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日清晨,晨光熹微,东方才露出一线鱼肚白,饲马场上却早已人声鼎沸。
各路武林人士依事先排定的位次依次落座,有相识者互相抱拳寒暄。
有为了知己知彼,而四下打探消息者;
更有口若悬河之人,宛若万事通一般,对这次盛会比武者评头论足。
众多武林侠士齐聚一处,场中气氛热烈,喧嚣之中自有一番江湖气象,如此场面,堪称数十年未见之盛况。
吉时已至,随着一阵紧迫的锣声响起,群雄肃立,千人之多的饲马场顿时一片寂静。
以周伯云为首的一众武林名宿缓步登台,众人站定后,两排二十八支牛角齐鸣,祭天仪式隆重开启。
群雄手握香火,听从拜词,匍匐跪拜。
华英派掌门华思锐、太极门冷艳峰与冷艳凌、玄门逍遥子、莲花岛岛主冷琴、绝情门门主张天峰、血魔教教主南宫亭等赫然在列。
此外,隐世高手箫童、青宗府颜宗主及其师妹常冰燕、云游四方的不悔道人等百余人伫立一旁,共祭天地。
供桌上猪头、鹿角、熊掌、飞鱼等祭品一应俱全,香烟缭绕中,众人神情肃穆,气氛庄严凝重。
祭典礼毕,一阵擂鼓钟鸣,武桩高高竖起,擂台铺设完毕。
群雄见状,欢呼如雷,声震四野。
忽见数辆马车缓缓驶入场中,停于空旷之处,车上装着一只只红色木箱。
一众武士将箱子一字排开,分立两侧。
周伯云命人打开箱笼,只见箱盖翻起,霎时金光耀眼,箱中整整齐齐码满金条,在晨光映照下熠熠生辉,在武林侠客之中引起一阵轰动。
鼓声渐息,周伯云跃上高台,声如洪钟,痛陈当今武林乱象:
“近年来武林中门派纷争不休,同道相残,唯利是图,正气不存。
各派只顾争权夺利,将仁义道德尽数抛诸脑后,致使武林日渐萧条,江湖不宁!”
台下众人闻言,无不颔首称是,面上多露凝重之色。
他继而慷慨陈词:
“如今天下侠士聚于此地,正为推举一位武功高强、德高望重之人,统领武林,重振正道,还江湖一个太平!”
语声方落,台下欢呼雷动,武林多数人武功平平,难以自保,更怕卷入江湖是非之中,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稍不留神便会变成别人刀下亡魂。
多数侠义之士,早已厌倦江湖打杀,内心向往武林重归正道,众人闻听此言,自是群情激昂。
随后,华英派掌门华思锐朗声宣读比武规则:
“凡上台比武之士,皆赏黄金一两;
首日为普选,众英雄皆可一展身手;
之后按实力高低,自愿登上总擂比试,最终胜者即为武林盟主,统领江湖正道!”
众人闻听,掌声如潮,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只听周伯云一声令下,十八个擂台同时同时响起铜锣之声,比武盛会正式开始。
霎时间,各路英雄纷纷登台,拳来脚往,刀光剑影,好不热闹。
其中不乏成名已久的高手,也有初出茅庐的少年英侠,皆欲借此机会扬名立万,一展风采。
场上时不时传来喝彩之声,直至日落之时,鸣鼓收兵,第一日比武在欢呼吵闹声中渐渐收场。
至第二日,经前一日淘汰,登台者渐少,但擂台之上的比武却更加精彩纷呈,一众武林侠士各出绝招,让一众看客惊叹不已。
午后阳光斜照,一座擂台之上,玄门长老周风波已连胜三人,气势如虹。
他长剑斜指,睥睨台下,良久无人再敢上擂。
正当众人以为他将轻松晋级之际,忽见一道身影凌空跃起,如飞燕般轻盈地落于台上。
来人约莫三十年纪,目光沉稳,面容刚毅干练。
他执剑行礼,起手式章法严谨,显是名门正派出身。
周风波不敢怠慢,凝神应战。
二人剑来剑往,斗得难分难解。
那青年剑法灵动非常,一招“移花接木”使得出神入化,逼得周风波连连后退,周风波不甘示弱,脚下步伐灵动,手中长剑急刺横收,频出狠招。
青年却不慌不忙,攻防有序,眼见周风波剑势已无后劲且剑招漏洞频出,随即手中长剑忽然变招,蓦地剑光暴涨,不待周风波举剑回防,一招“天下归一”疾刺而出,身形上挑,寒芒闪过,长剑已点中周风波咽喉。
