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芳菲,草长莺飞。
山野脱去了冬日的枯寂,换上了一层嫩绿的新装,林间点缀着不知名的野花,空气里弥漫着泥土和植物的清新气息,生机勃勃。
杨家后院的射箭练习已持续了一段时日,兄弟几人和杨四叔的箭术在杨景曦的严格指导下,皆有显着进步。
然而,终日射击那静止的草靶,终究欠缺真正的历练。
这日,见春光正好,杨景曦便提议道:“闭门造车,终非良策。四月的山货正嫩,野物经过一冬休养,也正肥嫩。不若我们今日进山一趟,一来检验近日所学,二来也可采摘些山野菜,若运气好,打些野味给家里添个菜。”
此言一出,立刻得到了最热烈的响应。
尤其是杨四叔和心心念念想着参军习武的杨景邦,更是摩拳擦掌,兴奋不已。
杨景韬、杨景熠、杨景凯和杨景钧虽更醉心文墨,但也深知“君子六艺”中“射”字的重要性,明白实战锤炼不可或缺,亦是欣然同意。
杨景明也眼巴巴地望着,杨景曦见他近日练习刻苦,便一笑允了,只特意叮嘱他务必紧跟在自己身边。
一行人换上利落的粗布短打,脚蹬耐磨的鹿皮靴。
杨景曦背上她惯用的那张力道沉稳的强弓和装满箭矢的皮囊,又让杨四叔和哥哥们各自带上大伯精心打造的反曲弓和足够的练习箭与几支锐利的狩猎箭。
她仔细检查了每个人的装备,确认弓弦紧绷、箭簇锋利,又带上了捆扎猎物的绳索、锋利的猎刀、装满清水的水囊以及一小包盐巴等物,这才领着众人,踏着晨露,向后山进发。
四月的山林,宛如一幅刚刚着色完毕的画卷。
新绿的树叶嫩得能掐出水,阳光透过尚且疏朗的枝桠,洒下温暖明亮的光斑,在林间草地上跳跃。
各种叫不上名字的野花星星点点地绽放,空气中混合着青草、泥土和淡淡花香的清新气息,令人心旷神怡。
一路上,杨景曦压低声音,不时轻声指点,将山林生存与狩猎的要诀融入其中:“注意脚下,落脚要轻,避开地上的枯枝落叶,声响会惊走猎物。
耳朵要比眼睛更灵,注意听风里的异动,鸟雀突然的惊飞意味着附近有东西。
看那边的地面,有野兽新鲜踩踏和啃食青草的痕迹,说明它们常在此活动。”
杨四叔和哥哥们皆敛声屏息,认真聆听,学着杨景曦的样子,放轻脚步,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仿佛自己也化作了这山林的一部分。
突然,走在前方的杨景曦猛地停下脚步,举起右拳示意。
众人立刻原地蹲下,紧张地循着她的目光望去。
只见前方不远处的一片灌木丛,正在微微晃动,隐约能听到细微的“窸窣”声。
“是山鸡。”杨景曦用极低的气声说,同时用手势示意杨四叔。
“四叔,约二十步,灌木右侧,露出的那抹褐色羽毛,看见了么?你来试试。”
杨四叔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有些加速的心跳。
他沉稳地搭箭开弓,回忆着平日练习的要领。
然而或许是因为第一次面对活物,过于紧张,手臂微不可察地颤抖了一下,放箭的瞬间力道稍偏。
“嗖——噗!”箭矢擦着那丛灌木飞过,钉在后方的树干上。
灌木丛里顿时一阵剧烈扑腾,一只色彩斑斓的雄壮山鸡惊叫着冲天而起,迅速消失在密林深处。
“唉!”四叔懊恼地一跺脚,满脸遗憾。
“无妨,”杨景曦安慰道,“第一次难免紧张。力道是够了,下次心再静些,手更稳些便可。”
众人继续小心翼翼地向山林深处行进。
忽然,侧翼负责警戒的杨景邦猛地压低声音:“那边!有东西在动!”
