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启十六年的春,来得比往年更盛。大明都城的朱雀大街上,挂满了红黄交织的锦缎,从城门一直铺到紫宸殿外,沿途的百姓身着新衣,手中捧着鲜花与五谷,脸上满是振奋——这是为庆贺六大域一统而设的“天下同庆”大典,也是明和玥将正式被尊为“地星人皇”的日子。
此时的紫宸殿内,六大域的各国代表已齐聚一堂。非域卡鲁部落联盟的大首领捧着象牙雕刻的图腾,大洋域海灵王戴着珍珠王冠,欧域黑石王国的腓力五世身着精致铁甲,北美域追风部落的风烈挎着镶玉弯刀,南美域太阳王国的阳启握着麦穗编织的权杖,他们身后跟着各自域内的王公贵族,目光都集中在殿中那位身着十二章纹龙袍的女帝身上。
自凤启十二年征伐亚域始,历时四年,明和玥以“战则雷霆万钧,和则兼容并蓄”之策,让六大域四十八国归入大明版图,两百余国结盟共生——亚域设行省施治,非域建商栈通贸易,大洋域开航线连岛屿,欧域立工坊传冶炼,北美域设马市换良驹,南美域兴梯田促农耕。地星之上,第一次有了跨越六大域的统一秩序,百姓不再因地域隔绝而争斗,文明因交流而蓬勃生长。
“陛下仁威遍布地星,百姓安居乐业,今日六大域代表共推陛下为‘地星人皇’,望陛下承天命,掌神器,定万世基业!”礼部尚书温庭彦手持朝笏,声音响彻大殿,各国代表纷纷躬身附和,呼声震得殿顶的琉璃瓦微微颤动。
明和玥立于殿中,目光扫过下方的各国代表,心中却想起圣祖女帝遗书中的字句:“地星非一家之土,乃万民共有之域,当以仁心统之,以礼法治之。”她正要开口,殿外突然传来一阵清脆的剑鸣,声音穿透宫墙,直入紫宸殿内。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柄古朴的青铜长剑从东南方向飞来,剑身上刻着繁复的云雷纹,剑柄镶嵌着七颗圆润的玉石,正是供奉在天坛、传为商寿所铸的“人皇剑”!此剑自商末后便沉寂天坛,千年间无人能引动,此刻却如认主般,径直飞向明和玥,悬停在她身前三尺之处,剑鸣阵阵,似在呼应。
“是人皇剑!千年未动的人皇剑,竟主动认主了!”殿中响起一阵惊呼,腓力五世瞪大了眼睛——他曾听闻东方有“神器认主”之说,今日才算亲眼得见。风烈更是激动地握住弯刀,喃喃道:“这便是地星的天命之兆啊!”
明和玥伸出手,指尖轻触人皇剑的剑身,一股温润的力量瞬间传遍全身,仿佛有无数先民的意志在剑中低语,诉说着守护万民的使命。就在此时,掌印太监捧着一方九龙环绕的玉玺快步走入殿中,声音带着颤抖:“陛下!传国‘九龙玺’有异动!”
那九龙玺乃秦政所制,是第一位统一华夏的帝王之玺,玺面刻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历来是皇权正统的象征。此刻,九龙玺上的金龙似要挣脱玺面,发出细微的龙吟,与殿中的人皇剑遥相和鸣,两道金光交织在一起,将整个紫宸殿映照得一片通明。
“商寿人皇剑认主,秦政九龙玺呼应,此乃天定之人皇啊!”温庭彦率先跪倒在地,高呼“人皇万岁”,各国代表也纷纷效仿,殿内百官、域外使节皆匍匐于地,山呼海啸般的“人皇万岁”声,从紫宸殿传到朱雀大街,再传到大明的每一寸土地,甚至跨越山海,传遍地星六大域。
明和玥手持人皇剑,接过九龙玺,站在殿中最高处,目光望向殿外的万里晴空——那里,春日的阳光正洒满大地,六大域的风正朝着同一个方向吹拂,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百姓,正共同庆祝这一人皇定鼎的时刻。她开口,声音沉稳却带着穿透人心的力量:
“朕承天命,掌人皇剑,持九龙玺,非为一己之尊,乃为地星万民之安。自今日起,六大域共为一家,不分彼此;各国文明皆为瑰宝,兼容并蓄。朕将设‘地星议事阁’,邀各国代表共商域内大事;立‘万民法典’,保障各族百姓权益;开‘文明互通之路’,让技术、文化、物产在六大域自由流动。愿此后地星无战乱,万民皆安乐,共守这颗浑圆星球,传之万世!”
话音落下,殿外突然飘起漫天彩雨,那是百姓们撒向天空的花瓣与彩纸;远处的天坛与社稷坛传来钟声,九十九响钟声,象征着地星九大州、九十九域的安宁;六大域的使节们取出各自域内的珍宝——非域的火焰石、大洋域的珍珠、欧域的精铁、北美域的马鬃、南美域的麦穗、亚域的丝绸,共同摆在明和玥面前的案几上,象征着六大域的融合共生。
凤启十六年春,明和玥正式成为地星人皇,以人皇剑定秩序,以九龙玺安万民,开启了地星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人皇时代”。此后数百年,地星之上再无大规模战乱,六大域的文明在交流中愈发璀璨,而紫宸殿内悬挂的那幅“地星全图”,也成为了万世流传的瑰宝,见证着一位女帝从平定亚域到定鼎地星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