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和太子要出宫是件大事,既然要出宫就不能穿那些代表身份的明黄色了。
雍正拿出了他特地让内务府的人缝制的亲子装,亲手给自己的儿子换衣裳的时候心中还略略有些可惜。
早知道安陵容这么好用,她就早早的把人接入宫里了。
若是由安陵容来给他们父子二人缝制亲子装,那穿出去肯定更好看。
弘历身上穿着一件冰蓝的上好丝绸,绣着雅致竹叶花纹的雪白滚边和他脚下的那双银蓝色靴子交相辉映。
而雍正的身上是一件颜色略深些的同款衣裳,父子二人只要一露面就会让人觉得他们二人关系匪浅。
雍正看了看自己儿子的小脑袋,伸手在自己的儿子脑袋上揉了一把。
只可惜自己的儿子同样剃了发,若是不曾剃发他都不敢想自己的儿子戴上前朝的发冠会有多俊秀。
雍正最后又从匣子里拿出了一块水头极好的玉佩,给自己的儿子挂在腰间。
至于他的腰上则是一个绣的颇有些欢乐气氛的香囊,这也是安陵容给他绣的。
上面正是他的造化和百福。
和儿子穿亲子装,那也不能忘了留在宫里的小狗子们。
“朕的元寿果真是天底下最俊秀的孩子。”
弘历咧嘴一笑。
雍正想了想又让人拿来了两柄画了一样图案的折扇,父子二人拿在手里一起摇晃了一下。
嗯,更好看了呢。
雍正啪的一声把自己手上的扇子合了起来“元寿啊,出了宫你还喊我阿玛,你这个当朝太子的名字不能让人随便知道阿玛就叫你元寿。”
自己儿子的小名一直都只有自己在叫,老爷子整天只知道争风吃醋越俎代庖。
哪里知道他们父子之间旁人都无法掺和的情谊?
弘历同样啪的一声合上了自己的扇子,很是认真的点了点头。
又嘱咐了几句雍正终于带着自己的儿子偷偷从侧门跑了出去,他今日是带着自己的儿子去看看他未来的江山,去找乐子的。
没有必要大张旗鼓。
紫禁城的侧门也是有人把守的,他们不像是守卫在康熙,雍正等人身旁是满洲大姓出身的一等侍卫。
这些人大多是出身满洲下五旗的三等侍卫,不是每一个人都有资格见过皇上和太子的。
但苏培盛和高无庸却是两张活招牌,他们曾见过这两位太子爷和皇上身旁最得用的公公。
看他们二人跟在这一对父子身后殷勤备至,那些侍卫只能尽力挺直了自己的腰杆试图给皇上留下个好印象。
出了紫禁城就有一辆看起来十分朴素的马车等在外头,雍正和弘历就这么慢悠悠的坐了上去。
马车行走了大概半个多时辰的时间,弘历终于看到了真正的人生百态。
雍正把自己的儿子带到了没有多少旗人富贵人家居住的内城。
北京城从外到内分四块区域,分别是外城、内城、皇城和紫禁城。
紫禁城自然不必多说,那就是他们父子二人的大本营。
至于皇城则是拱卫着紫禁城,存在的目的是为皇室活动提供场所,有西苑、社稷坛和太庙。
主要是清朝的王公大臣,各种亲王、郡王、贝勒、公主等居住。
雍亲王府就是在皇城之内。
至于内城住的大多数都是满人,是顺治时期最后几年才允许一些有地位的汉人进去居住,比如现在的张廷玉就是住在内城的。
但现在内城里至少有百分之八十还是满人。
至于外城雍正现在是不敢带着自己的儿子去的,至少也要等自己的儿子再大几岁才能去看上两眼。
外城居住的就是些京城的汉人和寻常百姓了,他不会现在就让自己的儿子涉险。
“阿玛带你在这逛逛好不好,等咱们父子二人回家之前再去雍亲王府附近买糕点。”
弘历自然没有什么不应允的,内城其实也很繁华。
但在这里住的除了那些大人本人外也认不出雍正和红利,而现在正是那些朝廷牛马奋斗的时候。
他们父子二人就那么大摇大摆的走在街上,在旁人眼中他们也不过是稍微富贵些的旗人子弟罢了。
雍正又不是从来没有出过宫,他对外面的这些东西倒是没什么好奇的。
可弘历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原汁原味的古代生活,仿佛在自己面前大部分的事情都很感兴趣。
内城是没有集市的,只有一些林立在两旁的小铺子。
其中自然坐落着各种各样的店铺,弘历很快就看中了一家卖玉器的店铺。
他伸手拉了拉雍正的袖子,雍正立刻心领神会。
“走,阿玛带你进去看看。”
里面林立着各种各样的玉器,若论品质肯定比不上弘历自己的那些。
但弘历看的还是津津有味,从中挑了几块看起来还不错的白玉。
攥在手里双眼就那么亮晶晶的看着雍正。
雍正随即大手一挥“买!”
那几个伺候在一旁的店小二听到这话自然欣喜,好听的话就像不要钱一样往外扔“这位爷一看就是个疼孩子的好阿玛,小阿哥能有这么好的阿玛,可真是让人羡慕。”
雍正最喜欢的就是让别人看到自己和儿子之间的父子情深,听到这话后笑着开口“我这么多年唯有这么一个独子,家中空有万贯家财日后还不都是他的。”
雍正说这话的时候脸上的笑容几乎能闪瞎别人的眼睛,那个店小二心里简直羡慕的尖叫。
有万贯家财又是家中的独子,这位小阿哥还真是让人羡慕。
“这位小阿哥瞧着就是个聪慧机敏的,也有这么好的儿子已经胜过旁人千万个了。”
做生意的自然都是会说话的,把雍正哄的开心不说,还让他又掏钱在他们店里买了两只玉钗。
他们大清就需要这样慧眼识珠的人,瞧见没所有人都能看出来他与自己的儿子父子情深。
“谢谢爷的惠顾,谢谢爷的惠顾,小阿哥有个这么好的阿玛,定能长命百岁,万事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