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定了定神,走回教室。目光扫过下面一张张年轻的面孔,却没有看到那个最熟悉的身影。
正当她疑惑时,教室后门被轻轻推开,一个身影匆匆走了进来。
还是16岁的檀健次。他比上次见时又挺拔了些。
他带着歉意,认真地对着讲台方向说:“宋老师,对不起,我迟到了。”
台下立刻响起一阵细微的议论声。
“他又迟到了…”
“肯定要被宋老师批死了。”
“完了,宋老师最凶了,今天还是考试…”
陈希然没有像学生们预想的那样发火。。她只是静静地、认真地注视着他,仔细打量着他的状态,目光尤其在他背部停留了片刻。
距离那脊椎受伤已经过去几个月,他似乎恢复得不错。
许久,在所有人意外的目光中,她只是轻声问了一句:“你还好吗?”
同学们顿时面面相觑,交换着难以置信的眼神。
“宋老师今天变性了?”
“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千万别是暴风雨前的宁静啊……”
檀健次本人也明显愣了一下,眼中掠过一丝困惑,但还是礼貌地点了点头:“我很好,谢谢老师。”
随后便快步走回自己的座位。
看到他状态确实好转,陈希然心中那块压了许久的巨石,似乎终于松动。
她走到讲台上,看到了那叠待发的试卷,于是按照流程,从第一排开始让学生们依次向后传递。
考试正式开始。
健次坐在靠窗的位置,阳光透过玻璃洒在他专注的侧脸上,他已脱离了少年的稚气,显露出些许青涩又坚定的青年模样。
时间静静流淌。
不知过了多久,其它楼层忽然传来一阵不小的喧嚣和欢呼声,似乎发生了什么令人兴奋的事情,但没多久,那声音又渐渐远去,恢复了安静。
陈希然见考场秩序良好,便轻声走到楼梯口想查看一下情况。
正好看见校长陪着几位衣着时尚、气质不凡的人士下楼。
他们的表情并不热络,校长脸上也带着客套而略显遗憾的笑容,双方说着一些场面话,显然刚才的接触并未达成理想的结果。
她好奇地看了一眼,那几位访客看起来有些眼熟,但一时之间又想不起具体是谁。
陈希然站在教室门口,看着校长一行人即将走远,那个模糊的熟悉感骤然清晰——太合麦田!那个最终选中了健次的音乐公司!
一个念头如电光石火般闪过脑海。她立刻拿出手机,飞快地翻找通讯录,找到了“李校长”的备注,毫不犹豫地拨了过去。
“校长!”她压低声音,语气却异常急切,“我们国标舞专业有个孩子,是上一届桃李杯的金奖得主!形象、气质、专业能力都非常突出,肯定符合他们正在寻找的潜力新人的标准!”
电话那头的校长闻言,停下脚步,回头望了一眼教学楼方向,正好对上陈希然急切而肯定的目光。
他略一沉吟,便快步追上那几位即将走出校门的时尚人士,低声与他们沟通起来。
那几人果然露出了感兴趣的神色,停下脚步,转身在校长的陪同下,朝着国标舞专业教室的方向走来。
陈希然见状,立刻返回教室。考试时间已近尾声,她开始示意大家停笔,从后排向前收卷子。
目光扫过教室,健次已经答完题,正慵懒地趴在课桌上,百无聊赖地转着笔。
陈希然走过去,轻轻敲了敲他的桌面。
健次直起身,刚想问老师有什么事,眼角的余光却恰好瞥见了窗外——校长正陪着几位衣着打扮极具时尚感、气场不凡的生面孔朝教室里看。
他极其聪明,瞬间意识到了什么,几乎是本能地收敛了懒散的状态,挺直背脊,眼神也变得专注而认真。
教室里的其他同学也注意到了窗外的景象,顿时响起一阵压抑不住的窃窃私语。
“是星探吗?”
“是音乐公司的人吗?怎么会来我们国标专业?”
“对啊,以前不都是去流行歌舞或者表演专业选人吗?”
在同学们好奇的低语中,那几位访客在校长的引领下走进了教室。他们的目光带着审视,在教室里搜寻着。
就在校长正要开口询问时,陈希然清晰的声音率先响起,直接点了名:“檀健次,起立。”
健次非常配合,应声而起,身姿挺拔地站在那里,目光坦然迎向来客,态度乖巧却不失自信。
一瞬间,所有的视线都聚焦在他身上。
太合麦田的那位负责人虽然脸上并未表露出过多的情绪,但他审视的目光在健次身上停留了格外长的时间,那眼神里透出的欣赏和满意,几乎不言而喻。
其中一位显然是主导者的负责人开口问道:“喜欢唱歌吗?”
健次点头,语气肯定而自信:“喜欢。”
负责人人微微颔首,介绍道:“我们公司正在推进一个‘麻团’计划,旨在从全国各大艺术院校中寻找最具潜力的男生进行系统培养。目前,就只剩下最后一个名额了。”
面对这巨大的机遇,健次没有丝毫怯场,他扬起一个自信而大方的笑容,语气坚定:“我相信我可以。”
负责人看着檀健次自信大方的姿态,眼中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随即干脆利落地侧头示意:“走,去试音室。”
健次的脸上瞬间绽开明亮喜悦的笑容,他下意识地回头,目光寻找着那位给了他关键机会的“宋老师”。
陈希然就站在他身后不远处,极快地小声补充了一句:“加油哦,健次。我相信你一直是最棒的。”
健次听清了。
露出了他那标志性的type-c笑容,两颗小虎牙俏皮地露了出来,朝着她用力地点了点头,眼神里充满了感激和被认可的兴奋。
随后,他便跟着太合麦田的团队离开了教室,背影里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
下课铃响起,学生们鱼贯而出。
陈希然回到教师办公室,坐在电脑前,迫不及待地开始查询2006年当下的新闻和信息,试图更好地锚定这个时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