离空尘方丈说的十日之期,已过去了两日,分魂之法仍无半点头绪,墨玉阵与镇魂铃的佛光压力,丝毫未减。
“方丈,林施主,九盘山有弟子御拂尘传讯前来,说是有急事。”门外忽然传来黄林寺弟子的声音,打破了禅室内的宁静。林异心中一动,几乎是立刻站起身。这个时候九盘山传讯来,多半是清玄掌教那边有了消息。他快步走到门口,见九盘山的弟子手持拂尘站在门外,衣袍虽有些飘动,却不见丝毫风尘,显然是御器飞行赶来,手中紧紧攥着一封书信。
“可是清玄掌教有关于同源法器的消息了?”林异接过书信,指尖能感觉到信纸的粗糙,显然是匆忙写就。他快步走到空尘方丈身边,轻声唤道:“方丈,清玄掌教的信。”
空尘缓缓睁开眼,点了点头。林异小心翼翼地拆开信封,清玄掌教苍劲的字迹映入眼帘,当看到“同源法器共鸣需特定媒介”“仅余‘星、佛、血’三字”时,他的呼吸骤然一滞,指尖微微颤抖。这线索,或许就是破解困境的关键!他连忙将书信递到空尘手中:“方丈您看,清玄掌教找到了媒介的线索!”
空尘接过书信,逐字逐句地读完,眼中终于闪过一丝光亮,原本苍白的脸上也多了几分血色:“‘星、佛、血’……林施主,你身怀星佛血脉,这‘星’与‘佛’,定然指的是你。只是这‘血’字,究竟是何含义?”
林异也皱起了眉头,他自然也想到了自己的星佛血脉,可“血”字却像一块石头,堵在心头。他下意识摸了摸腰间的金龙杖,杖首的摄魂珠泛着冷冽的光,忽然想起镇魂针与镇魂铃的关联。二者本是同源,若要激活共鸣,或许真需要特殊的“引子”。他犹豫了片刻,开口道:“方丈,弟子忽然有个猜测,会不会是激活同源法器共鸣时,需要弟子以自身精血为引?只是弟子不确定这般做法是否可行,更不知道会有多少损耗。”
空尘沉默着点头,手指轻轻敲击着身前的法台,发出“笃笃”的轻响:“有此可能。只是精血乃修士根本,比灵力珍贵百倍,若以精血为引,对你的修为损耗极大,稍有不慎,便可能伤及本源,甚至影响日后的修行。此事绝不能贸然决定,需等清玄掌教后续有更详细的消息传来,再从长计议。”
他顿了顿,目光忽然转向法台上的镇魂铃,语气又沉了几分:“不过眼下,还有一件事需多加留意。你近日温养镇魂铃时,可曾察觉到了尘生魂有异常?比如……比往日更活跃,或是对外部有更强的感知?”
林异心中一怔,仔细回想这几日温养铃魂的场景。昨夜子时,他以星佛之力注入镇魂铃时,了尘的生魂确实比往日活跃了些,甚至有片刻贴在铃壁上,透明的手掌轻轻抵着铃壁,像是在试图透过铃铛,感知外面的世界。他刚想开口回答,却见法台上的镇魂铃忽然发出一阵微弱的颤动,铃身的淡金光晕轻轻晃动,铃内的了尘生魂竟缓缓朝着铃壁靠近,透明的身影微微晃动,仿佛能听到他们的谈话,正努力回应着。
空尘看着这一幕,眉头再次紧紧蹙起,语气中带着几分担忧:“生魂对躯体的渴望,竟已强烈到这般地步。只是你看,他的生魂边缘已沾了淡淡的黑气。那是幽冥鬼王与噬魂老怪的残魂阴气。若此时强行让他归体,阴气便会随着生魂一同进入躯体,到那时,了尘恐怕会沦为‘半邪之体’,理智被阴气吞噬,彻底变成只知杀戮的怪物,再也无法挽回。”
林异心中一沉,目光落在铃内的了尘生魂上。那道透明的身影还在朝着铃壁靠近,像是在渴望着什么。他忽然明白,清玄掌教的线索虽带来了希望,可了尘生魂的状况,却比他们想象的还要危急。若不能在十日之期内找到稳妥的分魂之法,即便激活了同源法器共鸣,恐怕也难以保住了尘的理智,甚至可能让他彻底沦为邪魂的傀儡。
禅室外的阳光渐渐西斜,透过窗棂洒在法台上,将墨玉阵的淡绿光晕染成了暖黄色。林异握着手中的书信,指尖微微发凉。一边是同源法器的媒介线索,像一道光,照亮了破解困境的道路;一边是了尘生魂的异常与强行归体的隐患,像一道深渊,随时可能将所有人拖入其中。他深吸一口气,暗暗下定决心:无论如何,都要在剩下的八日内找到解决之法,既不能让空尘方丈的本源佛光白白损耗,更不能让了尘师兄彻底迷失在阴气中,沦为邪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