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阿婆的作坊里,青灰色的面团堆成了小山。大师兄正拿着艾草粉犹豫,刚才阿婆随手撒的那把,竟真让半盆面团褪了灰,露出下面的白玉色,只是边缘还泛着淡淡的银线,像裹了层薄霜。“要不…… 再试试?” 他抓了把粉往最大的那盆面团上撒,粉末落下的瞬间,面团突然 “咕嘟” 冒泡,青灰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退,冒出的蒸汽里混着艾草的清香,在作坊里织成淡绿色的雾。
“哪来的道理?” 阿婆蹲在面团前发愣,这艾草粉是三天前做青团剩下的,放得久了有些受潮,本想天亮就扔,刚才不过是气急了随手一撒。她捏起块恢复的面团闻了闻,铁锈味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股雨后泥土的腥甜,宇紊融脉仪的指针在旁边轻轻颤动,混沌纹的边缘开始泛绿,像被春草染了色。
一、艾草粉里藏玄机
作坊的 “乱试区” 很快堆起了奇奇怪怪的配料。二徒弟把陈皮泡的水倒进面团,青灰色变成了橙黄色,蒸出的米糕带着股橘香;大师兄往面团里掺了把茉莉花茶,混沌纹竟在断面组成了朵小花,善念值在这些尝试中悄悄涨到 154.1 亿,像被香味勾着往上跳。
最意外的是陈阿婆的小孙女。三岁的丫头抓着外婆的银簪玩,不小心掉进了面团里,簪子接触的地方,银线突然炸开,在面团上画出个小小的双螺旋,青灰色瞬间退得干干净净。“是太奶奶的簪子!” 丫头举着簪子笑,阿婆这才想起,这银簪是苏星潼送的,含着玉匣的边角料,能感应地脉能量 —— 刚才竟忘了这茬。
护江 App 上,“艾草粉救面团” 的视频播放量破亿。四川腌菜匠学着往坛里撒艾草灰,银灰色的坛沿水瞬间变清,芥菜沉底时排出的气泡组成了双螺旋;杭州的面包师把艾草粉混进酵母,烤出的面包断面有星星点点的绿,混沌纹被压成了细小的银线,像撒了把碎钻。
陈阿婆的老伴突然发现,恢复的面团里,银线并没有消失,而是变成了细小的网络,把艾草纤维和面粉颗粒连在一起,像给面团装了套微型骨架。“不是消除了紊乱,是…… 编起来了?” 他用显微镜拍了张照片,图里的混沌纹与艾草纤维交织,形成了个更复杂的网,宇紊融脉仪显示,这种 “编织” 让能量紊乱的冲击力降低了 60%,像给野马套上了缰绳。
当第一批用艾草粉救回的米糕出炉时,作坊外突然围满了人。米糕的断面里,绿色的艾草纹与银色的混沌纹相互缠绕,咬下去先是艾草的清苦,后是米香的回甘,有个老人嚼着嚼着突然落泪:“这味道像 1959 年那场雨,下透了,地里的草就疯长,饥荒就过去了。” 护江力的指针在这时轻轻跳了下,从 2.743 倍爬到 2.745 倍,像被这哭声推了把。
二、破布成垫织机宁
拉妮的纺织村,女儿正把带洞的布剪成条条。少女赌气似的乱剪,布条有的长有的短,边缘歪歪扭扭,像被猫抓过。“反正也织不成布了,剪成垫子里算了!” 她把布条塞进粗麻套里,胡乱缝了几针,往织布机的踏板下一垫,刚踩上去,机器突然不卡线了,纬线 “嗖” 地穿过经线,流畅得像从未出过问题。
“咋回事?” 拉妮的丈夫蹲在踏板前看,那块丑乎乎的坐垫上,星洞的破边缘与布条的毛边相互咬合,形成了个不规则的圈,圈内的混沌纹竟变得模糊,像被水雾罩住。他把坐垫挪开,织布机立刻又开始卡线;垫回去,立刻顺畅,反复试了十次,次次灵验,宇紊融脉仪的屏幕上,纺织村的混沌纹正以坐垫为中心,慢慢变得柔和。
纺织村的姑娘们跟着学,把各种破布剪成条,编成坐垫、脚垫、桌布。拉妮的女儿发现,破洞越大的布,编成的垫子效果越好,尤其是那些星图形状的破洞,垫在织机下,能让布匹上的银线自动组成双螺旋,像有人在布面偷偷画上去的。“洞是地脉的透气孔!” 少女在护江 App 发帖,配着自己编的 “星洞坐垫” 照片,评论区全是 “我家破布有救了” 的欢呼。
孟加拉国的织工发来视频,他把燃烧后的黑色布条(能发光的那种)编成腰带,系在腰间织布,粗麻的纹路里竟冒出了绿色的芽状纹,与陈阿婆面团里的艾草纹一模一样。“这不是乱,是地脉在换衣服!” 他举着织布机笑,机器上的混沌纹正被绿色的芽纹一点点 “吃掉”,善念值在这些跨洋互动中涨到 154.2 亿,像被笑声托着往上飘。
拉妮对着坐垫突然明白:女儿剪布时没有按任何规律,完全是随手剪、随便编,反而让破布的纤维与紊乱能量形成了 “随机咬合”,就像用乱麻堵住漏水的桶,虽然不整齐,却刚好堵住了每个缝隙。她摸着坐垫上的星洞,那里的银线正慢慢变成绿色,与陈阿婆的艾草粉效果如出一辙,“地脉喜欢疯玩的孩子,不喜欢规矩的大人”。
三、红酒浇蕊花重开
