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子时。
北京城南,废弃的土地庙隐在浓重的夜色里,残破的轮廓像一头蹲伏的巨兽。寒风穿过坍塌的墙垣,发出呜咽般的声响。
庙内蛛网密布,神像蒙尘。仅有的一点微光,来自供桌上半截将要燃尽的蜡烛,映出两个模糊的人影。
溥仪裹在一件毫不起眼的深色棉袍里,小小的身躯几乎被阴影吞没。他身后,站着两名同样穿着便服、眼神锐利如鹰的侍卫,手始终按在腰间的短刃上。
烛火摇曳了一下。
供桌旁的石柱后,一个身影如同融入黑暗般悄然显现。他同样穿着深色衣物,脸上蒙着黑巾,只露出一双在昏暗中异常明亮的眼睛。
“你来了。”蒙面人的声音低沉沙哑,刻意改变了声线。
“朕来了。”溥仪语气平静,“阁下屡次传书,究竟意欲何为?”
蒙面人没有回答,而是反问道:“皇上可信关外危局?”
“空口无凭。”
蒙面人似乎轻笑了一声,从怀中取出一个小巧的油布包,放在积满灰尘的供桌上:“此乃袁克定(袁世凯长子)与张作霖信使往来密信抄本,约定南北呼应,共抗朝廷。吴佩孚军中,亦有袁氏旧部心腹,名为参军,实为监军,若吴佩孚战事不利或心生异志,便可取而代之,甚至……阵前倒戈,与张作霖合流。”
溥仪心中剧震!袁克定竟然直接与张作霖勾结?! 还有那监军!若此事为真,吴佩孚此行岂止是险象环生,简直是踏入了一个精心布置的死亡陷阱!
他示意一名侍卫上前,小心检查后拿起油布包。借着烛光快速浏览,上面确实是袁克定的笔迹和私人印鉴(他见过袁的奏折),内容与蒙面人所言基本吻合!
“此物……从何而来?”溥仪压下心中惊涛,沉声问道。
“皇上不必追问来源。”蒙面人淡淡道,“只需知道,欲破此局,需双管齐下。一,速派绝对心腹,持皇上密旨及此证据,前往吴佩孚军中,拿下监军,助吴佩孚真正掌控部队。二,切断袁克定与关外联络之渠道,使其首尾不能相顾。”
溥仪盯着那双露在外面的眼睛,试图看穿黑巾后的真容:“阁下为何要助朕?”
“我不是在助你。”蒙面人的语气带着一丝奇异,“我是在助华夏。袁世凯卖国,张作霖割据,皆非民族之福。你……至少还在试图让这个国家变得强一些。”
这话让溥仪心中一动。此人的立场,似乎并非完全站在孙文那边,更像是一个……孤独的观察者或行动者?
“你要什么?”溥仪直接问道。他不相信有无缘无故的帮助。
蒙面人沉默了片刻,缓缓道:“他日若皇上真能扫平内乱,重振国威……我希望皇上能答应我一件事。”
“何事?”
“现在言之尚早。”蒙面人摇了摇头,“届时,我自会现身。皇上只需记住今日之约即可。”
说完,他不等溥仪再问,身形向后一退,便如同鬼魅般融入了石柱后的黑暗中,再无踪迹,只留下那摇曳的烛光和弥漫的尘埃。
两名侍卫立刻上前探查,却已找不到任何痕迹。
“皇上,此人……”侍卫首领面色凝重。
“高手。”溥仪吐出两个字,紧紧攥住了手中的油布包。这次密会,信息量巨大,也留下了更多的谜团。但这份关于关外危局的情报,必须立刻处理!
返回紫禁城的路上,溥仪坐在密闭的马车里,大脑飞速运转。派谁去关外?聂宪藩不能动,王士珍需坐镇京城……他脑海中闪过一个名字——张龙!聂宪藩那个绝对忠诚、能力不俗的亲兵队长!他熟悉军务,身手过人,且对皇帝忠心耿耿,是最合适的人选!
回到养心殿,已是后半夜。溥仪毫无睡意,立刻召见张龙,将密信抄本和一份他亲笔写就、措辞严厉的密旨交给他,命他挑选十名精干手下,连夜出发,追上吴佩孚大军,务必亲手将东西交到吴佩孚手中,并协助他清除内患!
张龙领命,没有丝毫犹豫,立刻转身离去。
处理完这迫在眉睫的危机,溥仪才稍稍松了口气。但他知道,这仅仅是解决了外部威胁的一环。内部的科技发展,更不能有丝毫松懈。
天刚蒙蒙亮,他便再次移驾西苑格物院。
赵铁柱等人几乎彻夜未眠,正在对那支试验步枪进行拆解分析,试图找出哑火和精度不佳的原因。见到皇帝亲临,众人连忙跪迎。
“问题出在何处?”溥仪直接问道。
“回皇上,”赵铁柱指着拆开的击发机构,“一是雷汞不够稳定,有时无法有效引燃发射药;二是这闭锁机构不够严密,开枪时会有燃气泄露,影响威力和精度;三是弹头形状和装药量还需反复测试。”
都是基础工艺和设计优化的问题。溥仪点了点头,这些都在预料之中。
“雷汞的稳定性,继续试验不同配方和工艺。闭锁机构……”溥仪拿起炭笔,在一旁的木板上快速画了几个简图,“可以参考这种旋转后拉式枪机,或者这种偏移闭锁的方式,密封性会更好。弹头可以尝试做成流线型,减少空气阻力。”
他将自己记忆中几种经典步枪闭锁结构和弹道学的基本概念灌输给工匠们。虽然只是方向性的指引,但足以让这些沉浸在具体技术中的匠人们茅塞顿开,眼中重新燃起兴奋的光芒。
“奴才等明白了!这就按皇上指引的方向改进!”
看着工匠们再次投入热火朝天的工作,溥仪相信,只要材料和生产工艺跟上,一支真正可用的后装步枪问世,只是时间问题。
然而,就在他准备返回养心殿时,一名隶属于聂宪藩情报系统的军官匆匆赶来,递上了一份刚从江南通过秘密渠道送来的急报。
溥仪展开一看,瞳孔骤然收缩。
急报上只有简短的几句话:孙文已于三日前抵达上海,与江浙士绅、会党首领及部分新军军官密会频繁,据悉,正在策划一场……“重大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