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助总会如火如荼地在全国各地扎根生长,将希望与技艺播撒向万千女子之时,另一股由苏清辞所带来的风潮,正悄然酝酿,即将跨越关山万里,将大靖绣艺的华彩,展现于异域邦国面前。
时值春末,西域诸国使团依例入京朝贡,觐见大靖新帝。
此番来的,不仅有与大靖交好多年的于阗、高昌等国,更有远自波斯、大食的商队使者随行,规模远超以往,显见新帝登基、“靖安”新朝已引得四方瞩目。朝廷对此极为重视,由礼部与鸿胪寺精心筹备接待事宜,而摄政王萧惊寒亦亲自过问安保与觐见流程,务求彰显天朝威仪,又不失睦邻友好之诚意。
盛大的朝觐与国宴之后,按惯例,大靖需回赠使团相应礼品,以示礼尚往来。以往回礼多以瓷器、丝绸、茶叶等传统物产为主。然而此次,在商议回礼品目时,新帝萧景澜却提出了一个新颖的想法。
御书房内,萧景澜看着礼部呈上的常规礼单,微微摇头,对一旁的萧惊寒道:“皇叔,瓷器丝绸固然精美,然西域诸国往来多年,想必也已司空见惯。朕听闻,苏……皇婶的清辞绣坊,近来又有不少创新之作,尤其那融合绣法,别具一格。我大靖既以‘靖安’立朝,当有新气象。何不以此番回礼为契机,让西域友邦也见识见识我朝最新的技艺风华?”
萧惊寒闻言,深邃的眼眸中闪过一丝了然与赞同。他深知清辞技艺的价值,也更明白此举背后的深意——这不仅是展示技艺,更是文化软实力的输出,有助于提升大靖在西域诸国中的文化影响力与地位。
“陛下圣明。”萧惊寒颔首,“清辞的绣艺,确有其独到之处。以绣品为国礼,既雅致新奇,又能彰显我朝女子之智慧与匠心,正合‘靖安’新政包容并蓄、鼓励创新之精神。”
皇帝与摄政王意见一致,礼部自然无有不从。旨意很快便传到了靖安王府,也传到了正在总会处理事务的苏清辞耳中。
接到这个任务,苏清辞既感荣耀,亦知责任重大。这已非一家绣坊之事,而是关乎国家体面。她立刻召集了芸娘、春桃以及绣坊内几位技艺最为精湛、尤其擅长融合绣法的大师傅,闭门商讨。
“此番绣品,需兼具大靖传统神韵与创新技艺,既要体现庄重华贵,又需符合异域审美,令人过目难忘。”苏清辞定下基调。她摒弃了以往多以龙凤、繁花为主题的宫廷绣品套路,决定以更具普世审美价值的“自然”与“祥和”为主题。
经过反复斟酌,她最终选定了三幅作品作为主打国礼。
第一幅,名为《锦绣山河·寰宇同春》。此作并非她嫁衣上那具体的大靖江山,而是以更为写意的手法,绣制了一幅想象中的、融合了东西方元素的壮丽图景。画面中央是云雾缭绕的仙山琼阁,以大靖传统的苏绣技法表现其飘逸与精致;山脚下,蜿蜒的河流奔腾入海,海浪的纹路却借鉴了西域地毯的几何韵律,以特殊的盘金蹙银针法绣制,在光线下呈现出波光粼粼的立体效果;天空之中,既有大靖传说中的祥瑞仙鹤,也有西域壁画中常见的翼马、神鸟身影,和谐共舞。整幅作品色彩瑰丽而不艳俗,气势恢宏又充满细节,寓意天下大同,万物共生。
第二幅,是一对大型双面绣屏风,主题为《西域驼铃·丝路烟霞》。一面绣的是大靖边关敦煌的壮美景色,驼队商旅在落日黄沙中蜿蜒前行,人物神态生动,大漠孤烟的意境深远;另一面,则绣的是波斯古城伊斯法罕的繁华市集,异域建筑、人物服饰、奇珍异宝,无不精细入微。两幅画面通过巧妙的构图和丝线光泽的运用,在屏风转动时,仿佛能让人穿越时空,置身于那条连接东西的古老商路。这无疑是向丝绸之路的历史与未来致敬。
