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曹操提起曹昂来,贺奔的第一反应是……
在汉末群雄并起之时,将领、诸侯们的普遍做法是将家眷安置在相对安全的大后方。
就比如对于曹操来说,他的家族根基在沛国谯县,这里不仅是他的故乡,有宗族、亲戚可以照应,而且远离中原混战的核心区域,相对要安全一些。
所以,曹操的众多家眷,包括他的正室丁夫人、卞夫人以及年幼的子女们,在早期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居住在谯县。
怎么听曹操这意思,他要把家人接来了?
等会儿,贺奔突然觉得自己是不是漏了一件事儿。
这事儿好像还挺重要的。
贺奔努力回想,他感觉这件事儿就在嘴边儿、就在眼睛跟前,可就是一下子有点懵,想不起来。
他下意识地搓着手,眉头微微皱起,他总觉得有一件与曹操家人相关的、非常重要的事情,就卡在记忆的某个节点上,呼之欲出,却又差那么一点点儿。
到底是什么事儿呢?
哎呀,我这个脑子,怎么一下子就卡住了,想不起来了!
“孟德兄,你是打算将家眷从谯县接来东郡?”贺奔试探着提问,尝试着用对话引出那段模糊的记忆。
曹操点了点头:“是啊,疾之,如今我坐镇东郡,总算有了块立足之地。谯县虽好,毕竟远离中枢。将家眷接来,一来可享天伦,二来……唉,如今这世道,哪里又有真正的万全之地呢?既然现在有了自保之力,那还是将家人接到身边来方才安心一些。尤其是家父,他甚至不在谯县,他在徐州……”
家父?徐州? 这两个词像一道闪电,瞬间劈开了贺奔脑中的迷雾。
他想起来了!
曹操的父亲曹嵩,早年为了躲避战祸,带着大量家财避难于徐州琅琊国,后来曹操在东郡站稳根基,他觉得有能力保护家人,便派人兵分两路,一路老家谯县,将住在谯县的家人接来;另一路去徐州琅琊国,将父亲曹嵩接来。
曹嵩去在徐州琅琊国躲避灾祸的时候,本身就带了大量的财货。听说儿子已经是一方太守了,曹嵩便做好了去儿子的根据地享清福的准备,自然是将全部家财带回东郡,装载金银财宝的车辆多达百余辆,队伍非常庞大、招摇。
徐州牧陶谦,当时与曹操的关系十分的微妙。大概是为了表达一下善意,陶谦派部将张闿率领两百骑兵护送曹嵩一行。
行至泰山郡华县与费县交界处,张闿见财起意,发动袭击,杀死了曹嵩及其小儿子曹德,抢走了全部财物,然后逃往淮南投奔了袁术。
为此,曹操复仇徐州,后边巴拉巴拉发生了一系列事情。
……
贺奔突然拉住曹操的胳膊,盯着曹操的眼睛。
曹操一惊:“贤弟,这是为何?”
“孟德兄,你已经派人去接你父亲了么?”贺奔急切的问道。
曹操犹豫片刻:“……呃,今天早上刚派人去。”
“那就好!”贺奔松了一口气,早上刚派人去,还来得及。
不过贺奔这番样子,倒是让曹操有些疑惑:“贤弟,你……为何有些惊慌啊?往日你可从不会如此,是身体不适么?”
贺奔摆摆手:“我没事儿,但你有事儿了。”
曹操:“啊?”
贺奔直接伸出手:“信我,给我调陷阵营的兵符。”
曹操看着贺奔朝自己伸出来的手,瞬间满脸惊喜:“贤弟!你终于肯参赞军机了!”然后拽着贺奔的胳膊就往自己的书房走,一边走一边说,“为兄早就说了,依你之才,只做一个客卿,那是暴殄天物!你今日终于开窍了!来来来,我今日便委任你为别部司马……”
贺奔腹诽,孟德啊,我别不别部,司不司马之类的不好说,我只知道,你快死爹了。
当然了,这话只能心里头嘀咕几句。
于是贺奔原地站住……
嘿嘿,曹操拽着他的走的劲儿太大了,没站住。
“孟德兄,且听我说!且听我说啊!”贺奔急了,“我有大事要跟你说!”
曹操这才站住,满脸微笑:“贤弟是不想做这别部司马?贤弟啊,你有所不知,别部司马虽为军职,却可让你参赞军机,甚至直接手握兵权……你若是不喜欢,为兄给你换一个职务便是!”
“孟德兄,我且问你,你派去谯县接家人、和派去徐州接老太公的人分别是谁,他们带了多少人。”贺奔快速提出自己的问题。
曹操思索片刻:“去谯县接为兄家人的,是子孝麾下校尉,叫什么名字……我还真不知晓。去徐州接父亲来的,也是子孝麾下校尉……嘶,好像我见过,叫什么虎的……不对不对,这个叫什么虎的,好像是去谯县而不是去徐州的……至于他们带了多少人……”
看曹操回答的乱七八糟,贺奔得出一个结论。
他把派人去豫州沛国谯县和徐州琅琊接家人来东郡这件事,交给了曹仁,曹仁“转包”给了麾下的校尉。
至于曹仁派谁去了,曹操并不知道。
而曹仁派了多少兵去,曹操就更不知道了,估计是没派兵护送,只是派个人去通知了一声,就说孟德在东郡出息啦,咱们曹家人快来东郡享福吧。
其实这也不能说是曹操疏忽了,他没有派兵护送,主要是因为谯县和琅琊都在别人的地盘。就比如琅琊国,隶属徐州,而且在徐州腹地。如果曹操派遣一支成建制的军队,长途跋涉穿过徐州腹地去接自己的父亲——呵呵,陶谦会不会怀疑你曹操是假途伐虢、假爹伐徐呢?
所以,曹操把这件事交给了曹仁,曹仁也只是分别派了两名校尉去豫州沛国谯县和徐州琅琊,“通知”曹家人可以来东郡了。
当然了,曹操没有派兵护送,还有个原因。
就比如豫州沛国谯县,当时属于袁术的地盘。虽然袁术和曹操也不怎么对付,而且袁术这个人虽然不是个好玩意儿,可袁家毕竟是名门,要脸。
祸不及妻孥,这是贵族战争的“底线”。
对于袁术这样出身于“四世三公”顶级门阀的贵族来说,公开抓捕或杀害政敌的家属,是一种非常掉价、会被天下人耻笑为卑劣无能的行为。
而且袁术出身比曹操更高贵,他一直打心眼里瞧不起曹操这个“赘阉遗丑”。
现在曹操虽然领东郡太守,可在袁术的眼中,曹操还只是袁绍的附庸和小弟,不值得他袁术用这种极端、掉价的手段去对付。
再比如徐州的陶谦,他此刻和曹操的关系甚至并非敌对,他也没有对曹操父亲下手的理由。
反而,按照当时的潜规则,对非敌人的家属搬迁,当地长官派兵护送也是常规操作。
所以,历史上的陶谦对曹嵩也是很客气,还派了部将张闿去护送曹嵩一行人。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