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那头的孙振国越听越惊讶,
起初只是偶尔 “哦”“啊” 地回应,到后来连呼吸都变得急促。
祁同伟能想象到他此刻的样子,
肯定是瞪大了眼睛,嘴巴微张,满脸不敢置信。
果然,等他说完,孙振国的声音都带着点发颤:
“同伟,这…… 这真的行吗?老郑、老陈要是闹起来,说我们故意‘整’他们,怎么办?”
“孙叔,您放心。”
祁同伟的语气斩钉截铁,
“我们所有流程都按规矩来,推荐理由光明正大,
又是响应政阁号召,他们就算心里不舒服,也挑不出理来。
而且基层挂职算‘重点任务’,回来后还能在档案里记上一笔‘基层工作经历’,
他们就算想反对,也找不到合适的借口,
总不能说自己‘不愿为基层做贡献’吧?”
孙振国沉默了片刻,显然是在琢磨这个计划的可行性。
过了大概半分钟,他才重重地叹了口气,语气里满是感慨:
“行,同伟,就按你说的办!我这就让组织处准备材料,明天一早就启动推荐流程。”
祁同伟说,“孙叔,这个事情我这边向你推荐一个人,就是那个汉东大学的实习生,侯亮平。
他文笔很不错,写材料是一把好手。”
孙振国闻言心中微微讶异,心想这个侯亮平之前不是你祁同伟的死对头吗,前些日子还要想着法子把这小子清退回学校呢?
不过孙振国宦海沉浮几十载,对这些事情呢也是见怪不怪,所以也就心里想想,没有问出口的。
于是就说,“行,那让那个实习生明天到我这边来报个到吧,我把他安排到人事一处。”
接着孙振国和祁同伟互相又礼貌性的寒暄了几句,就把电话给挂了。
挂断电话后,孙振国拿着话筒愣了半天,脑子里还在回放祁同伟刚才说的计划。
他起身走到窗边,看着楼下往来的车流,心里不禁感慨:
这祁同伟的韬略,真是让人佩服。
祁家两代军神,
祁胜利在战场上运筹帷幄,打了无数胜仗;
祁长胜军功无数,且完成了从军人到政客的华丽转身,现在已经是执掌一省的封疆大吏。
本以为祁家到了第三代,就算不差,也难及祖辈,
可没想到祁同伟不仅有胆识,更有脑子,能把体制内的规则玩得这么透,
用 “下基层” 这种合规的理由,轻松解决两个 “老资格” 的难题,
这份心思和手段,比之祁家两代军神,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祁家,真是代代都出妖孽啊!”
另一边,祁同伟放下话筒后,也长舒了一口气。
他走到文件柜前,找出那份《关于开展部委干部下基层帮扶工作的通知》,
手指在“选派骨干干部”几个字上轻轻划过,
其实对于这个事情,祁同伟早就有想法了,
他是想利用这份文件把第六纪检室这边的人清除出去几个的,然后再把空出来的位置留给自己人。
只是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契机和人选。
老郑、老陈的阻挠,反倒让他顺势把这个计划提上了日程。
在体制内,硬碰硬从来都不是最好的办法,
懂得利用规则、借势而为,才能事半功倍。
老郑、老陈以为靠着资历能拦得住他,却没想到,他正好借着政阁的文件,
把这两个“拦路虎”变成了“下基层的骨干”。
傍晚的政阁纪委宿舍区,夕阳把楼道的影子拉得老长。
祁同伟提着半袋水果,慢悠悠走到侯亮平宿舍门口,没敲门就推门进去,
这几天他常来,早没了客套。
侯亮平正坐在书桌前翻《民法学》,见祁同伟进来,“腾” 地一下站起来,
椅子腿在水泥地上划出刺耳的声响。
“祁处!您来了!”
他脸上堆着激动的笑,手忙脚乱地想给祁同伟倒水,连桌上的书都碰掉了。
祁同伟把水果放在桌上,摆摆手示意他坐下:
“不用忙,跟你说个事,明天你去孙振国部长那边报到,
就说是我让你去的,他会给你安排岗位。”
这话刚落,侯亮平的眼睛瞬间亮了,眼泪差点掉下来,“扑通” 一声就想往地上跪。
祁同伟眼疾手快,一把拽住他的胳膊:“干什么?又来这套?”
“祁处,您就是我的再生父母!”
侯亮平声音发颤,
“只要能报到,之前办公室那事就翻篇了,我不用回汉东大学了!”
“今后你让我侯亮往东我绝不会往西!让我上刀山下火海我绝不皱眉头!
祁处,我今后就是你的一条最最忠诚的忠犬!”
他攥着祁同伟的胳膊,脸色因为激动而潮红,已经有些语无伦次胡乱说话了。
被清退的恐惧这几天压得他喘不过气,现在终于看到了希望。
祁同伟抽回胳膊,靠在椅背上:
“别光说漂亮话,岗位给你了,能不能坐稳,看你自己。”
侯亮平连忙点头,又想起什么,兴奋地往前凑了凑:
“祁处,还有个好消息!钟小艾昨天答应跟我复合了!
您之前让我早晚守在纪委六号楼门口,真管用!”
他脸上满是崇拜,“您真是料事如神,这可不是拍马屁!”
“嗯。” 祁同伟淡淡应了一声,语气没什么波澜,
“好话不用多说,我只看你接下来的行动。孙部长那边事情多,你去了多干活,少说话,别给我惹麻烦。”
“您放心!我肯定好好干!”
侯亮平拍着胸脯保证,“以后您指哪,我打哪,绝不含糊!”
祁同伟没再多说,又叮嘱了几句注意事项,便起身离开了。
他知道,侯亮平是块可用的料,听话,有冲劲,
现在又欠着自己人情,把他安在孙振国身边,正好能帮着推进下基层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