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后,加上两个阿哥,在帝王的銮驾接待了蒙古王公。
这些人上来以后,都免不了提及同一个东西——准噶尔。
毕竟准噶尔汗国这群人滋扰边境已经是老大难问题了,清准双方断断续续的打仗打了几十年了,也就是前两年清准双方议定了准、喀(喀尔喀)两部的牧界,稍微消停了些。
但是这么一个兵强马壮的汗国横亘在侧,就跟有个老虎趴你枕头边,说着不吃你,但边上的人睡的着么?根本睡不着。
蒙古王公们更是夜夜悬心,生怕哪天准噶尔铁骑突然南下,一不小心就被吞了,自家部族多年的安稳基业毁于一旦,睡觉俩眼睛都得轮流站岗。
是以今日见了乾隆,个个都想探探朝廷的口风。
等到晚上,帐殿之中。
众人围着铺着羊毛毡的矮桌盘膝而坐,烤全羊的香气扑鼻而来,银碗里盛满了甘甜的马奶酒。到了这草原之上,不必拘泥京城宫廷侍膳的繁文缛节,气氛愈发融洽。
乾隆放下酒杯,目光扫过身侧的两个儿子,缓缓开口:“今日王公们都忧心准噶尔之事,你们两个也说说,对准噶尔,你们怎么看?”
永璜放下筷子,语气带着几分温和,斟酌着说:“儿臣觉得,准噶尔虽为边境隐患,但前两年既已议定牧界,不如暂守盟约以示诚信。此次秋狝我大清八旗子弟军威赫赫,已让各部见识到咱们的实力,若能在此基础上以安抚为主,辅以粮草接济与军事威慑,或许能换得边境长久安稳。毕竟连年征战劳民伤财,国库需休养,百姓更盼着能安居乐业。”
在陈婉茵的教导之下,永璜也养成了一副佛系的性格,素来不喜争端,更愿以和为贵,想着能不动刀兵便不动刀兵。
轮到永琏了,他崩着一张小脸:“皇阿玛,准噶尔狼子野心,岂会因一纸盟约安分?今日暂歇,明日必卷土重来!迟早要硬碰硬的打一架的,咱们得早做准备,等时机到了,儿臣愿为皇阿玛先锋,一举料理了准噶尔!”
乾隆闻言哈哈大笑:“好好好,有朝一日,朕封你当大将军,代朕出征!”
前·乾隆朝唯一大将军一听,眼睛亮晶晶的:“皇阿玛,一言为定!”
“自然君无戏言。”
-------------------------------------
终于入了围场。
秋日的木兰围场美得令人心醉,无垠的草原像一块铺展到天边的绿绒毯,间或点缀着金黄的野花,水草丰美得能没过马蹄。远处的山林层林尽染,红枫、黄桦与墨绿的松枝交织在一起,神秘而壮美,风吹过林间,传来阵阵松涛声。
真好,几辈子了,曦滢也就来过木兰两三次,而且还不全是能随便活动的身份,况且时间久远,对于木兰,她还是保有一定程度的新鲜感的。
乾隆虽沉醉于草原风光,却也没忘了朝政,銮驾内的御案之上,堆满了待批的奏折。
窗户敞开着,草原的清风徐徐灌入,吹散了帐内的沉闷。他又得开始试图跟曦滢公开表现出一些夫妻情深,拉着曦滢给他红袖添香。
这会儿曦滢正给他磨墨,乾隆看着她专注的侧脸,嘴角噙着笑意夸赞道:“古人说‘握管如壮士,磨墨如病夫’,独独你磨出来的这一池墨,稠淡恰到好处,最合我的心意。”
曦滢斜睨了他一眼:“在外头便罢了,别老想着使唤我给你干这个。”
“好好好,是朕不对。”乾隆连忙告饶,又凑趣道,“赶明儿回到京中,朕亲自给你磨墨研砚,补偿你今日的辛苦,行吗?”
乾隆本来还想在跟曦滢调情几句,但看到奏折,眉头却皱起来了。
“水利,又是水利!”他烦躁地把奏折合上,抬手便想扔到一旁,可转念一想水利关乎民生社稷,是天大的事,终究还是克制住了,重重叹了口气,“直隶这地方,年年都有水患纠纷,朕天天跟那儿断官司、调粮草,真是耗神费力。等高斌到任,也不知他能不能拿出些真本事,让朕省省心。”
终于到了围猎的营地,御营早已有先行部队搭好,趁着各处安营扎寨,乾隆便下令在主营帐前举办盛大宴饮,用来招待前来觐见的蒙古王公与八旗将领。
这种筵席处理起来很是粗犷,先安置御座,再在两边排上桌子,中间的空地上则燃起几堆巨大的篝火,架着整只的牛羊烤制,油脂滴落火中,溅起阵阵火星。
不多时,蒙古王公们身着盛装陆续抵达,八旗的各级将领也列队入席,间或还有几位随行的汉官,众人按品级依次落座。
暮色四合,各处开始燃起火把。
乾隆端起面前的金酒杯,环视众人朗声说道:“今日聚在一起宴饮,大家不必拘束。”
说着,召来坐在永璜身边的永琏。
乾隆开始显摆他的好儿子了。
“这还是朕的儿子们第一回来围猎,朕的孩子都是巴图鲁,今儿就叫朕的这个二儿子,来给大家助兴。”乾隆开始装逼,全然不提叫永琏出来是因为他比起永璜,小归小,但弓马的功夫可要好多了,“永琏,去取一支火箭,把那堆木柴点燃,给咱们的盛宴添点热闹!”乾隆话音刚落,帐内众人的目光便都聚焦在永琏身上,满是期待。
害,这种程度的显摆,永琏还是拿捏得住的,他神色轻松,丝毫不见慌乱,起身应了声“儿臣遵旨”。
永琏取过进忠递过来的弓,又亲自点燃了一根火箭。
他深吸一口气,张弓搭箭,手臂肌肉线条紧绷,目光紧紧锁定营地中央的木柴堆。
只听“咻”的一声,燃烧的箭矢离弦而出,带着一道火红的弧线,瞬间精准点燃了视线中心的木柴堆。
木柴遇火迅速燃烧起来,火焰“腾”地蹿起数尺高,照亮了整个营地。蒙古王公与将领们见状,纷纷起身鼓掌喝彩,高声赞叹:“二阿哥好箭法!”
乾隆这下赚足面子,坐在御座上,看着儿子出色的表现,脸上满是骄傲与得意,笑着举杯示意众人共饮。
等开始围猎,更会叫蒙古人知道,他大清的勇士,一茬接一茬,从不断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