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听闻曹操所言,心中猛地一震!他自从逃亡以来,历经无数苦难,受尽了他人的冷眼和歧视,早已心灰意冷,觉得自己就像那孤独的飞鸟,无依无靠。然而,今日却能在这里遇见曹操这样一个气度非凡、武艺高强,且对自己如此看重的人,这让他感到既意外又惊喜。
曹操眼中流露出的那份真诚和热忱,毫无半点虚假,这让关羽非常信任他。
关羽站起身来,面向西方,也就是他故乡解良的方向,抱拳行礼,声音洪亮而激动地说道:“皇天在上,厚土在下!我关羽关长生,本是一个四处飘零之人,今日有幸得遇曹孟德兄,一见如故。曹兄不仅不嫌弃我粗鄙,还愿与我结为金兰之好,实在是关某三生有幸!”
曹操闻言,心中亦是欢喜异常,他立刻也站起身来,与关羽并肩而立,然后对着天地高声喊道:“我曹操曹孟德,今日在此郑重地宣誓,愿与关羽关长生结为异姓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我们能够同心同德,同甘共苦,如同亲兄弟一般!天地可鉴,如有违背此誓言,愿遭天谴,受众人唾弃!”
就在这暮色苍茫的涿郡河滩之上,关羽和曹操以水代酒,对着天地,行了一场庄重而肃穆的结拜之礼。他们的誓言在空旷的河滩上回荡,仿佛穿越了时空,永远地铭刻在了这片土地上。
荀彧站在一旁,身姿挺拔如松,神情肃穆而庄重,他静静地凝视着眼前的场景,心中涌起了千头万绪的感慨。
他能够清晰地察觉到,曹操对关羽的重视程度绝非一般,这种看重远远超出了常人的理解范围。而关羽这个人,就如同潜伏在深渊中的巨龙一般,虽然平日里深藏不露,但一旦时机成熟,风云际会,必定会如飞龙在天,一飞冲天,绝对不会是那种平凡无奇的角色。
荀彧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抹淡淡的微笑,他向着刚刚结拜为兄弟的曹操和关羽拱手作揖,道贺道:“恭喜孟德兄,恭喜长生兄!今日二位义结金兰,实乃天赐良缘,文若能够有幸在此见证,实在是倍感荣幸啊!”
曹操和关羽听到荀彧的贺词,相视一笑,笑声爽朗而豪迈。他们彼此用力地拍打对方的肩膀,仿佛通过这种方式来传递彼此之间深厚的情谊和信任。
曹操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他感到无比的轻松和愉悦。在前世,他一直未能实现与关羽结为兄弟的愿望,而如今,在今生,他终于迈出了这步,这让他感到无比的满足和欣慰。
而关羽看着这位新结拜的兄长,心中也涌动着一股久违的暖流和豪情。在这茫茫的人世间,他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以信赖、可以并肩作战的依靠,这种感觉让他倍感温暖和安心。
篝火熊熊燃烧,噼里啪啦地响着,仿佛在为这场结拜仪式欢呼。火光映照在三张年轻而充满朝气的脸庞上,将他们的轮廓勾勒得格外清晰。
结拜的激动情绪逐渐平息,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为深沉、更为紧密的兄弟情谊,在三人之间缓缓流淌。曹操凝视着火光在关羽那坚毅的面庞上跳跃,那赤红的脸膛在暖色光影的映衬下,更显得英武不凡。
曹操沉默片刻,终于开口道:“贤弟,”他的声音低沉而温和,带着兄长般的关切,“如今你我已结为兄弟,便无需再行那些虚礼。我只想问你,你今后有何打算?这涿郡……终究不是一个能让你长久停留之地吧?”