汤姆的玫瑰园里,赌气似的举动还在继续。他把半瓶红酒倒进 “白雪山” 的花盆后,本没抱希望,却在凌晨五点发现,紧闭的花苞竟微微张开了条缝,银色的汁液与红酒混合,变成了深紫色,像掺了葡萄汁的花蜜。“再来点?” 他索性把整瓶红酒都倒了进去,花瓣张开的速度突然加快,边缘的银线染上了酒红色,开出的花朵上,混沌纹与双螺旋纹像喝醉了酒,相互抱着打转。
“这是喝嗨了?” 汤姆的侄子举着相机拍,镜头里的玫瑰每小时变换一次颜色:六点是酒红,七点是深紫,八点竟变成了金色,与陈阿婆的黄金粉同色。更奇的是,掉落的花瓣泡在红酒里,会自动展开成混沌纹的形状,捞出来晒干,能当书签用,夹在书里,页面上的字会在每天三点十七分(玫瑰闭合的时间)变成银色,像被花瓣吻过。
玫瑰园的 “醉酒玫瑰” 成了新网红。游客们带着各种酒来试:啤酒让玫瑰开出泡沫状的花;白酒让花瓣边缘卷曲如火焰;米酒让玫瑰散发出陈阿婆米糕的香味,与作坊的艾草香遥相呼应。有个酿酒师突发奇想,把玫瑰汁液混进红酒,酿出的酒里会浮着细小的银线,摇晃时组成双螺旋,取名 “地脉醉”,刚上市就被抢空。
汤姆的女儿用红酒玫瑰的花瓣做了标本,发现干燥后的花瓣在黑暗中会发光,照亮的区域里,其他植物的混沌纹会暂时消失。“就像给地脉点了盏灯。” 少女把标本寄给陈阿婆和拉妮,陈阿婆收到后,放在米糕上,青灰色消退的速度快了一倍;拉妮把标本夹在破布里,编织的坐垫效果更明显,三地的宇紊融脉仪第一次出现了同步跳动,像三颗心在同频呼吸。
护江力在这些意外中慢慢爬到 2.747 倍,又在某个瞬间跌回 2.745 倍,像个调皮的孩子在荡秋千。汤姆看着重新绽放的玫瑰笑:“本来想让它醉死,没想到是陪它喝醉。” 他把剩下的红酒倒进灌溉系统,玫瑰园的土壤里冒出紫色的蒸汽,混沌纹在蒸汽中分解成细小的光点,像被打碎的星星。
四、三物同处乱自宁
当陈阿婆的艾草面团、拉妮女儿的破布坐垫、汤姆的红酒玫瑰被人同时放在竹乡广场的石桌上时,奇迹发生了 —— 三件物品周围三米内,紊乱现象突然消失:广场的石缝里不再渗出银线,路过的猫狗身上没有了混沌纹,连宇紊融脉仪的蜂鸣声都变柔和了,屏幕上的三个图形(面团、坐垫、玫瑰)慢慢靠近,这次没有弹开,而是相互重叠,形成了个淡淡的金色圈。
“平静圈!” 张叙舟的祖父笔记在这时自动翻页,上次画的三个歪扭符号旁,多了个圈,圈里写着 “和” 字。围观的人试着把其他东西放进圈里:手机信号变强了,混沌纹的干扰消失;老人的关节不疼了,说 “像泡在温泉里”;最奇的是个哭闹的婴儿,放进圈里立刻止哭,小手抓着空气,像在抓那些看不见的能量。
护江 App 的直播镜头记录下这诡异的一幕:圈外的混沌纹依旧活跃,圈内的能量却像被驯服的羊,温顺地流动。有个物理学家用仪器测量,发现圈内的紊乱能量频率与三件物品的能量频率完全相反,像正负电荷相互抵消,“是共振抵消!” 他激动地喊,“它们三个的能量波刚好能中和一种混沌频率!”
善念值在这场 “意外发现” 中涨到 154.3 亿,护江力稳定在 2.746 倍。陈阿婆的小孙女突然指着石桌下笑:“虫子!” 众人低头看,石缝里钻出些银色的小虫子,正往金色圈里爬,接触到圈的边缘就变成了绿色,像被净化的能量实体化。“是地脉的小信使。” 阿婆摸着孙女的头,突然想起母亲说过的 “万物相生相克,乱到极致就会自归其位”。
傍晚收东西时,众人发现三件物品接触的地方,都留下了个相同的印记:混沌纹被双螺旋纹包裹,像个被抱住的调皮孩子。陈阿婆的面团上,艾草纹与银线组成了太极图;拉妮的坐垫里,破洞的星图被绿色的线连起来,像补好的星空;汤姆的玫瑰花瓣上,酒红色的纹路里嵌着细小的绿点,像落在红酒里的艾草叶。
张叙舟的搪瓷杯碎片被人捡起来,放进金色圈里,碎片竟开始慢慢愈合,杯底的 “万物共生” 刻痕重新浮现,只是 “万” 字的第一笔变成了三股线,分别通向艾草、破布、玫瑰的方向。宇紊融脉仪的屏幕上,混沌纹的旋转速度变慢了,像个哭闹够了的孩子,开始认真听周围的声音。
暮色中的竹乡,艾草香、布屑味、红酒气混在一起,顺着金色圈的边缘流淌。有人试着把圈里的能量引到作坊、纺织村、玫瑰园,发现紊乱现象虽然没完全消失,却变得有规律了:每天清晨三点到五点,混沌纹会变弱,像在睡懒觉;傍晚五点到七点,会变强,像在伸懒腰。
“不是要打败它,是要摸清它的脾气。” 陈阿婆看着重新变得温顺的面团笑,大师兄正在给 “乱试区” 的配料贴标签,上面写着 “艾草粉(1:10)”“红酒(半瓶)”“破布(随便剪)”,像份写给地脉的食谱。护江力的指针在 2.746 倍处轻轻颤动,像在点头说 “味道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