大家立刻隐蔽。
只见林间空地上,一只肥硕的灰野兔正警惕地竖起耳朵,小口啃食着鲜嫩的青草。
“四堂哥,你来!”杨景曦迅速下令。
杨景邦眼中闪过兴奋的光芒,他利落地搭箭开弓,动作比杨四叔更为流畅。
他屏住呼吸,略一瞄准,手指一松!
“嗖——咄!” 箭矢疾射而出,精准地命中了野兔身旁的一簇草茎!
那野兔受惊,后腿猛地一蹬,如离弦之箭般窜逃而去。
“可惜!偏了半寸!”杨景邦扼腕叹息,但脸上却并无气馁,反而充满了狩猎带来的刺激感,“就差一点!”
“时机抓得不错,预判也尚可,只是移动靶还需多练。”杨景曦点评道。
又搜寻了一阵,收获了几把鲜嫩的荠菜和野蕨菜,却再未遇到合适的猎物。
正当众人略感疲惫,准备寻地方休息时,杨景曦敏锐的听觉再次捕捉到异响。
她示意众人噤声,悄悄拨开一丛茂密的忍冬藤。
前方一小片林间空地上,竟有三四只羽毛鲜亮的山鸡正在悠闲地啄食草籽!
机会难得!杨景曦目光迅速扫过几位兄长,最后落在了杨景韬身上。
杨景韬性子最是沉静,心志坚定。
“大哥,”她声音低得几乎只有气音,“正前方,最大那只,羽冠最长那个。稳住心神,把它当成家里的草靶。”
杨景韬深吸一口气,缓缓举弓。
他的动作不见丝毫慌乱,眼神沉静如水,仿佛周遭一切都已不存在,眼中只有那只浑然不觉的山鸡。
开弓,瞄准,整个过程平稳得令人惊叹。
弓弦被缓缓拉至满月,他稳稳地抓住了片刻。
“放。” 随着杨景曦一声几不可闻的指令,他手指一松。
“嘣——嗖!” 箭去似流星!
精准无比地穿透了那只山鸡的脖颈!
它甚至没来得及发出惨叫,便扑腾了几下,倒地不动了。
“好!”众人几乎要压抑不住地喝彩出来!
“大哥厉害!”杨景熠惊喜地拍了下杨景韬的肩膀。
杨景韬这才缓缓放下弓,轻轻吐出一口浊气,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又充满成就感的笑容。
首开纪录,众人信心大增。
继续前行,运气似乎也好了起来。
不久后,杨景熠也抓住机会,一箭射中了一只惊慌逃窜的野兔,虽未中要害,但箭矢带来的创伤减慢了野兔的速度,被杨景凯快步赶上补了一刀成功擒获。
就连兄弟几人中年纪最小的杨景明,也在杨景曦的帮助下,用他的小弓射中了一只正在灌木丛里探头探脑的肥硕竹鸡,虽然箭矢力道不足,但精准地钉住了竹鸡的翅膀,让它无法飞远,被眼疾手快的杨景钧一把抓住。
日头渐高,众人寻了一处溪边开阔地休息,清点战果:肥硕山鸡一只,灰野兔一只,竹鸡两只,还有满筐的鲜嫩山野菜。
收获可谓颇丰。
杨四叔看着这些猎物,尤其是杨景韬射中的那只最漂亮的山鸡,憨厚的脸上笑得满是褶子:“嘿嘿,今晚可有口福了!这山鸡毛还能给琳姐儿(杨晟琳)留着做毽子或者装饰。”
杨景曦看着兄长们和四叔虽然疲惫却洋溢着兴奋与自豪的脸庞,心中欣慰。
这次进山,检验的不仅是箭术,更是心性、耐力和团队配合。
她笑着将水囊递给众人:“都辛苦了。今日表现都比预想的好。尤其是大哥,沉稳果断,日后可担大任。回去后,野味人人有份,这山鸡,便给祖父祖母熬汤补身子。”
休息完毕,一行人扛着猎物,提着山货,踏着夕阳的余晖,有说有笑地满载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