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巢基地的夜晚格外宁静,只有对撞机低沉的运行声如同心跳般规律地回荡在山谷间。张飞独自站在观测台上,夜风拂过他略显凌乱的发梢,手中的平板电脑闪烁着复杂的数据流。远处,计划工地的灯火如同星辰般点缀在群山之间。
顾倾城悄无声息地来到他身边,将一件外套披在他肩上:夜里风大。
张飞没有回头,目光依然停留在平板上:系统运行很稳定,比预期提前了三天达到设计指标。
这是好事。顾倾城在他身旁站定,但您看起来并不轻松。
张飞终于抬起头,望向远处黑暗中起伏的山峦:太顺利了。
这四个字让顾倾城微微一怔。她了解张飞,知道这句话背后隐藏的深意。
就在这时,安国邦急匆匆地跑上观测台,手里挥舞着一份报告:张总工!星尘合金的批量生产测试成功了!性能比实验室样品还要稳定!
张飞接过报告快速浏览,脸上终于露出一丝满意的神色:合格率多少?
百分之九十九点八!安国邦激动得声音发颤,生产线已经完全磨合,月产量可以达到设计标准!
这个消息意味着,空天飞机的制造将不再受材料限制。张飞立即调出飞机设计图,开始计算新的工期。
如果加快进度,首架原型机可以在三个月内完成总装。他轻声说道。
顾倾城和安国邦交换了一个惊喜的眼神。这个进度比原计划提前了整整两个月。
然而,张飞的眉头很快又皱了起来:但是推进系统还需要优化。现在的设计只能实现亚轨道飞行,达不到全程空天的要求。
安国邦忍不住笑了:张总工,您这要求也太高了!光是能实现亚轨道飞行就已经是突破性的了!
张飞摇摇头:目标要定得高一点。
第二天清晨,基地迎来了一个特殊的访客。程守拙院士不顾年事已高,亲自来到龙巢基地,想要亲眼看看星尘合金的生产线。
不可思议!老院士抚摸着刚刚下线的新型合金板材,双手微微颤抖,这种材料的性能,已经超出了现有材料学的理论框架!
张飞在一旁讲解着生产工艺要点,语气平静得像在介绍早餐食谱。程院士听得如痴如醉,时不时提出几个深入的问题。
年轻人,程院士突然严肃地看着张飞,你知不知道这项突破意味着什么?
张飞思考了一下:意味着我们可以造出更好的飞行器。
不止如此!程院士激动地说,这可能会开启一个全新的材料学时代!
就在这时,林沐瑶带着最新的测试数据匆匆赶来。看到程院士,她先是恭敬地行礼,然后迫不及待地向张飞汇报:张顾问,新型合金在极端环境下的表现超出了预期!特别是在高温高压条件下...
三人立即投入了热烈的技术讨论中,把其他人完全晾在了一边。安国邦看着这一幕,悄悄对顾倾城说:看来天才之间的交流,我们普通人是插不上话的。
顾倾城微微一笑,目光却始终没有离开张飞。她能感觉到,尽管表面平静,张飞内心其实并不轻松。
果然,在程院士离开后,张飞立即召集核心团队开会。
材料问题解决了,但新的瓶颈出现了。张飞在会议室的白板上写下推进系统四个大字,现有的化学推进方式无法满足空天飞行的要求。
一位资深工程师提出:我们可以考虑核热推进...
效率不够。张飞打断他,我们需要的是革命性的解决方案。
他在白板上画出一个复杂的示意图:基于对撞机的研究成果,我设计了一种新型推进系统原理。
会议室里顿时鸦雀无声。所有人都被那个前所未见的设计震撼了。
这...这是... propulsion专家结结巴巴地说。
量子场推进系统。张飞平静地解释,基本原理是利用量子涨落产生推力。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张飞详细讲解了这个划时代的设计。随着他的讲解,工程师们从最初的震惊逐渐转为兴奋。
如果这个系统真的能实现, propulsion首席专家激动地说,那将是航天推进技术的一次革命!
