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四夜,紫宸宫已见月色初升,桂香满庭。朕立于望舒台之上,遥想明日诸亲齐聚之景,心中满是期待,遂再书此诏,详述佳节当日末节事宜,亦表朕盼亲之切。
明日卯时前,宫人已会将凝芳殿、清晖殿、瑶光殿及伴居院的暖炉尽数点燃,窗棂挂好素色纱帘,案上摆好温茶与蜜饯。待安王夫妇、三位帝妹等宗亲驾至午门,朕与皇后将亲执玉盏,奉上清茶一盏,为诸亲洗尘;唐王年幼,朕已命内侍备好他最喜的桂花糖糕,待其入宫,便先送至清晖殿,解其舟车劳顿之乏。
辰时桂苑赏桂环节,除乐师奏乐外,朕还邀得宫中画工立于苑中,为诸亲绘制“中秋赏桂图”。画工将以写实之笔,记录下宗亲相聚的温馨场景——或安王夫妇倚栏赏桂,或三位帝妹并肩低语,或诸王对弈论道,日后制成画卷分赠诸亲,留作永久念想。苑中还设“诗赋台”,备有笔墨纸砚,若宗亲雅兴大发,可题诗赋词,朕将命人把佳作誊写于锦缎之上,存入皇室典籍,传之后世。
午时紫宸殿盛宴,朕已命御膳房在殿内增设屏风,将主桌与诸王、帝妹的席位相连,既显尊卑有序,又无隔阂之感。席间除歌舞表演外,还安排了“宗亲贺礼”环节:朕为安王夫妇准备了镶玉拐杖与暖手炉,祝长辈福寿安康;为三位帝妹备下西域进贡的夜明珠,愿其掌政之余,亦有华光相伴;为诸王准备了嵌宝玉带,赞其护国安邦之功;为唐王备下名家手书的《论语》,盼其勤勉向学。诸亲无需备礼,只需带着亲情赴宴,便是朕最期盼的中秋之礼。
未时登望舒台赏景,台上已设观景长椅,备有薄毯与暖茶。朕会与诸亲一同远眺都城:彼时市井之中灯笼高悬,百姓欢声笑语不绝于耳,可让诸亲亲眼见我朝国泰民安之景。若遇风起,宫人会及时递上薄毯,绝不让诸亲受风寒之扰。
酉时月下小宴,桂苑将点燃数百盏莲花灯,置于苑中水池之内,灯影随波晃动,与天上明月相映成趣。拜月仪式将由安王主持,朕与诸亲随其后,敬奉月饼、瓜果,祈求上天护佑皇族血脉绵长、天下百姓安居乐业。拜月之后,宫人会将备好的“许愿笺”分予诸亲,可写下心中所愿,系于桂树枝上,借中秋月色,祈愿顺遂。
入夜后,若诸亲仍有雅兴,可至紫宸殿偏厅观览宫廷皮影戏,演的是“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中秋故事;亦可至御花园湖边放河灯,宫人已备好各色河灯,供诸亲挑选。宫中各处皆有宫人引路,饮食茶水随时供应,务求诸亲尽兴。
朕深知,团圆之日可贵,故此次中秋相聚,不设严苛礼仪,唯以亲情为重。诸亲可随意言谈,无需拘谨,若有任何需求,即便深夜,亦可遣宫人通报,朕必亲自过问。
此刻,宫中明月已渐圆,桂香愈发浓郁,朕已备好一切,只待明日诸亲驾临。愿这中秋月色,能将皇室宗亲的心紧紧相连,让这份团圆之乐,成为彼此心中最珍贵的记忆;愿我皇族上下同心,共护社稷,让这太平盛世,如中秋明月般,恒久明亮。
盛宁二十三年八月十四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