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的龙门张灯结彩,爆竹声偶尔远远传来,洋溢着新年的喜庆;而巨幕之上的龙门,却阴云密布,邪魔窥伺,感染蔓延,沉浸在悲壮与压抑之中。
两者在这座露天礼堂中、隔着一块薄薄的屏幕相遇了。
“我现在严重怀疑这是博士的恶意。”一个观众抱着手臂,低声对邻座说,“故意在大家欢天喜地过年的时候整这出忆苦思甜,提醒我们龙门差点就万劫不复了。”
“得亏有邪魔这个设定,不然也太致郁了。感谢邪魔让我意识到这只是电影?博士果然还是心怀善念的……吧?”
“……你这解读角度清奇。难道没人觉得邪魔的设定加入得非常突兀吗?跟前面的源石危机简直画风撕裂!”
“那个……我舅舅在司岁台当差,他说极北之地确实有这种东西。老天师镇守边境也不是秘密。”
“啊?所以这看似胡闹的片子,里面还掺杂了正经科普教育?”
“可以这么理解,但科普的方式……相当不正经。”
影片叙事变成了多线并行。
一方面,陈与“薛定谔的菲林”上演着“人鬼情未了”;另一方面,随着邪魔袭击事件的不时出现,龙门坊间开始流传各种恐慌性猜测,其中最恶毒、也最易被大众接受的,便是将怪物与感染者划上等号。
这无疑导致感染者的处境急剧恶化。
第5区曾暴露在源石粉尘下的居民被视作瘟神,一些人因恐惧被查出身患矿石病而拒绝近卫局的医学筛查。更令人心寒的是,那些在处理泄漏事件中不幸感染的近卫局干员,也开始承受来自部分民众乃至同僚的异样目光。
观众拥有上帝视角,自然明白这种迁怒毫无道理。但当巨幕上展现普通人面对未知恐惧时的非理性反应时,许多人内心也不得不承认,若类似情况发生在现实,自己未必能比剧中人表现得更加理智。
影片在一个场景达到了情感碰撞高潮:依旧是在满目疮痍的九龙大桥,一次突然发生的大规模邪魔投影入侵,一位已知感染的近卫局干部主动要求留下断后,他面罩下的声音带着绝望的释然:“让我来吧,长官。我的人生……反正已经完了。”
但Ace拦住了他,这位坚如磐石的壮汉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听着,在大炎,在近卫局,我们从不把任何人的生命,视为可以随意丢弃的耗材!”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个人,仿佛穿透屏幕,直视观众,“即使……上面有些人可能会这么想,但至少在我这里,不行!”
最终,原本因源石适应性较低而不易感染的Ace,为保护那名感染者同僚及其他队员,坚守阵地战至生命最后一刻——在他的葬礼上,龙门上下才开始了真正的反思,歧视与恐惧的坚冰,似乎被英雄的鲜血融化了一丝缝隙。
这部伪装成电影的宣传片的真正目的,在此刻昭然若揭:它巧妙地将“源石感染是一种可以治疗和控制的疾病,医疗手段虽然还不成熟,但每一天都在进步”“许愿契约是一件小概率事件,大部分感染者只能稍微提高源石适应性,圣徒没有那么好做”“堕落的前提是要先成为圣徒”等等概念植入到了剧情的血肉中。
至于“邪魔”究竟是真实存在的威胁,还是博士和年为了影片张力而捏造的设定,则在观众中引发了持续不休的争论……
为了弥补大部分演员在情感表达上的“写实”风格(演技不足),影片大量引入了歌剧式的咏叹调和背景吟唱(当然没有到博士老家的宝莱坞那样动辄所有人舞起来的程度),用以刻画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
令人惊叹的是,所有男声、女声、旁白吟诵,皆由傀影一人以不同声线完成。多数观众并未察觉这些极具感染力的歌声出自同一人,只觉音乐与剧情贴合无比。
唯有暮落,每一次熟悉的声线响起,都会引发一阵源自本能的战栗,几乎要按捺不住逃离现场的冲动。他强迫自己观察四周,确认没有出现“群体性谵妄”的迹象,才稍稍安心——这次似乎卢西恩没发癫……