他的问题直接而坦率,却也是事实。关羽在此地隐姓埋名,靠着出卖苦力勉强糊口,这样的生活绝非长久之计。
关羽闻言,原本因结拜而明亮的眼神略微黯淡了一些。他缓缓拿起一根枯枝,无意识地拨弄着篝火,火星四溅,仿佛是他内心思绪的映照。
“不瞒兄长,”关羽的声音低沉,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和迷茫,“自离乡以来,如浮萍飘零。这涿郡,不过是暂避风头的一处水洼。某……尚不知该往何处扎根。或许,继续隐姓埋名,寻一处偏远之地,做个田舍郎,了此残生罢了。”他话语中透着一股英雄落难的萧索。荀彧在一旁静静听着,眼中流露出理解和同情。
“田舍郎?”曹操眉头一挑,语气陡然拔高,带着不容置疑的豪气,“贤弟此言差矣!以你这身惊世骇俗的武艺,这腔顶天立地的肝胆,岂能埋没于草莽之间,与草木同朽?”他的话语如同重锤,敲在关羽心上。
关羽猛地抬头,丹凤眼中精光爆射,看向曹操:“兄长之意是……?”
“大丈夫生于乱世,当提三尺剑,立不世之功!”曹操的声音斩钉截铁,充满了鼓动人心的力量,“如今天下看似太平,实则暗流汹涌。宦官弄权,豪强兼并,黎民困苦,此正英雄用武之时!贤弟身负绝世之勇,胸藏浩然正气,岂可因一时困顿而自弃?当思鲲鹏展翅,扶摇万里!”
这番话如同滚烫的烙铁,瞬间点燃了关羽胸中沉寂已久的火焰。他呼吸变得粗重,握着枯枝的手因为用力而指节发白。是啊,他关羽岂是甘于平庸之人?那解良城中仗义杀人的血性,那刀光剑影里磨砺出的傲骨,从未真正熄灭!
“兄长……所言极是!”关羽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那是被压抑的雄心重新燃起的激动,“是关某消沉了!只是……”他眼中闪过一丝顾虑,“某乃戴罪之身,本名……恐为不便。”
这正是曹操等待的契机。他微微一笑,目光深邃,仿佛早已思虑周全:“贤弟所虑甚是。避祸之时,身份自当谨慎。为兄观贤弟,气冲霄汉,志在凌云。你那本字‘长生’,虽好,却稍显内敛,少了份吞吐天地的豪情,与贤弟此刻欲展翅高飞的志向,略有不符。”
关羽和荀彧都看向曹操,等待他的下文。
曹操负手而立,他的身姿挺拔如松,眼神凝视着远方,似乎在沉思着什么。过了一会儿,他的声音突然响起,清朗而悠远,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限制。
“贤弟请看这苍穹!”曹操说道,他的手指向了夜空中的明月,“明月高悬,它的存在是如此恒久,历经岁月的流转,依然闪耀着明亮的光芒。然而,这苍穹之中,还有那飘浮的云彩,它们变幻无常,时而聚集,时而散开,却更显壮阔。”
曹操的话语如同一首优美的诗篇,他继续说道:“这些云彩,它们舒卷自如,既可以遮蔽日月,让世界陷入一片黑暗,也可以映衬星辉,使夜晚变得更加璀璨。云,它们无拘无束,聚散随心,却能行雨泽被苍生,蕴藏着雷霆万钧之力!”
说到这里,曹操稍稍停顿了一下,似乎是在思考接下来该如何措辞。他的目光缓缓地转向了身旁的关羽,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抹微笑。
曹操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他轻声说道:“‘长生’之意在于长久,而‘云长’,却是如这浩渺之云,纵横捭阖,其势绵长无尽!这个名字,既暗合了你关姓之‘关’(关隘,亦有连通、贯穿之意),更显贤弟你志向高远,气魄雄浑,未来必如这行天之云,光耀万里,名垂青史啊!”
