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了“极速网吧”这个免费据点,赵刚如同找到了水流的鱼,几乎将所有课余时间都泡在了那里。林逸为他提供了一些资金,用于购买必要的软件授权(或寻找替代品)和支付极低的虚拟主机费用,以便将他开发的东西在真实网络环境中测试。
赵刚的工作效率高得惊人。短短几天,一个极其简陋但功能核心的加密通信论坛就被他搭建起来,隐藏在某个不起眼的域名之下,访问需要特定的密钥和验证步骤,远超当下普通的论坛水平。
林逸通过这个内部论坛,将自己整理的一些非核心的、关于校园和周边区域的“微小异常现象”(也就是E级、F级漏洞)列表共享给了苏沐雪和赵刚,希望借助他们的视角进行分析和补充。
苏沐雪果然不负众望,以其缜密的逻辑,将许多看似不相关的“异常”联系了起来,甚至推测出几个可能存在但尚未被系统扫描到的“规则薄弱点”,让林逸大开眼界,立刻让系统进行了针对性扫描,果然又发现了两个新的低等级漏洞。
而赵刚,除了维护论坛,则对林逸偶尔透露出的、关于如何“利用”这些漏洞的方法更感兴趣。他试图用纯粹的技术手段去理解和复现。
这天放学后,两人再次来到网吧据点。赵刚兴奋地向林逸展示他这几天的一个“研究成果”。
“林子,你上次提到的那个【垃圾精准投掷判定宽松漏洞】,我尝试建模分析了一下。”赵刚打开一个他自己编写的简易物理模拟程序,屏幕上显示着一个虚拟的垃圾桶和投掷物,“我输入了你描述的参数范围:初速度低于x,距离介于Y和Z之间,投掷物为纸质。理论上,在满足这些条件时,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和投掷角度的微小偏差,确实可能导致落点分布出现一个统计学上的‘聚集区’,但绝对达不到你所说的‘极大概率修正落点’使其入桶的效果。”
他推了推眼镜,眼神中充满技术人员的执着和困惑:“这不符合经典物理模型。除非存在某种我们尚未知晓的、持续作用的微导向力场,或者……规则层面就是允许这种‘偏差’被修正。”
林逸看着屏幕上那严谨的模拟轨迹,心里暗赞赵刚的技术能力,同时也觉得有些好笑。他当然知道原因,但那属于系统的范畴,无法用现有科学解释。
“也许这个世界的物理规则,在某些边缘情况下,就是比较……有弹性?”林逸只能用一种模糊的说法回应。
赵刚显然对这个答案不满意,他皱着眉头:“如果能捕捉到这种‘规则弹性’发生的瞬间数据就好了。或许需要更精密的传感器,或者在代码层面直接介入物理引擎……”他开始陷入技术狂人的喃喃自语。
林逸赶紧打断他:“这个暂时不急。我有个新想法,需要你试试看。”
他将注意力拉回到现实问题。他指着论坛上苏沐雪标记出的一个“规则薄弱点”——学校行政楼侧门的一个老旧门禁系统。根据苏沐雪的观察和系统扫描,这个门禁的刷卡逻辑存在【特定时间段权限校验松懈漏洞】,在晚上七点到九点保安交接班时段,即使使用过期或权限不足的卡,也有一定概率触发门锁开启。
林逸的想法是:能否在不破坏门禁的前提下,制作一张“万能卡”,或者通过技术手段模拟出那个“特定信号”,在这个漏洞时间段内打开那扇门?行政楼里有一些废弃的储藏室和资料室,或许能找到一些有用的“历史资料”,比如往年的竞赛题、内部通知,甚至是一些被遗忘的、关于学校设施建设的图纸(这或许能解释某些“空间异常”的成因)。
这既是对漏洞的实践应用,也是一次小型的“潜入”挑战,能极大锻炼团队的执行力和信息获取能力。
赵刚听完,眼睛再次亮起,这比研究虚无缥缈的“规则弹性”更具体,更有技术挑战性。
“门禁型号我知道,是比较老的Ic卡系统。”赵刚立刻进入了状态,“理论上,可以通过读取一张有效卡的信号进行复制,或者分析其通信协议,模拟出合法的认证数据包。但需要设备,而且有风险。”
“设备我来想办法。”林逸拍板,“你先研究可行性方案,列出需要的设备清单,注意成本和隐蔽性。”
“好。”赵刚立刻在电脑上新建了一个加密文档,开始罗列:高频读卡器、空白Ic卡、逻辑分析仪(可选)……
看着赵刚专注的样子,林逸心中感慨。赵刚试图用黑客技术去破解门禁,这本身是极高超的技术活。但在林逸看来,最核心的钥匙,其实是那个【权限校验松懈漏洞】。没有这个漏洞,再高明的黑客技术,面对一个严密防守的系统,也会事倍功半。
技术是工具,而漏洞,是通往捷径的后门。
就在这时,林逸心念一动,想到了网吧本身的漏洞。他想测试一下,在系统明确提示存在漏洞的情况下,纯粹的技术手段能否发现并利用。
“刚子,你再试试扫描一下这台电脑,或者网吧的服务器,看看有没有什么……安全漏洞?比如计费系统之类的?”林逸引导道。
赵刚不疑有他,立刻熟练地打开几个命令行工具和端口扫描器,开始对局域网和计费服务器地址进行探测。他眉头紧锁,手指飞快地敲击着。
几分钟后,他摇了摇头:“服务器端口防守很严,常见的漏洞都打了补丁。这台客户机除了些流氓软件,没发现明显的后门。想从技术层面突破这个计费系统,难度很高,除非有零日漏洞。”
林逸心中了然。果然,在系统没有直接“标注”出【计费系统时间校验漏洞】的情况下,即便是赵刚这样的技术好手,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发现那个极其隐蔽的规则层面的bUG。
黑客技术固然强大,但在能够直接窥见“规则漏洞”的bUG能力面前,终究还是慢了一步,或者说,走的是两条不同的路。
【规则反噬结算:因引导盟友进行高难度技术探索(未果),消耗其精力,宿主需承担其下一餐饭钱。】
林逸看着这条反噬提示,愣了一下,随即笑了。这反噬……还挺人性化?
他看了看时间,拍了拍还在埋头研究门禁方案的赵刚:“刚子,走了,先去吃饭,我请客。”
赵刚抬起头,有些茫然:“嗯?哦,好。”他显然还沉浸在技术世界里。
走出网吧,夕阳的余晖洒在脸上。林逸看着身边这个未来可能成为世界顶级黑客、但现在还只是个沉迷技术的少年,心中充满了期待。
他知道,赵刚的技术,加上苏沐雪的分析,再结合自己发现bUG的能力,这个小小的“bUG工作室”,必将爆发出远超常人想象的能量。
黑客技术很牛吗?
在能直接修改“规则参数”的bUG面前,确实还得叫一声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