周风波叹息一声,收剑黯然下台。
胜者正是华英派苏晋中,数年不见,他修习“归一剑法”已有小成,剑术精进,令人刮目。
另一擂台上,血魔教桑吉刚击败太极门吕林,此时正洋洋自得。
他黑袍鼓荡,目光如电,扫视台下,颇有睥睨群雄之态。
忽见一魁梧大汉飞跃而上,来人正是豪哥,抱手施礼,引来一片侠士喝彩。
豪哥体型虽壮,体态如棕熊一般,但其身法却柔韧灵动,令台下众人纷纷侧目。
随着铜锣响起,桑吉眼神锐利如鹰,双掌连环出击,掌中阴风阵阵,擂台上顿时寒意逼人。
豪哥不慌不忙,施展杨锦亲传“迷踪步”,每每于掌风及体之际轻巧避开,宛若池中泥鳅一般,双掌越使力,出手越慢,豪哥躲避反倒更加自如。
如他这般闪躲,要不了多时,桑吉便会内力耗尽,失败也只是时间长短的事。
桑吉见久攻不下,台下众人又对豪哥这个大块头又青睐有加,顿时心中愤恨不平,进而心浮气躁。
掌力愈加重浊,一掌击在擂台木柱上,竟留下深约一尺的黑色掌印,擂台为之一震,发出咯吱之声,台下之人纷纷向后一退,惊呼连连。
豪哥见其掌势虽猛,速度却已减缓,见时机已到,顿时双拳如雨,迷踪拳连绵不绝,打的桑吉措手不及,被一记扫腿绊下擂台。
豪哥拳脚配合无间,迅疾如风,赢得满堂彩。
第三日,终极比试开启,场中气氛凝重。
有意登台者已不足四十人,除各派掌门、宗主外,箫童、独行客、逍遥青等隐世高手亦在其中。
日上三竿时分,场中一阵骚动,忽见大门来数十位陌生面孔,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位白衣老者,额骨高隆,双目似闭非闭,四名随从静立其后,气息深沉,显是内力精湛;
另一人则为面遮轻纱的女子,身后数名蒙面人肃立,气息收敛,似有意隐藏实力。
两批人均默然不语,进入场中,如鹤立鸡群般,白衣老者闭目养神,女子面纱遮目,仿佛眼前盛会与己无关。
周伯云与群雄不时侧目窥视,暗自猜测这些神秘人物的来历,可场中千人之多,竟然无人识得。
另有一怪诞少年,混迹在人群之中,年约二十,身着粗布麻衣,双膝盘坐。
膝上横一柄铭文古剑,双眼圆睁,眼神清澈却深不见底,气息之深厚,竟连杨锦也不禁侧目,心中暗自称奇。
再看总擂之上,太极门冷艳峰与玄门逍遥子已斗到紧要关头。
二人皆是当世顶尖高手,一招一式皆蕴含无上妙理。
冷艳峰太极剑法圆转如意,以柔克刚,妙至毫巅,最终险胜逍遥子。台下群雄看得如痴如醉,掌声雷动。
就在众人左顾右盼等待有人登场之际,华英派掌门华思锐飞身而上。
华英派昔日势微,得杨锦之力扭转乾坤,多年来韬光养晦,苦练数年,今日正要一展锋芒。
只见两人稍作客套,冷艳峰脚下按照八卦之位腾挪,数息之间,便以太极剑法朝华思锐疾刺而来。
华思锐不慌不忙,翻身一跃,竟足点阴阳剑剑尖,借力压下,身法之妙,引得满场喝彩。
冷艳峰虽是一惊,但仍从容不迫,一招“四两拨千斤”抽剑转身,将其逼退,紧接着一招“白鹤展翅”,双臂一展,纵身跃起,长剑直取面门。
华思锐身形向后急跃,避开来剑,手中剑招倏变,一招“万剑归一”迅疾出手,只见剑光如瀑,仿佛万剑齐发,朝冷艳峰周身爆射而去。
冷艳峰顿觉眼前一花,急忙一招“太极归元”迎着剑光而上,剑光上下横刺、左右急插,逼得华思锐连连后退。
正当众人以为冷艳峰占尽上风之际,华思锐剑影蓦地合一,万道剑影纵然消失,只有一剑疾驰而来,这一招出乎众人所料,又是速度快疾。
冷艳峰躲避不及,长剑已在喉头之上,全场寂然片刻,继而欢呼震天。
随即收剑,面色暗淡回到擂台之下,华英派一众弟子雀跃欢呼。
声音未落,隐世箫家传人箫童一跃台上,只见他手执玉箫,身形如风,残影过处,人已立于台中。
台下众人不识得此人,但见其年纪轻轻,武功却有如此境地,看来棋逢对手。
只听到擂台之上,箫童双手抱箫,朗声道:“在下箫童,请华前辈指教。”
华思锐还礼道:“少侠请!”
