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家田地周围的喧嚣与轰动,自然瞒不过一村之长的里正。当那如同潮水般的人群涌向冷家田地时,老里正正提着旱烟袋在村口踱步,盘算着今年的税收和徭役。听到动静,他先是疑惑,随即在几个半大孩子语无伦次的比划和惊呼中,捕捉到了“冷将军”、“神物”、“谷子自己飞出来”等骇人听闻的字眼。
他心头一跳,不敢怠慢,连忙拄着拐杖,跟着人流朝冷家田地赶去。当他挤进人群,亲眼看到那台木制机器在冷烨尘的操作下,如同饕餮般吞噬稻禾、喷涌谷粒的景象时,这位见惯了风浪的老里正,也如同被雷劈中一般,僵立当场,手中的旱烟袋“啪嗒”一声掉在地上都浑然不觉。
他瞪大了浑浊的老眼,张着嘴,喉咙里发出“嗬嗬”的抽气声,好半天才找回自己的声音,颤抖着指向那台机器:“这……这……烨尘,这……这是何物啊?!”
冷烨尘暂停操作,简单解释了几句。但里正已然听不进去了,他全部的心神都被那惊人的效率所占据。他亲眼看着冷家几个人,配合着那机器,不到半日功夫,打出的谷粒就已经堆起了小山,这速度,比他认知中最能干的壮劳力快了何止十倍!
老里正的心脏“咚咚”狂跳,一股热血直冲头顶!他活了这么大岁数,经手过无数农事,何曾见过如此神器?!这不仅仅是冷家一家的福气,这简直是整个大周朝农事的翻天覆地啊!若是能上报朝廷,推广开来……
想到这里,老里正激动得浑身发抖,连拐杖都拿不稳了。他一把抓住冷烨尘的手臂,枯瘦的手指因为用力而指节发白,声音带着破音:“神器!这是社稷神器啊!烨尘!不,冷将军!此事、此事必须立刻上报!立刻!”
他甚至来不及多问这机器的来历细节,也顾不上去惊叹凌初瑶的功劳,满脑子只有一个念头——上报!以最快的速度上报!这是泼天的大功!是他作为里正,责无旁贷的使命!
“快!扶我回去!笔墨!拿笔墨来!”老里正几乎是吼出来的,对跟着来的儿子喊道。
他儿子也被那机器震得不轻,闻言连忙搀扶着几乎要站不稳的父亲,跌跌撞撞地往家赶。
一回到家中,老里正立刻扑到那张破旧的书桌前,手忙脚乱地铺开平时舍不得用的、略显发黄的公文纸。他的手颤抖得厉害,研墨时差点打翻了砚台。他深吸了好几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回想方才所见的一幕幕,组织着语言。
“敬呈县尊大人台鉴……”他提起那支秃了毛的毛笔,手腕依旧微颤,落笔却异常郑重,字字千钧。
他在文书中,极力描绘了那打谷机的神奇效率,“……其速之疾,十倍于人力不止!谷粒脱落,如急雨倾盆,顷刻即净……”,“……观者如堵,皆惊为神物,欢呼雀跃,感念天恩……”,“……下官愚见,此物若行于天下,必使农事焕然一新,国廪充实,功在社稷,利在千秋!”
他详细描述了机器的外形、操作方式,并再三强调此物乃冷烨尘将军之家率先制成使用,功效确凿无疑。写到最后,他更是用上了毕生最恳切的言辞,请求县尊大人火速查验,并速报府城、朝廷!
文书一气呵成,墨迹未干,老里正便迫不及待地盖上自己的印章,又让儿子找来村里仅有的两个识文断字、腿脚利落的年轻人。
“快!你们两个,立刻动身,骑上村里最快的驴,将这文书送往县衙!记住,亲手交到县尊大人手上!就说……就说冷水村有惊天祥瑞、关乎国本的大事呈报!十万火急!”老里正将封好的文书郑而重之地交给两人,反复叮嘱,神情是从未有过的严肃与急迫。
两个年轻人也知道事关重大,不敢耽搁,揣好文书,牵了驴,一路快马加鞭……不,快驴加鞭,朝着县城方向疾驰而去,扬起一路尘土。
老里正站在村口,望着两人远去的背影,久久没有动弹,胸膛依旧因为激动而剧烈起伏。他知道,这封文书一旦送出,必将引起一场巨大的风暴。而他冷水村,和他这个小小的里正,也将随着那台神奇的打谷机,一同载入……至少是县志府志之中!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县令大人震惊的表情,看到了府尊大人加急的奏报,甚至看到了来自京城的嘉奖文书!
“祖宗保佑……冷家出了真龙……不,是出了凤凰啊!”老里正喃喃自语,浑浊的老眼中闪烁着前所未有的光芒。他知道,这一切的改变,都源于冷家那个曾经不起眼、如今却光芒万丈的四儿媳——凌初瑶。
而此刻的凌初瑶,正站在自家的打谷场边,看着那台不断运转的机器和金黄的谷堆,神情平静。她并不知道,一份关于她的、足以震动朝野的文书,已经踏上了疾驰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