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上的手机屏幕暗了下来,像一块沉入深海的黑石,将程昱与林婉儿那场心照不宣的交易彻底封存。
苏晚星的指尖甚至没有一丝颤抖,她平静地划开另一个界面,那是一个只有她能看见的,由冰冷数据与流光线条构成的世界。
系统面板上,“沉默螺旋”四个暗金色大字已然生效,如同一道无声的绞索,正从四面八方勒紧她的咽喉。
热搜榜前十,那些曾被她名字霸占的位置,此刻干净得像被人用强效去污剂擦拭过,她的痕迹荡然无存。
《风起》那一度在海外掀起狂潮的评分,正被一种看不见的算法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稀释、拉平,仿佛从未惊艳过世人。
紧接着,三封措辞冰冷、格式统一的品牌解约函,如同三支利箭,精准地钉入她的邮箱。
风暴骤然降临,而真正的绝杀,是系统界面中央那道刺眼的红色警告——“48小时热度归零倒计时启动”。
秒针每一次跳动,都像在吞噬她身为艺人的生命力。
然而,苏晚星的脸上没有惊惶,甚至连一丝波澜都未曾泛起。
她只是静静地看着那倒计时,像在欣赏一场与自己无关的烟火。
片刻后,她拿起另一部私人手机,拨通了小鹿的号码,声音冷静得像淬了冰:“从现在起,注销所有官方账号,关闭工作室官网,对外不发布任何声明——我要‘消失’。”
电话那头的小鹿只愣了一秒,便立刻应下:“明白。”没有一句多余的追问,这是她们之间早已形成的默契。
次日清晨,京郊老巷,“野食”餐厅的木门上,挂出了一块新刨的松木牌,上面是陆野龙飞凤舞的笔迹:“今日特供:沉默”。
两个字,没有解释,没有预告,透着一股生人勿近的孤高。
早已闻风而动的记者们将门口堵得水泄不通,长枪短炮对准了准时开门的陆野。
他身上还系着围裙,对所有问题只回了一句言简意赅的话:“她要静几天。”说完,便自顾自地擦拭着吧台,任凭闪光灯如何爆闪,再不多言。
与此同时,一场看不见的战争在线上线下同时打响。
远在海外的老K,动用一个干净的离岸账户,精准地抽走了苏晚星工作室账户上的部分流动资金,并巧妙地留下痕迹,一封“资金链疑似断裂”的匿名邮件被同步发往各大财经媒体。
而在国内,小鹿戴着耳机,坐在一个安全隔音的房间里,指尖在电脑上飞速敲击。
她联系上了林小月——那个曾被她安插进“星链会”内部的棋子。
很快,一段经过加密处理的音频片段传了过来,里面是沈昭阴冷而果决的声音,在空旷的会议室里回荡:“用最快的速度,让她变成过去式。”
第三日,舆论的狂风终于转向。
由“星链会”豢养的顶尖心理学团队,炮制出一篇名为《苏晚星现象的社会倦怠周期分析》的雄文,以学术的外衣包裹着恶毒的内核,引经据典,将粉丝的支持定义为一种“周期性迷恋”,巧妙地为“脱粉”行为赋予了“理性回归”与“自我成长”的正面意义。
文章一经发布,被无数营销号疯狂转载,一场大规模的“脱粉合理化”心理诱导开始了。
工作室里,阿哲脸色凝重,他建立的数据模型上,代表支持率的曲线正以惊人的斜率向下跌落,旁边的预测框冰冷地显示:七日内,将跌破30%的生死线。
然而,就在数据模型一片惨淡之时,现实世界却出现了意想不到的转机。
“野食”门前,不知从何时起,开始三三两两地聚集起一些人。
他们不喧哗,不闹事,只是默默地站在街对面。
有人举起一块小小的手写灯牌:“她说过的话我还记得”。
有人拿出手机,笨拙地模仿着她在综艺里那些沙雕又可爱的名场面,录成短视频上传。
一个名为“苏晚星沉默第x天”的话题,在几个小众社交平台上,如同野草般悄然生长,倔强地钻出信息茧房的裂缝。
第五日,破局的惊雷于无声处炸响。
一个名叫小雨的19岁女孩,在b站发布了一条名为《我为什么恨过她》的视频。
她曾是苏晚星最狂热的粉丝之一,却在前段时间公开宣布脱粉,并回踩得最为猛烈。
视频里,她素面朝天,眼睛红肿,声音颤抖地坦白了自己是如何被“星链会”旗下的营销号长期私信、洗脑,被灌输“喜欢苏晚星是一件很丢脸、很幼稚的事”,最终在群体压力的裹挟下,变成了攻击偶像的利刃。
这条视频像一颗投入深湖的炸弹,瞬间引爆了积压已久的情绪。
无数有过类似经历的“前脱粉”涌入评论区,集体发声。
“我们是不是都被骗了?”——这个疑问如同一场瘟疫,开始在网络上反向蔓延,其速度之快,甚至超出了“星链会”的控评能力。
也就在这一天,老巷居委会的主任老陈,拿着一份签满了整条街坊邻居名字的联名信,郑重地向街道办提议,将“野食”门前的这条无名小街,正式命名为“晚星巷”。
第六日,夜幕低垂。
送走最后一位食客,陆野拉下了“野食”的卷帘门。
后厨里,苏晚星安静地坐在案板前,擦拭着一柄中式菜刀。
在她视野的边缘,系统界面上,那代表着公众情绪的数据流,正从原本的灰色、黑色,逐渐被染上淡淡的红蓝波纹,交织缠绕,如同风暴来临前诡异平静的海面。
一行新的提示,首次浮现在她的眼前——“情绪潮汐预载中……”。
她放下菜刀,抬头看向陆野,声音轻得像一阵风:“如果我说,明天我要用这把锅铲直播,你会不会觉得我疯了?”
陆野没有回答,只是走到巨大的商用冰箱前,一把拉开门。
满室的冷气中,是他这几天早已准备好的,琳琅满目的顶级食材,每一份都按照菜谱标准精确分装。
“风起十味”的食材,一样不差,他早已备好。
他的行动,就是最好的答案。
苏晚星笑了,眼底映着窗外街灯下,那几个依旧不愿离去的、零星守候着的粉丝身影。
就在这时,她的私人手机轻微震动了一下。
是小鹿发来的一张截图,截取自“星链会”的最高级别内部通讯群。
紧急会议的标题触目惊心:《关于如何应对非理性舆情反弹的紧急对策会议》。
沈昭,乱了。
她嘴角的笑意更深,抽出一张早已写满菜名的菜单,轻轻压在冰冷的灶台之下。
那上面,每一个菜名都对应着一段过往,一次诘难,一场风波。
第七日的晨光,终于穿透云层,洒在这条即将被命名为“晚星巷”的街道上。
沉默,已经够久了。
现在,该开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