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典过后,女帝却未散朝,目光转向列于文官之首的大理寺卿邱瑞昌,缓声道:“邱卿,你之女邱吉斯,朕曾闻其贤——通诗书,明礼义,更有胆识,去年大同遭添逐袭扰时,她曾率府中仆妇制守城器械,助地方官护城,可有此事?”
邱瑞昌忙出列躬身:“陛下圣明,小女确有此举,不过是些微末之事,不值陛下挂齿。”
女帝轻笑,目光又落回明家康身上:“拓王长年在外征战,至今未娶,身边无贤内助打理家事,亦非长久之计。朕观邱卿之女,贤良淑德,有胆有识,与拓王的骁勇忠直相得益彰。今朕为媒,将邱吉斯赐婚于拓王明家康,择下月吉日完婚,邱卿与拓王,可愿否?”
明家康一愣,随即反应过来,再次跪地:“臣谢陛下赐婚!臣无异议!”他常年征战,对儿女情长本无过多思虑,然女帝既已赐婚,且邱吉斯的贤名他亦有耳闻,心中并无不愿。
邱瑞昌更是喜出望外,忙叩首谢恩:“臣谢陛下隆恩!小女能得陛下指婚于拓王,是她的福气!”
女帝颔首,又道:“赐婚之后,拓王可暂留京城筹备婚事,待完婚之后,仍需往驻守边上——西陲虽定,然边境仍需良将镇守,拓王的‘裂穹刀’,还需继续护我大明疆土。”
“臣遵旨!”明家康沉声应下,手中的金印似又重了几分——他知这“拓王”之爵与帝赐之婚,既是荣耀,更是沉甸甸的责任。
当日午后,拓王明家康封爵、帝赐婚的消息便传遍京城。百姓们涌上街头,争相庆贺,既有对明家康拓土功绩的敬佩,也有对这场“良将配贤女”姻缘的期许。邱府内,邱吉斯听闻赐婚之事,虽面带微红,却也取出早已备好的兵书——她知晓明家康常年征战,早已暗中研习兵法,盼着日后能为他出些力,而非只做深宅中的王妃。
而在紫宸殿的偏阁中,盛宁女帝望着窗外的秋景,手中摩挲着“定业剑”的剑鞘。近侍轻声问道:“陛下,拓王虽宗室,却封王赐婚,是否会引起宗室非议?”
女帝摇头,目光坚定:“有功则赏,有才则用,此乃治国之道。明家康拓土千里,护我边民,封王当之无愧;邱吉斯有胆识,能助拓王,此婚亦是良配。宗室若有非议,便让他们看看拓王日后的功绩——朕要的,是大明的长治久安,而非拘泥于宗室之限。”
秋风瑟瑟,轻轻地吹拂着大地,卷起阶前那一片片枯黄的落叶,仿佛是大自然在为这场盛大的封典和赐婚仪式增添一抹庄重而肃穆的底色。
在这个风起云涌的时代,拓王明家康与邱吉斯的故事才刚刚拉开帷幕。他们的命运如同风中的落叶一般,被时代的洪流所裹挟,却又在不经意间交织在一起。
明家康,这位英勇无畏的拓王,他的名字在大明的疆土上如雷贯耳。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开疆拓土的事业,他的马蹄声响彻了大明的每一个角落。而邱吉斯,一个美丽聪慧的女子,她的出现,让明家康的人生多了一抹温柔的色彩。
他们的姻缘,就像是命中注定一般。在这场封典与赐婚的盛典中,他们彼此相遇,目光交汇的瞬间,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了他们两个人。然而,他们的故事并不会就此结束,而是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