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行人抵达天都城。但见城门处兵丁林立,对出城行人严加盘查。城内亦有甲士列队巡逻,气氛肃杀。
陈雄向一货郎打听,方知江北陶瓷坊李侍郎满门昨夜惨遭屠戮!奉天府正全城搜捕凶嫌。
陈雄闻言,眉头深锁。杨锦低声道:“这神秘人总能先发制人,耳目当真灵通。”
陈雄目光炯炯,冷笑道:“哼,狗急跳墙罢了!敢在京师重地屠戮朝廷命官,铤而走险,看来这伙人已是黔驴技穷。”他胸中已有计较。
几人寻了间客栈落脚。稍作安顿,便由杨锦带着华紫嫣、华尚武兄妹前往陶瓷坊探查。
天都城不愧帝都气象,街道宽阔,楼宇巍峨,商肆林立,行人如织,喧嚣之中透着天子脚下的威严。
三人按路人指点来到江北陶瓷坊,只见大门两侧兵丁肃立,院墙四周亦有岗哨,戒备森严,须凭官府手谕方可入内。
三人无功而返。华紫嫣一路见着新奇玩意儿,兴致颇高,东瞧西看,买了些小物件,直到华尚武双手抱满才罢休。
她不时偷眼瞥向身后沉默的杨锦,见他一路寡言少语,不主动攀谈,心中既感好奇,又有些许失落。
回到客栈,陈雄吩咐杨锦:“去,多备些上好酒肉,犒劳巡城的将士们。”
杨锦依言而行。守城兵士得了好处,自是笑脸相迎,不仅告知了负责此案的李捕头李世玉府邸所在,更主动修书一封代为引荐。
凭借守军书信,几人顺利见到李捕头李世玉。李捕头出身武学世家,为人刚直,不喜逢迎,故虽破案如神,却多年未得升迁。
陈雄等人以江湖同道之礼相见,令李世玉顿生好感。
得知眼前老者竟是名震江湖的“鬼见愁”陈雄,更是肃然起敬。
陈雄趁机将威远镖局惨案及疑点道出。李世玉办案多年,直觉此案非同小可——敢在京师屠戮官宦满门以掩盖真相,背后所图必然惊天!
他当即拍板,连夜查验江北陶瓷坊的矿石买卖与存储记录。
为防打草惊蛇,当夜,陈雄、杨锦等人扮作李府亲兵,随李世玉潜入陶瓷坊府库。
账册记载,本月十二日确有二十一箱矿石入库。清点实物,数目相符。
众人一时失望,莫非威远镖局刘管家所言不实?正欲离去,李世玉盛情相邀至府中小酌。
席间,李世玉见众人兴致不高,便道:“查案如同抽丝剥茧,有时需跳出常理,揣摩贼人思路。
或许……那批东西并未入坊,而是运往他处?”
杨锦灵光一闪:“李大哥,货物入城可有登记?”
李世玉自傲道:“天子脚下,凡入城货物,必有官府文牒,一一登记在册,绝无遗漏!”
杨锦遂将猜测和盘托出:陶瓷坊靠近北门,若货物自北门入城,登记后直送坊内,合情合理。
但若神秘人为混淆视听,分兵两路呢?
众人精神一振。陶瓷坊近北门,几人直奔北城门查验入城簿册。
果然,本月十二日有二十一箱铁矿石运入北门,登记无误。
正以为线索又断,一旁轮值的守兵忽道:“小的那日当值南门,也见二十一箱铁矿石运入!
当时还有李侍郎亲在城门等候,验过通关文牒便放行了。”
峰回路转!
众人急随李世玉转赴南门查验。记录赫然在目,如此算来,当日竟有四十二箱“铁矿石”入城,而陶瓷坊只存二十一箱!
那消失的二十一箱,便是威远镖局总镖头等人遭灭口的根源!
神秘人分两门运货,以假乱真,布局精巧,若非机缘巧合,几乎瞒天过海。
李世玉深感事态严重,立请天都城护卫军协助。全城戒严,按当日路线严查,终在一座荒僻的土地庙地下,掘出深埋的二十一箱“货物”——赫然是边疆敌国的弓弩刀枪!
真相大白!定是神秘人勾结外敌,欲在京师腹地发动叛乱,行刺君王。威远镖局总镖头必是察觉所押乃敌国军械,欲告发而惨遭灭门。
李世玉欲为众人请功,皆被婉拒。江湖儿女,但求行侠仗义,无意庙堂羁绊。
奉天府将此惊天阴谋上奏朝廷,龙颜震怒,下旨彻查。然幕后黑手能量极大,线索屡屡中断,所获寥寥。
陈雄与杨锦由此深知,这“神秘人”所图,恐已远超武林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