张飞点点头:理论上是可行的。现在需要解决的是工程实现问题。
会议结束后,张飞独自留在会议室里,继续完善设计方案。顾倾城给他送来晚餐时,发现白板上已经写满了复杂的公式和示意图。
您不需要休息一下吗?顾倾城关切地问。
张飞头也不抬地继续演算:时间不等人。
深夜,当基地大多数人都已进入梦乡时,张飞的实验室依然灯火通明。他正在进行推进系统的模拟测试,屏幕上流动的数据如同星河般璀璨。
突然,系统发出警报。一个参数超出了安全阈值。
张飞立即停止测试,仔细分析异常数据。几分钟后,他找到了问题所在:某个材料的热膨胀系数计算有误。
小问题。他轻声自语,开始调整设计参数。
就在这时,他的加密通讯器响了起来。是穆青山。
这么晚还没休息?穆青山的声音带着关切。
在解决一个小问题。张飞一边回答一边继续调整参数。
穆青山沉默了片刻,说:刚刚收到情报,金满堂又有新动向了。
张飞手上的动作顿了顿:什么动向?
他最近在频繁接触几个国际航运公司,特别是那些经营特种运输业务的。穆青山语气凝重,我们怀疑他可能在策划什么新行动。
张飞思考了一下:让他在海上折腾吧,影响不到我们。
不要大意。穆青山提醒道,金满堂这个人很狡猾,他的真实目的可能隐藏在表象之下。
结束通话后,张飞暂时放下手中的工作,调出金满堂近期的活动轨迹。确实如穆青山所说,这个老对手最近异常活跃。
但令人不解的是,金满堂的所有行动似乎都与龙巢基地无关。他在公海上的活动,与内陆的科研基地能有什么联系?
张飞沉思片刻,突然调出全球海运航线图。当看到几条关键航线的分布时,他的眼中闪过一丝明悟。
原来如此...他轻声说道。
第二天一早,张飞找到顾倾城:加强基地外围的监控,特别是通往港口的道路。
顾倾城立即明白过来:您认为金满堂的目标还是我们?
声东击西。张飞简短地回答,海上的动作只是幌子。
果然,在随后几天里,基地周边发现了多起可疑活动。有伪装成地质勘探队的间谍小组,有试图潜入的无人机,甚至还有人在远距离使用高精度摄影设备进行侦察。
他们想知道我们在做什么。顾倾城在安保会议上汇报。
张飞却出乎意料地说:让他们看。
在众人困惑的目光中,张飞解释道:与其让他们胡乱猜测,不如给他们看想看的。
他设计了一个精妙的展示方案。在基地的某些区域故意展示一些经过处理的项目进展,既不会泄露核心技术,又能满足外界的好奇心。
这个策略果然奏效。随着一些内部消息的流出,外界的关注度反而下降了。金满堂的人也似乎认为已经获得了想要的情报,活动频率明显降低。
真是高明。安国邦佩服地说,这样一来,他们反而不会深究了。
张飞却不敢掉以轻心。他知道,这只是暴风雨前的平静。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张飞加快了空天飞机的研发进度。推进系统的难题被逐个攻克,星尘合金的优异性能让很多原本困难的设计变得简单。
林沐瑶在新材料研发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她不仅完美实现了张飞的设计要求,还提出了几个创造性的改进建议。
你的进步很快。张飞罕见地称赞道。
林沐瑶脸上泛起红晕:是您教导有方。
与此同时,苏晚晴的后续报道继续在国内外引发热议。中国科技崛起的话题已经成为国际舆论的焦点,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真看待中国的创新能力。
这是最好的掩护。穆青山在一次加密通讯中说,在众目睽睽之下,反而更安全。
但张飞心中的不安却与日俱增。他总感觉,金满堂的沉默太过反常,仿佛在酝酿着什么更大的阴谋。
一天深夜,张飞在分析全球监控数据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模式:多个国际科研机构近期都在突然增加对高温超导材料的采购量。
这个发现让他警觉起来。高温超导是量子场推进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这么多机构同时关注这个领域,绝非巧合。
他立即将这个发现告诉了顾倾城。
你的意思是,金满堂在通过这种方式来推断我们的技术方向?顾倾城立即明白了问题的严重性。
张飞点点头:他在用排除法。
这是一个极其聪明的策略。通过监控全球特定材料和设备的流向,可以反推出一个国家在研发什么技术。
那我们该怎么办?顾倾城问道。
张飞沉思良久,突然露出一丝微笑:将计就计。
他设计了一个精妙的误导方案。通过几个可信的渠道,释放出错误的技术路线信息。同时,在基地内进行一些看似相关实则无关的实验。
这个策略很快见效。几周后,国际上的采购热点开始转向其他领域,显然是被误导了。
危机暂时解除了。顾倾城松了口气。
但张飞的表情却依然凝重:这只是开始。
他站在实验室的窗前,望着夜空中的点点繁星。在那里,有着人类最终的边疆。而他要做的,就是带领中国率先抵达那个高度。
风暴就要来了。他轻声说道,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但我们准备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