或许是由于信息量过大,或许是因为情绪在悲喜、紧张与错愕间反复横跳,这一个多小时的观影体验显得异常漫长。
当剧情推进至结局,老天师派遣以麟青砚为首的弟子们驰援龙门,指导民众在家中刻绘传承自萨米的古老卢恩符文,感染者和非感染者首次为了共同的生存而并肩作战,最终,炎国的强者们合力封闭了那道不稳定的亚空间裂隙。
老天师传来讯息:通道彻底封闭后,邪魔投影将无法再维持,危机解除。但同时,这也意味着那些被拖入亚空间的存在,与现实的最后一丝联系将被斩断。
菲林的投影似乎感知到了终点。他很少在陈面前凝实出现,仿佛不愿加深她的困扰。但在彻底消散前,他选择了现身告别。
“有一段时间,我甚至感到一种扭曲的开心,”他的笑容依旧温柔,却带着看透一切的释然,“因为我终于……不再是你眼中那个需要保护的‘普通人’了。别为我悲伤,晖洁,那边的世界……其实并不算太坏。”
他凝视着陈,目光仿佛能穿透镜头,落在每一位观众心上。“我……不会再这样注视着你了。一直以来,像个影子般跟在你的身后,其实给你带来了很多困扰吧?”他的话语带着双重含义,既指成为投影后的状态,也似在回顾两人关系中他始终如一的守望,“也许,有一个全新的世界在等待我去探索。或许……我本就属于那里。”
最后,他问陈,是否需要他动用亚空间的力量“覆写”掉关于他的所有记忆,陈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你总是这样,不肯对自己有丝毫宽容。”菲林轻轻叹息,语气中带着心疼与一丝了然的骄傲,“好吧……说实话,我也不想被你彻底遗忘。”他最终没有抹去她的记忆,而是选择带走了所有他存在于这个空间的“痕迹”——他用过的茶杯、他珍藏的唱片、他留下的所有影像……随着这些物品一件件在画面中如同被橡皮擦去般消失,演员表开始缓缓升起。
这时,一首旋律悠远、带着淡淡哀伤与释然的片尾曲响起(博士在提出配乐构想时,曾努力哼唱过某个故乡的调子,尽管他五音不全,但傀影竟奇迹般地捕捉到了其中的神韵。)这首充满宿命感和怀念之情的《一生所爱》,成了压垮观众情绪防线的最后一根稻草。
“呜呜呜……虽然我哭得停不下来,但我还是要说实话:这是部烂片!”一位观众一边擤鼻涕一边宣告。
尚未被爆米花片和网络小说污染过的精神世界就这样遭到了博士和年导的荼毒,在这场一个多小时的“头脑风暴”中,观众们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复杂感受。
“嘶……这感觉太奇怪了。燃的地方确实热血沸腾,感人的地方也真心实意戳中泪点。但整体看下来,元素也太多了吧?源石病、邪魔、人鬼恋、英雄牺牲、社会歧视、萨米巫术……感觉我的脑子像被塞进了一个滚筒洗衣机。”
单纯的龙门民众尚未发明“缝合怪”这个词,只能模糊地形容:“感觉有一只猴子在我的脑袋里蹦迪,当它踩到什么脑区的时候,一会儿让我笑,一会儿让我哭,但就是没法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
“男主角实在太强了!他简直是用一己之力,把这艘到处漏水的破船硬生生扛到了终点!”
“好家伙!快看演员表!所有主要插曲和片尾曲演唱都是他!这是什么怪物?”
“结论:男主角是这部片的脊椎,没他这片子就瘫了。”
“可我居然觉得……这片子又烂又有点好看……这是什么新的艺术形式?”
“……崇拜博士也要有个限度啊朋友们!承认博士也有不擅长的领域很难吗?大声跟我念:这——是——烂——片!!”
然而,所有人都低估了这部“博士加年”风格集大成之作的潜在影响力,他们无意间打开了一个潘多拉的魔盒,自此,一种元素堆砌、风格混搭、在“烂”与“上头”之间反复横跳的影视流派,开始在泰拉大陆悄然滋生,未来将荼毒无数观众的审美。
博士与年,也因此被并称为“两大艺术毒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