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兰国的兰草终于谢尽最后一缕清芳时,盛宁女帝明家希的车驾已在都城外的长亭旁整装待发。自踏入这片以兰为名的土地,十一个月的时光里,她从兰村的晨露中见过百姓浇兰的身影,在月兰亭的暮色里听过两国百姓的笑语,连随身的香囊里,都还装着明和意亲手采制的兰草干。此刻长亭下,沁兰女王明和意正捧着一方锦盒,眼眶微红地递到她面前:“姑母,这是我织完的兰纹布,上面绣了月兰亭的水纹与兰草,您带着它去星原,就当沁兰的心意一直陪着您。”
明家希接过锦盒,指尖抚过盒面精致的绣线,温声笑道:“和意的手艺越发好了,等我从星原回来,定要带着星原的驼绒,咱们再在月兰亭煮茶细说。”话音落,随行的侍卫已牵来马匹,她翻身上马时,无意间瞥见长亭柱上柳清砚此前题写的诗句——“且看阶前兰草青”的墨迹仍清晰,只是阶前的兰草已换成了初绽的野菊。风卷起车帘,她最后望了一眼沁兰都城的轮廓,心中却已开始描摹星原国的模样:那片与沁兰交界的草原,该是飘着奶香,漫着驼铃的吧?
车驾向西北而行,越靠近星原国,空气里的气息便越发不同——沁兰的兰香渐渐淡去,取而代之的是草原特有的、混着牧草与酥油的暖香。行至两国交界的“青原驿”时,远远便望见一队身着银白铠甲的骑士纵马而来,为首的少女头戴镶嵌宝石的金冠,正是星原国女王明和昭。她是明家希的亲外甥女,自小在苍岚宫与明家希亲近,此刻见了车驾,当即翻身下马,快步奔到明家希面前,伸手便攥住她的衣袖:“二姨母!我等您快一个月了,星原的奶酒都温了三回!”
明家希笑着拍了拍她的手背,目光掠过她身后的骑士:“和昭长大了,连卫队都带得这般精神。我记得你小时候怕骑马,如今倒成了星原最会骑射的女王。”两人相携走进驿站,屋内早已摆好了星原特色的食案:银盘里盛着油亮的手抓肉,陶碗中倒着琥珀色的奶酒,连食案旁的地毯,都是用驼毛织就的、缀着星原图腾的纹样。明和昭拿起酒壶,给明家希满上一碗奶酒:“姨母快尝尝,这是牧民们用今年新挤的羊奶酿的,不烈,还带着点甜味。您一路辛苦,先暖暖身子,晚上我带您去看草原的篝火晚会,牧民们都等着给您唱赞歌呢!”
当晚的篝火晚会设在驿外的草原上。夜幕降临时,牧民们燃起巨大的篝火,火光将周围的帐篷映得通红。男人们弹着马头琴,唱着粗犷的草原歌谣;女人们则穿着绣满花纹的长裙,围着篝火跳起欢快的“踏歌舞”。明和昭拉着明家希走进人群,亲手给她戴上一串用玛瑙串成的项链:“这是星原的‘平安链’,牧民们说戴在身上,能保一路顺遂。”明家希摸着项链上温润的玛瑙,看着篝火旁笑闹的百姓——星原人的热情与沁兰人的温婉截然不同,却同样带着直抵人心的质朴。
席间,一位白发老牧民捧着一只木雕的雄鹰走过来,恭敬地递给明家希:“女帝殿下,这是我用百年的松木雕的雄鹰,星原人敬雄鹰为神鸟,盼它能护着您,也护着星原与沁兰的情谊。”明家希接过木雕,指尖触到雕刻细腻的羽翼,心中忽然有了一个念头。待晚会散后,她拉着明和善坐在帐篷外的草地上,望着满天繁星道:“和善,你看这青原驿附近的草原,一边是星原的牧场,一边是沁兰的农田,若是在这里建一座郊游园,让两国百姓能来此休憩、交流,岂不是好?”
明和善眼睛一亮,当即拍手道:“姨母说得太好!我早就想找个地方让两国百姓多走动,只是没想着建园子。您说叫什么名字好?”明家希望着远处沁兰方向的灯火,轻声道:“就叫‘沁原园’吧——‘沁’是沁兰,‘原’是星原,既是两国土地的交融,也是两国百姓心意的联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