关羽静静地听着,他的脸上没有太多的表情,但眼神中却流露出对曹操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曹操转过身来,目光灼灼地看着关羽,继续说道:“以‘云长’为字,如何?此字既不失你本名之‘羽’(羽翼,亦可指代飞升、高远)的飘逸,又添了份吞吐山河的豪迈与担当!更可暂时隐去‘长生’之讳,便于行走。”
曹操的建议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不仅考虑到了关羽的名字含义,还兼顾了实际的需求。关羽听后,心中不禁一动,他觉得这个字确实很不错,既符合自己的个性和志向,又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云长……关云长……”关羽低声呢喃着这两个字,他的眼眸渐渐明亮起来,原本平静的目光此刻却如燃烧的火焰一般炽热。
曹操的话语在他耳畔回响,每一个字都如同重锤一般,狠狠地敲打着他的心弦。那“云”字所蕴含的自由与力量,以及“长”字所代表的绵延与志向,无一不与他内心深处的渴望相契合。
关羽感到自己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所笼罩,这股力量驱使着他去挣脱身上的桎梏,去一展自己的宏图大志。而“云长”这个名字,就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他内心深处那扇被禁锢已久的门。
“好!好一个‘云长’!”关羽突然猛地站起身来,他高大的身躯在火光的映照下宛如一座铁塔,散发出一种令人敬畏的气息。他对着曹操深深地鞠了一躬,这一躬充满了敬意和感激。
“兄长赐字,金玉良言,字字珠玑!‘云长’二字,深合我心!”关羽的声音如同洪钟一般响亮,在寂静的夜晚中回荡。他的话语中透露出无比的决然与认同,仿佛这个名字就是他命中注定的归宿。
“自今日起,关羽,字云长!愿效那行天之云,不负兄长期许,不负此身抱负!”
“云长兄,恭喜!”荀彧适时起身,微笑着拱手祝贺,“此字意境高远,气象万千,与兄之神勇英姿,相得益彰!在下亦觉甚妙。”他心中对曹操的思虑周全和文采口才更是佩服。
“哈哈哈哈!”曹操开怀大笑,用力拍了拍关羽的肩膀,“好!云长!这才是我曹孟德的兄弟该有的气象!名字既定,志向已明,贤弟,接下来你可静待时机。”
他顿了顿,目光投向跳动的篝火,语气变得沉稳而富有深意:“天下之势,如这薪火,看似平静,内里却蕴藏着翻腾的力量。时机未至,潜龙在渊;时机若至,飞龙在天。贤弟身负大才,更需耐心磨砺,等待那风云际会的一刻。为兄观这涿郡,乃英雄汇聚之地,北接幽燕,南望中原,消息灵通,正是蛰伏观察、磨砺己身的绝佳所在。”
关羽闻言,眼中虽有对兄长的不舍,但更多的是认同与坚定:“兄长高见!云长明白。定当在此地勤习武艺,静观时变,不负兄长今日教诲与期许!”他深知曹操见识非凡,如此安排必有深意。
夜色渐深,篝火渐弱。三人又畅谈许久,直至东方天际泛起鱼肚白。曹操与荀彧起身告辞。
“贤弟保重!”曹操用力握了握关羽的手,眼神真挚,“他日风云激荡,便是你我兄弟并肩驰骋天下之时!在此之前,务必珍重!”
“兄长放心!”关羽抱拳,声音铿锵,“云长定当谨记兄长之言,潜心待时!兄长与文若兄,一路珍重!”他对荀彧也郑重一礼。
荀彧还礼,温言道:“云长兄,保重。他日定有重逢把酒之日。”
马蹄踏在清晨微湿的官道上,发出清脆的声响。荀彧策马与曹操并辔而行,沉默片刻,终于开口,声音带着一丝不解:“平思。”
“怎么了?”曹操侧头看他。
“云长兄武艺超群,气节刚烈,实乃当世罕见的豪杰。你既与他义结金兰,又深知他此刻处境艰难,为何……不邀他一同返回逍遥派?”荀彧的目光清澈,带着探究,“山门清幽,典籍武艺皆可助他精进,更有同门照应,岂不比他在涿郡独自漂泊、隐姓埋名强上百倍?以兄待他之诚,若开口相邀,云长兄必欣然应允。”
曹操闻言,勒了勒缰绳,让马速稍缓。他望向远方起伏的山峦,晨光勾勒出他沉静的侧脸,眼神深邃难测。
他心中翻涌着复杂的情感。是啊,他何尝不想将这位义薄云天的贤弟带在身边?朝夕相处,亲授武艺韬略,看着他一步步成长。这念头在他心中盘旋了无数次。但每一次,都被一个更沉重、更隐秘的念头压了下去——他不能剥夺关羽遇见那个人的机会。
刘备刘玄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