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东厢房“作战室”的严谨氛围形成鲜明对比,林家老宅的院子里,此刻正上演着一场充满活力与乡土气息的“健康嘉年华”。这里,俨然成了林漺的“辰光健身舞”公益课堂的户外教学点,也是村子里最受欢迎的“健康推广中心”。
傍晚的阳光透过老龙眼树的枝叶,洒下斑驳的光点。一台老式的录音机(林丕邺大叔修好的)放在石磨盘上,正播放着舒缓的乐曲,旋律悠扬,仔细听,还夹杂着若有若无的、类似溪流和鸟鸣的自然之音——这是林漺特意融入的、具有安神效果的辰力背景音。
总教头林漺站在最前面,身穿宽松的练功服,身姿挺拔,动作优美而富有张力。她一边示范,一边用清晰柔和的声音讲解:“来,大家跟我一起,吸气,手臂缓缓抬起,感觉像拥抱阳光……呼气,慢慢下沉,把一天的疲劳都放下……” 她的动作,既有古典舞蹈的韵味,又融入了辰力养生中引导气息、舒展筋骨的要点,看起来赏心悦目,做起来也确实能感受到身体的拉伸和放松。
领舞男神——“功夫阿伯”陈依伯。 他穿着一身崭新的白色练功服,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神情严肃得像是要参加国际大赛。虽然动作偶尔略显僵硬,但一招一式有板有眼,特别是那个“白鹤亮翅”,架势十足,引得旁边几位依姆频频侧目。他一边努力跟上节奏,一边还不忘用洪亮的嗓门,向旁边一位蹲在树下抽烟观望的老伙计——“老林”依伯(林敬浪叔公家的堂叔)进行现场“安利”:“老林啊!莫蹲在那像块石头!过来动一动!跟着林漺老师跳一跳,出一身汗,浑身松快!比你日日去卫生所贴那贵森森(很贵)的膏药管用多咯!信我!”
忠实粉丝团——几位精神矍铄的依姆。 她们是林漺最坚定的支持者,穿着花花绿绿的舒适衣裳,虽然动作不那么标准,但笑容灿烂,态度认真。她们一边跳,一边用闽都话小声交流心得:“哎呀,这个动作对肩颈真好!”“是啊是啊~我跳了半个月,夜里好睡多了!”
那位被点名的“老林”依伯,被陈依伯说得有点心动,又有点拉不下面子。他讪讪地掐灭烟头,站起身,犹犹豫豫地跟在队伍最后面,笨拙地比划着动作,嘴里还嘟囔着:“真有这么神?骗鬼吧……我这老寒腿,几十年了,跳两下就能好?” 可跳了没几分钟,他就感觉僵硬的膝盖似乎暖和了一些,不由得“咦?”了一声。
林漺眼观六路,看到林依伯的加入,立刻投去鼓励的笑容,声音更加柔和:“堂太公,欢迎欢迎!慢慢来,不着急,动作幅度可以小一点,关键是配合呼吸,感受身体慢慢热起来,调动自身的气血循环!坚持就有效果!”
最有趣的风景线在院子角落。向来有“恐女症”、见到女性就躲的林丕邺大叔,今天居然破天荒地没有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他蹲在墙角那丛茉莉花旁边,面前摆着一个他自制的、看起来有点笨重的“辰力场强度检测仪”(其实就是几个传感器和一块旧万用表拼凑的)。他戴着老花镜,手里拿着螺丝刀,假装全神贯注地调试着设备,美其名曰:“采集一下群体活动时的环境辰力场数据,做科研参考。”
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他的耳朵竖得像兔子耳朵,明显在偷听院子中央的动静。当听到陈依伯洪亮的安利声时,他嘴角抽搐了一下,似乎在忍笑;当听到林漺耐心指导堂太公时,他紧绷的侧脸线条不自觉地柔和下来;甚至当一位依姆因为动作不协调差点摔倒,被旁边人扶住引起一阵善意的哄笑时,他低着头,肩膀微微耸动,嘴角也勾起了一个几乎看不见的弧度。他那副“我在认真搞科研,才没关心你们在干嘛”的别扭样子,让偶尔从厨房窗口探出头来的曹浮光妈妈看得直摇头,心里暗笑:“这个丕邺啊,死要面子活受罪!”
夕阳的余晖给整个院子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色。舒缓的音乐、林漺清晰的指令声、学员们或认真或嬉笑的交流声、以及角落里林丕邺大叔“捣鼓”仪器发出的细微声响,交织成一曲生动和谐的生活交响乐。这里没有高深的理论,没有复杂的技术参数,只有最朴素的追求——健康、快乐、邻里和睦。林漺用她的热情和所学,将辰力的益处,化作了老人们脸上舒展的笑容和日渐硬朗的身板,这或许正是“科技惠民”最温暖的模样。
傍晚的热闹渐渐平息,林家老宅迎来了最具仪式感的时刻——晚饭。堂屋里,那张承载了无数欢声笑语的大圆桌被擦得锃亮,围坐得满满当当,几乎要挤不下。桌上摆满了地道的闽都家常菜:泛着油光的麻油鸡、雪白弹牙的鱼丸汤、鲜香扑鼻的海蛎煎、番仔薯(土豆)点缀的荔枝肉,还有清炒时蔬和一大盆冒着热气的太平燕(肉燕)汤。饭菜的香气混合着老屋木料的淡淡味道,构成一种独属于家的、令人安心的氛围。
气氛热烈得像一锅刚煮开的扁肉(扁食)汤。话题自然是五花八门,像筷子一样在餐桌上交错穿梭,紧紧围绕着这几天老宅里发生的所有“大事”。
潘辉一手抱着胖儿子潘辰,一手笨拙地拿着小勺,试图把米糊精准地送进那张咿呀乱动的小嘴里,结果糊了小家伙一下巴。他也顾不上擦,脸上洋溢着初为人父的兴奋和一点点小得意,声音洪亮地向“总指挥部”汇报:“义公!义嫲!(外公·外婆)报告好消息!依辰仔昨晚争气得很,就醒了两次!吃了奶就睡,不像前几夜那样‘拉警报’(指哭闹)了!我看呐,依漺表姐整的那个‘安神角’,怕是真有点神通!”
坐在他旁边的高云,气色明显比前阵子红润了许多,眉眼间的疲惫也淡了。她笑着给丈夫递了张纸巾,温柔地补充道:“何止是有点用,简直是救命了!要不是大家轮流帮衬,搭把手,送吃的,帮忙看孩子,光靠我们两个生手(新手),真要累趴在路上咯!” 她说着,感激地看了一眼二舅婆曹浮光和外太嫲郑美娇。
林丕稼大伯今晚心情显然极好,面前的小酒杯里斟满了自家酿的青红老酒。他美滋滋地呷了一口,脸上泛着红光,接过话头,声音带着企业家的豪情和家长的欣慰:“好!家里添丁进口是喜事,咱们的事业也有新进展!咱们的‘辰光枕’,虽然上市闹了场‘枕头唱歌’的乌龙,但坏事变好事,口碑反而立住了!这说明啥?说明咱们的产品硬核,服务到位!”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林凛和林岽,语气更加振奋:“接下来,势头更好!依凛央在实验室有了新发现,给咱们指了个新方向!依岽仔的技术跟进也快,双模式的想法很稳妥!咱们‘辰曜’的未来,路子更宽,更有奔头了!来,为咱们林家老小齐心,一起努力,干一杯!” 说着,他举起了酒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