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市的生活如同展开的新画卷。
宋毅凭借试点成功的东风和李副县长的大力举荐,正式被任命为新成立的综合运输服务公司经理,虽然级别不高,但手握实权,管着几十号人和十几台车,真正成了吃公家饭、有头有脸的领导。
他更忙了,但无论多晚,只要人在临市,必定回家。
苏挽月也没闲着。她通过李副县长关系和凭借自己发表的几篇文章和之前在广播站的经验,进入了市里新成立的文联下属的《临江文艺》编辑部,做了一名普通编辑。
这工作清贫,但符合她的志趣,也能让她持续写作,维持“素月”这个笔名的生命力。
两人各自在事业上投入热情,回到家,则是他们卸下外部身份的港湾。
宋毅会笨拙地跟苏挽月讲他工作中遇到的人和事,那些错综复杂的关系,那些需要权衡的决策。他不再是当初那个只懂得开车、沉默寡言的糙汉子,他的视野在开阔,思维在变化。
苏挽月总是安静地听着,偶尔在他困惑时,会轻描淡写地提点一两句,角度之刁钻、眼光之毒辣,常让宋毅有茅塞顿开之感。他愈发觉得,他的月月,不仅是生活上的伴侣,更是他精神上的军师。
苏挽月也会跟他说编辑部里的趣闻,文人间的雅致与酸气,还有她正在构思的文章。
宋毅大多听不懂那些深奥的文学理论,但他喜欢看她谈起这些时,眼中闪烁的、不同于平日沉静的光彩。
他会把她发表的文章,哪怕只是一个豆腐块,都小心翼翼地剪下来,收集在一个专门的笔记本里,视若珍宝。
生活甜蜜而充实。宋毅几乎要以为,这就是幸福的全部模样了。
直到那个周末的下午。
他提前结束了一个会议回家,想给苏挽月一个惊喜。推开家门,客厅里静悄悄的,只有阳光透过浅色窗帘,在地板上投下安静的光斑。
他听到书房里有细微的动静,便放轻脚步走过去。
书房门虚掩着。他看到苏挽月背对着门,坐在书桌前,正低头在一个棕皮笔记本上写着什么。她写得专注,并没有察觉他的归来。
宋毅脸上不自觉地带上笑意,正准备出声,目光却无意中扫过了摊开在桌角的一本书——那是他最近正在看的、关于企业管理的基础教材,里面有不少他随手写下的疑问和批注,字迹稚拙。
他的笑容微微凝住。
因为他看到,苏挽月笔下的那个笔记本上,记录的并非她平日写的文章草稿或采风笔记,而是一些零散的、关于他的信息!
他视力极好,即使隔着一段距离,也依稀辨认出几行字:
“……性烈,重义,遇事喜直来直往,易被激……”
“……于机械、调度有天赋,然于人情细微处,洞察稍欠……”
“……极重诺,一旦承诺,必竭力完成,此点为优,亦可为掣肘……”
“……对李副县长,感其恩,亦存三分戒备,分寸拿捏尚可……”
甚至还有一行小字,像是随手备注:“……嗜辣,肠胃实则不佳,需留意。”
宋毅的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轻轻攥了一下,随即泛起一阵复杂的、带着凉意的涟漪。
他的月月,在记录他。不是在记录他的喜好以便更好地照顾他,而是在冷静地、条分缕析地记录他的性格特点、行事风格、能力优劣、甚至人际关系和……弱点。
这是一种近乎“人物侧写”般的冷静审视与谋划。
一瞬间,许多被忽略的细节涌入脑海:她总是看似随意地问起他工作上的决策过程和与人交往的细节;她对他带回来的、关于各方人脉的信息格外关注;她甚至偶尔会“无意”地试探他对某些 假设性 困境的反应……
原来,那些让他如沐春风的交谈与关怀背后,始终伴随着这样一双冷静到近乎冷酷的、观察与记录的眼睛。
一股说不清是失落、寒意还是其他什么的情绪,悄然掠过宋毅的心头。但他并没有感到被背叛或愤怒。
他只是静静地在门外站了几秒,然后,如同来时一样,悄无声息地退后,故意加重脚步,弄出些声响,才重新走向书房,嘴里如同往常一样唤道:“月月,我回来了!”
书房里传来细微的、合上笔记本的声音。等他推门进去时,苏挽月已经转过身,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温柔的微笑,仿佛刚才的一切都只是他的错觉。
“今天怎么回来这么早?”她起身迎他,神态自然。
宋毅看着她,目光掠过她平静无波的眉眼,掠过那本已经被合上、放在一摞书最上面的棕皮笔记本,心中那片微凉的涟漪,渐渐平复。
他伸出手,像往常一样,将她揽进怀里,下巴蹭了蹭她柔软的发顶,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却又无比坚定:
“想你了,就早点回来。”
他没有问。
没有戳穿。
他选择了装作不知道。
他的月月,本就是九天之上的神女,心思缜密,步步为营。她对他好,是真的;她记录他、谋划他,或许也是她天性使然,是她在这个世界上寻求安全感的方式。
他爱她的全部,包括这份隐藏在温柔下的、冰冷的清醒与算计。
既然这是她需要的,那他便给她这份“安全感”。他甚至愿意,将自己更多的“弱点”,坦露在她面前,任由她观察,记录,分析。
只要她在他身边。
只要她偶尔,会对他流露出那或许她自己都未曾察觉的、真实的依赖与温情。
苏挽月靠在他怀里,感受着他平稳的心跳和一如既往的温暖。她并不知道自己刚才的小动作已被察觉,只是习惯性地享受着这份安宁。
两人相拥的身影被夕阳拉长,投在书房的地板上,亲密无间。
一个在默默记录,谋划着一切可能的未来。
一个在静静守护,包容着她所有的秘密。
这或许不是世俗意义上毫无保留的爱情,但却是独属于他们之间,最坚固、也最真实的羁绊。
他们在事业上各自成长,在情感里相互取暖,也在无声中,达成了一种关于“真实”与“伪装”的,心照不宣的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