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踏入洞口,一股远比外界浓郁精纯、带着岁月尘埃,和奇异药香的灵气,便扑面而来,让所有人精神都为之一振,仿佛每一个毛孔,都舒张开来。蒙毅体内那原本有些躁动的“仙果”能量,也似乎变得温顺了许多,自发地加速运转,贪婪地吸收着,这洞天福地中的精纯能量。
进入洞口之后,并非是想象中的狭窄甬道,而是一条极为开阔、向下倾斜的巨大天然隧洞。洞壁并非是粗糙的岩石,而是某种温润如玉、散发着柔和白光的奇异材质,将整个洞穴照亮,无需火把也能视物。空气清新干爽,毫无寻常山洞的潮湿霉味。
徐福激动得难以自持,抚摸着那发光洞壁,声音发颤:“灵玉!竟是蕴藏灵气的玉石!古籍所载果然非虚!唯有仙家福地,方有此等气象!”
队伍小心翼翼地,向洞府深处行进着。走了约莫一炷香的时间,眼前豁然开朗,出现一个巨大无比的地下空间,其规模远超想象,仿佛将整座山腹都掏空了。
只见这巨大洞窟之内,并非天然形成,而是有着明显的人工开凿,和规划的痕迹。洞顶镶嵌着无数夜明珠和发光晶体,如同星空般璀璨,提供着永恒的光明。下方则分布着数十间大小不一的石室,由平整的玉石通道连接。
这些石室功能各异:有的摆放着石床、石桌、石凳,似是起居之所,但积满了厚厚的灰尘;有的则堆满了各种早已腐朽成灰的竹简、木牍和残破的玉简,似乎是一座藏书阁;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央区域几间最大的石室。
其中一间,正中摆放着一尊丈余高的青铜丹炉,三足圆腹,造型古拙,炉身刻满了日月星辰、飞禽走兽,以及难以理解的符文。虽然炉火早已熄灭冰冷,但依旧能感受到一股残留的、令人心悸的能量波动,炉底甚至还有一些,未能完全燃烧的、色彩奇异的晶石残渣。
“丹房!这是仙家的炼丹之所!”徐福扑到丹炉前,激动地抚摸着冰冷的炉壁,眼中满是狂热,“此炉必曾炼制过无上仙丹!可惜,可惜啊!”他仔细检查炉内,并未发现成品丹药,只有一些药渣,让他捶胸顿足。
相邻的另一间石室,则像是一个巨大的药圃。里面没有泥土,而是以玉石砌成一个个方格,格内铺着某种五色灵土。虽然大部分方格,早已变得荒芜,但仍有少数几格中,顽强地生长着一些奇异的植物。这些植物形态各异,有的叶片如同火焰跳动,有的茎秆晶莹如冰,有的则结着散发着微光的果实,与蒙毅之前误食的那枚,颇有几分相似,但灵光稍弱。它们的存在,使得整个石室药香扑鼻,闻之令人神清气爽。
“仙苗!竟是存活至今的仙药!”徐福如获至宝,命令方士弟子,极其小心地采集样本,并用特制的玉盒盛放,生怕损及其分毫。
蒙毅仔细观察着这片遗迹。一切都显示这里,曾经有一个高度发达的文明,或者修炼群体居住,但他们似乎离开得十分匆忙,许多物品,都保持着使用中的状态,仿佛主人只是暂时的离开,却再未归来。灰尘积了厚厚一层,岁月在此沉寂了,不知多少个千年。
除了丹房和药圃,还有一些石室,存放着炼制好的、但已然灵气尽失的丹药(化作了灰扑扑的药丸),以及一些炼制法器失败的残次品。却并未发现,任何与“不死药”直接相关的成品。
徐福虽然兴奋,但也略显失望。他期待的,是立刻能找到成品的不死仙丹,而非这些需要重新培育、炼制的材料和半成品。
“仔细搜索!每一寸地方都不要放过!必有密室或暗格!”徐福不死心地命令道。甲士和方士们开始更仔细地,探查每一间石室。
蒙毅也被分配了搜索任务。他走进一间似乎是个人静修的石室,室内陈设简单,只有一张玉床,一个蒲团。他运转超常的感官,仔细感知。忽然,他注意到玉床床脚的一处地面,灰尘的厚度,似乎与其他地方有细微的差别。
他蹲下身,轻轻的吹开了灰尘,发现那里有一块地砖的边缘,似乎有极其细微的缝隙。他尝试着用力按压,那地砖竟然微微下沉,伴随着一声轻微的机括响动,旁边墙壁上,一块原本严丝合缝的玉石,悄无声息地滑开,露出了一个暗格!
暗格不大,里面只放着一件事物——一枚通体浑圆、颜色暗沉、毫不起眼的灰色石珠,只有龙眼大小。
(悬念:这枚不起眼的石珠是什么?为何被单独藏在暗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