第三幅,则是一系列实用性兼具艺术性的小件绣品。包括以西域花卉与大靖缠枝纹相结合的桌旗、靠垫套,以及数件采用了“融色叠针”新技法的披肩。这些披肩以江南最柔韧的蚕丝为底,正面看是淡雅的水墨山水,轻轻抖动或转换角度,却会隐隐透出底下以特殊针法绣制的、璀璨如星河的金色暗纹,极尽巧思,令人叹为观止。
选定题材后,整个清辞绣坊及总会下属最顶尖的一批绣娘都被动员起来,在苏清辞的亲自督导下,投入到了紧张的创作中。她们选用最顶级的丝线、金线、孔雀羽线乃至少量稀有的西域荧光矿物染料,夜以继日,精工细作。苏清辞更是将压箱底的许多独创针法倾囊相授,务求尽善尽美。
数月之后,这批倾注了无数心血的绣品终于完成。当它们在宫中偏殿展开,呈现在皇帝、摄政王及礼部、鸿胪寺官员面前时,所有人都被那超越想象的精美与创意震撼得久久无言。
《锦绣山河·寰宇同春》的磅礴大气与精妙融合;《西域驼铃·丝路烟霞》双面绣的巧夺天工与深远意境;尤其是那些看似寻常披肩却暗藏玄机的“流光溢彩”,无不挑战着他们对绣艺的认知极限。
“好!好!好!”萧景澜连赞三声,龙颜大悦,“皇婶此作,必能扬我国威,惊艳西域!”
萧惊寒立于一旁,看着这些凝聚了苏清辞智慧与心血的杰作,眼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骄傲与柔情。
国礼赠予仪式在盛大的典礼上进行。当西域诸国使臣,尤其是那些见多识广的波斯、大食使者,看到这些迥异于他们以往认知任何织品、画作的绣品时,一个个瞪大了眼睛,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他们抚摸着《锦绣山河》那细腻如肌肤的质地与变幻的光泽,惊叹于那宏大的构思;他们围绕着双面绣屏风,反复观看两面截然不同却又浑然一体的画面,发出阵阵惊呼;而当鸿胪寺官员演示那披肩在光线变化下显现出的隐藏星河纹路时,整个使团队伍都沸腾了!
“天神在上!这……这是如何做到的?”
“这绝非人力可为!定是东方神秘的魔法!”
“如此色彩,如此技艺!比我们最精美的波斯地毯还要神奇百倍!”
“这才是真正的‘丝绸’之国!以前见到的,不过是凡品!”
赞美之词如同潮水般涌来,夹杂着各种语言的惊叹。那些素来以自身文化艺术为傲的波斯、大食使者,此刻也彻底折服,纷纷以最崇高的礼节,向大靖皇帝表达感激与敬佩,并急切地询问这些神奇绣品的创作者。
当得知这些作品皆出自大靖摄政王妃、那位传奇的“忠谨夫人”苏清辞及其统领的清辞绣坊时,使者们更是肃然起敬。他们郑重地将这些绣品收起,表示必将作为最珍贵的国宝,呈献给各自的君主。
“东方神技!”一位通晓数国语言的波斯老学者,抚摸着《锦绣山河》的绣面,用生硬却充满敬意的大靖官话,发出了这声由衷的赞叹。
此后,“东方神技”这四个字,便随着归国的使团,如同长了翅膀一般,迅速传遍了西域诸国,乃至更遥远的欧陆,成为了大靖绣艺,尤其是苏清辞所代表的顶尖绣艺的代名词。
清辞绣坊之名,首次以如此耀眼的方式,名扬四海。这不仅为绣坊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来自异域的巨额订单,更无形中提升了大靖在整个西方世界的文化形象与软实力。而苏清辞,也由此完成了一次从国内惠民到扬威域外的华丽转身,真正将她手中的绣针,化为了沟通东西、闪耀世界的文化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