语未毕,箫童已闪至身前,玉箫连点,华思锐挥剑相迎,箫剑相交之声零落优质,如珠落玉盘,清脆悦耳。
数十招过后,箫童攻势愈疾,玉箫如影随形,一道道青光闪现在擂台之上,逼得华思锐剑招难以施展。
华思锐急运“归一神功”,以气御剑,剑势陡厉,剑上宛若一层寒霜。
谁知箫童诡异一笑,玉箫倏转,竟插入来剑剑尖,直入寸许,随即使力向下一压。
华思锐只觉手中一沉,长剑如陷泥沼,一时竟然抽拔不开。
只能双手握在剑柄之上,蓄势一抽,那知箫童瞅准时机,身形一动,已贴到华思锐身旁,一掌已重重打在其肩上。
华思锐长剑脱手,身体欲倒连退数步,慌忙一个翻身落在擂台之下才稳住身形,却已败下阵来。
随后独行客、绝情门张天峰相继上台,却均不能胜,皆败于箫童之手。
群雄对这年轻高手不由得心生敬佩,窃窃私语中,都在猜测他的师承来历。
正当众人议论不休之际,那白衣老者蓦地睁眼,目中精光暴射,身形一晃已掠上台,竟无一人看清他的身法。
他目光如电,威压四溢,台下群豪皆是一凛。老者傲然道:
“小子,退下吧,你不配与老夫交手!”
箫童心中一沉,自知对方武功远胜自己,但此言太过倨傲,若就此下台,颜面何存。
不由怒道:
“前辈未免托大,未试过怎知胜负?”
老者冷笑一声:
“不知天高地厚!”
身形动处,台上忽现两道虚影,掌风呼啸,令众人眼花缭乱,完全看不清攻守之势。
老者蓦地一掌推出,箫童倒飞下台,踉跄数步方站稳,唇边溢血,玉箫却已落入老者手中。
老者冷笑一声,运劲一掷,玉箫“嗤”地一声没入擂台木柱,直至没柄。
台下惊呼阵阵,人人变色。
老者傲立台上,目光如电,扫视全场,竟无人敢上。
杨锦正欲跃出,却被颜宗主按住,只见他凌空而起,翩然登台。
群雄骇然,今日高手层出不穷,原自视甚高之辈,皆悄然收敛。
颜宗主淡淡道:“前辈好武功。”
老者傲然道:“识相便快退下,免遭一死。”
颜宗主不以为意,轻笑道:“前辈不必着急,晚辈既然上来了,便要领教前辈高招!”
老者怒喝一声,掌风如山压至,擂台上气流为之一滞。
这一掌隐含风雷之势,瞬息已至颜宗主面前。
颜宗主却身形后仰,如柳絮随风,掌力尽数落空。
老者一惊,正要收掌,忽觉腕间一紧,如被铁钳箍住。
颜宗主一招“龙飞手”顺势拂出,正中老者胸前。
老者只觉一股浑厚内力透体而入,直冲丹田,顿时气血翻涌,面色惨白,连退三步方始站稳,眼中尽是惊骇之色。
老者心中一惊,随即一招千佛手,掌影重重直刺颜宗主胸口,哪知这一凌厉杀招竟然打在空处,擂台桅杆顿时被掌风击断,台下众人纷纷躲避。
颜宗主趁机双手一招锁龙式,竟然将老者双手钳制,使动弹不得,老者尝试多次,仍不得开脱,只能服输退场。
杨锦暗自惊叹,颜宗主于玄月洞无极石上苦修二十余载,武功已臻化境。
老者虽强,但相较之下,仍逊一筹。
台下群雄看得心驰神往,均想今日这场武林大会,果真卧虎藏龙,不同凡响。
此时日已西斜,余晖洒满擂台,将众人身影拉得修长。
一场龙争虎斗之后,场中一时寂然,唯闻风声飒飒,吹动旌旗猎猎作响。
众人屏息凝神,不知接下来,又会有何等精彩比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