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在“宋夏战争”中的出色表现,54岁的范仲淹被提拔为“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
范仲淹上任后,提出多项改革措施,想让国家变好。
然而,由于变法触动了官僚贵族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激烈反对,最终这场被称为“庆历新政”的改革不到一年便宣告失败~
范仲淹和他的好基友滕子京双双被贬,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范仲淹到了河南邓州。
被贬邓州那天,百姓哭着拦叫,他却望着京城叹气:
“我不怕贬谪,怕的是以后没人敢为百姓说话!”
转机藏在一封来信里,好友滕子京被贬后重修岳阳楼,还附上设计图?《洞庭晚秋图》,求他写记,字里行间都是“兄弟救我!”的呐喊。
而范仲淹呢?他何尝不是在邓州憋了一肚子委屈,行新政失败,理想破灭,满心的不甘无处诉说………
老范当时在邓州压根没去过岳阳,却靠着这朋友圈有合照和满肚子憋屈,写下震碎大宋三百年的?《岳阳楼记》: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一篇?《岳阳楼记》把两个贬官的失意写成了千年担当,全网泪崩:
自己淋着雨,还要给天下人撑伞!!!
公元1052年,64岁的范仲淹调任颖州知州,路上病情加重,在徐州时病情突然恶化,临终前他颤抖着给宋仁宗写遗表,没提半句家事,只关心边疆防务和百姓生计……
出殡那天,沿途百姓自发披麻戴孝,连西夏使者都来祭拜~
打开他的行李,除了几箱旧书,竟找不出二两银子!
这个当过“副宰相”的人把俸禄都捐给了义庄,用来资助贫寒子弟读书。
直到这时,人们才真正懂他说的“后天下之乐而乐”是真的把自己的“乐”埋在了天下人的“乐”之后。
宋仁宗赐他“文正”谥号之后,司马光说这是“谥之极美”~
但老范留给我们的从来不只是史书上的几个字,而是用行动诠释“达则兼济天下”!
这种精神跨越千年,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人的灵魂。”
文案结束视频也停止了播放~
天幕下,无数百姓为拥有这样为百姓做实事的好官而神往不已。
他们想,我们的朝代怎么就没有这样一位好的大官呢?
……
七玥刷起了评论区:
“范仲淹大德,造福百姓~”
7玥小鸡啄米般点了点头,表示认可,这的确是算得上一个“一心为公”的伟人了。
最绝的是居然有一个网友评论———列出了范仲淹的“简历”。
这可让七玥眼前一亮,又浏览了一遍,屏幕下的众人也跟着他浏览了一遍。
“范仲淹个人简历
姓名:范仲淹
字:希文
朝代:北宋
籍贯:苏州吴县(今属江苏苏州 )
自我评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此为吾毕生之追求。心怀天下苍生,以社稷为念,以民生为忧,虽历经坎坷,然初心未改。于逆境中奋进,在困厄中坚守,愿以己之所学、所能,为天下谋太平,为百姓谋福祉。
教育背景
早年求学于应天府书院,寒灯苦读,昼夜不息。“断齑画粥”,以清苦之境磨砺意志,汲取知识之养分,为日后经世济民奠定坚实基础。
工作经历
- 地方任职:初入仕途,任职多地。于泰州,主持修筑扞海堰,“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虽离家万里,亦未改其志,终成“范公堤”,造福一方百姓;于苏州,疏浚河道,兴修水利,保一方水土安宁。
- 中央任职:入朝为官,直言敢谏,针砭时弊。力主改革,推行“庆历新政”,欲革除积弊,重振朝纲。虽阻力重重,新政夭折,然“宁鸣而死,不默而生”之精神,激励无数仁人志士。
- 边疆防御:临危受命,戍守西北边疆。抵御西夏侵扰,练兵筑城,稳固边防。以文臣之身,展武将之才,令敌军闻风丧胆,边境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主要成就
- 文学领域:文学造诣深厚,诗词散文皆有佳作。《岳阳楼记》流传千古,“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描绘出岳阳楼之壮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道出了千古士人的家国情怀与担当。词作《渔家傲·秋思》,“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尽显边塞之苍凉与戍边之艰辛。
- 教育领域:重视教育,兴学育才。创办应天府书院,延聘名师讲学,培育众多人才,为北宋文化教育事业之发展贡献卓越。
所获荣誉?
?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教育家,其功绩与精神为后世敬仰,位列“唐宋八大家”之外的文学巨匠,“庆历四谏官”之一,其事迹与名言载入史册,流芳百世。”(●●)
“我去!神人啊,谁写的是简历,比我们现代人求职时的简历可丰富多了。”
(=tェt=)七玥实名羡慕了~
和范仲淹一比,七玥感觉自己的简历简直是“不堪入目”啊。
难得的是范仲淹这个人竟然同时被苏轼、司马光、欧阳修等大佬级人物夸赞和佩服,文学上,背诵天团也有他一员!
认为是“北宋第一完人”,也就是说,他是没有瑕疵的,这可真是算极高的评价了~
自古为文人相轻,谁也不服谁,就像欧阳修后来也想学范仲淹变法,虽然也失败了,但依旧是以范仲淹为偶像的。
自然也是有写小作文的,七玥特意看了一下这种幽默现代的风格是如何讲述范仲淹的。
因为这种更接近现代白话文的表达会让现代人更喜欢,七玥也一样,她毕竟不是古人。
“嘿,家人们!今天咱来聊聊北宋超火的“六边形战士”——范仲淹。
这哥们儿打小就励志,小小年纪就开启了“学霸模式”,为了学习那是头悬梁锥刺股,哦不,人家是昼夜苦学,连觉都舍不得多睡,困了就用冷水洗把脸接着干,这学习劲头,简直能把知识都给“生吞”了。
后来当官了,范仲淹那也是个“刺头”,就爱跟权贵们“杠”。看到不合理的事儿,他那是眼睛都不眨一下,直接开炮,一点儿都不怕得罪人。你说他傻吧,人家那是正义爆棚,心里装着天下百姓呢。
范仲淹还是个“文艺大咖”,写起文章来那叫一个厉害。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直接成了千古名句,把多少人给“拿捏”得死死的。这就好比现在的网红金句,一下子就火出圈了,直到现在都还被咱们挂在嘴边。
他还热衷于搞慈善,设立义庄,救济族人,这妥妥的就是古代的“慈善大使”啊。总之,范仲淹就是这样一个集才华、正义、爱心于一身的“宝藏男孩”,让人不得不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