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石”与“小食光”的接连成功,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两颗石子,涟漪虽然隐秘,却终究会扩散到某些有心人的视野中。bUG工作室的“内容趋势顾问”业务,虽然操作极其隐蔽,但其产生的效果——让两个原本不温不火的账号在短时间内精准抓住风口、实现数据爆发——还是引起了一些圈内人的注意。
这天,林逸用于工作室对外联络的一个加密邮箱,收到了一封措辞谨慎、来源经过多次跳转的邮件。发件人自称是“青鸾资本”的投资经理,名叫秦青鸾。
邮件内容并没有直接提及“墨石”或“小食光”,而是以一种非常专业且看似巧合的口吻写道:
“尊敬的顾问先生\/女士,冒昧打扰。我们注意到近期内容生态领域出现了一些非常有趣、且极具代表性的成功案例,其爆发轨迹和内容切入点,体现了对平台算法和用户心理的精准洞察。青鸾资本长期关注新媒体与消费领域的投资机会,相信背后定有高人指点。我们诚挚希望能与您建立联系,探讨潜在的合作可能。或许,我们能将这种‘洞察力’应用于更广阔的商业场景。”
邮件附带了青鸾资本的官方简介和一些公开的投资案例,看起来像是一家正规且颇具实力的风险投资公司。
林逸看着这封邮件,眉头微微蹙起。
找上门来了?
是福是祸?
【系统,扫描邮件来源及‘青鸾资本’背景信息,评估风险。】
【邮件来源分析:经过七次海外服务器跳转,最终源头指向本市。技术手段专业,具备一定反追踪能力。】
【‘青鸾资本’背景扫描:真实存在的风险投资机构,创始人兼cEo:秦青鸾。主要投资领域:互联网、新媒体、消费升级。过往投资记录显示其风格犀利,眼光独到,对数据极其敏感。未发现与‘清道夫’组织存在明显关联。】
一家真实存在的Vc?而且其负责人秦青鸾,似乎就是大纲中提到的第二位主要女性角色,“霸道女总裁·商业女王·投资之神”。
林逸没有立刻回复。他将这封邮件的内容和系统分析结果,同步给了苏沐雪和赵刚,征求他们的意见。
苏沐雪的回复很快,带着她一贯的冷静与审慎:“风险与机遇并存。机遇在于:与正规资本合作,可以为工作室提供更稳定的资金和资源支持,甚至获得一层合法的商业外壳作为掩护。风险在于:1. 对方意图不明,是单纯商业合作,还是另有图谋?2. 合作必然增加暴露风险,如何确保我们的核心秘密不被察觉?3. 与秦青鸾这类精明强势的人物打交道,我们能否掌握主动权?”
赵刚则从技术角度提出建议:“我可以尝试对秦青鸾及其公司进行更深入的背景调查,包括其个人经历、投资风格、甚至社交媒体动态,试图构建更完整的画像。同时,我们需要建立更高级别的隔离措施,确保任何接触都不会追溯到我们真实身份。”
林逸综合了伙伴的意见,心中有了计较。完全拒绝可能引起对方更大的好奇,并非上策。但贸然接触,风险太大。
他决定采取一种谨慎的、试探性的回应。
几天后,他通过一个新的、同样经过严密处理的匿名邮箱,回复了秦青鸾:
“秦总您好,来信收悉。感谢关注。我们只是一群对内容生态变化感兴趣的观察者,偶尔提供一些不成熟的分析。青鸾资本实力雄厚,恐难匹配。且我们习惯独立运作,暂无合作意向。祝商祺。”
回复客气而疏离,既没有承认与那些成功案例的关系,也委婉地拒绝了合作提议,试图就此打住。
然而,秦青鸾的回复比他预想的更快,也更……直接。
“顾问先生过谦了。‘墨石’的科技赋能传统手艺,‘小食光’的情怀引爆流量,两次精准的‘偶然’,若都是巧合,那概率未免太低。我无意探究诸位身份,亦尊重各位的独立性。但商业世界,合则两利。我手中有一个本地生活服务类的初创项目,数据增长陷入瓶颈,其目标用户与内容调性与‘小食光’的受众高度重合。若贵方能提供类似的‘趋势分析’,助其破局,我方愿意支付一笔可观的、完全匿名的咨询费用,并且,不要求任何形式的后续绑定。”
邮件后面,附带了那个本地生活项目的简单介绍和数据截图。
对方不仅点明了“墨石”和“小食光”,更是直接抛出了一个具体的、带有测试性质的合作项目!而且条件颇为优厚——高额匿名咨询费,无后续绑定。
这更像是一次商业上的考较和试探。她想看看,这种“精准洞察”是否能复制到另一个领域。
【触发选择性商业事件:秦青鸾的考较。】
【接受挑战并成功,可能开启与青鸾资本的有限合作渠道,获得资金与资源,但暴露风险增加。】
【拒绝挑战,可能引起对方持续关注或失去一个潜在盟友\/掩护。】
林逸看着系统提示,知道躲是躲不过去了。秦青鸾这种人,既然已经注意到了他们,不得到一个明确的答案恐怕不会轻易放弃。
“接!”林逸做出了决定,“但必须在我们绝对掌控的规则内进行。”
他回复秦青鸾,同意接下这个“案例分析”,但强调这仅是基于公开数据的独立研究,不代表任何承诺,并且费用需提前支付一半到指定匿名账户。
秦青鸾爽快地答应了,款项很快到账。
接下来,林逸让赵刚深入分析了那个本地生活项目的数据和行业趋势,苏沐雪则研究了其目标用户的心理和痛点。林逸自己则动用系统扫描,寻找该领域可能存在的【区域性服务信息差漏洞】或【用户习惯微小变迁漏洞】。
他们发现,这个项目主要提供上门维修、保洁等标准化服务,竞争激烈。但其后台数据显示,有一个细分需求被忽略了——“宠物家庭深度清洁”。随着养宠人群扩大,对去除宠物毛发、异味、进行环境消毒的需求日益旺盛,但市面上缺乏专业、可靠的服务提供商。
【发现可利用漏洞:【细分市场需求认知滞后漏洞】!】
【漏洞描述:在本地生活服务领域,平台和大多数提供商仍聚焦于大众化标准服务,对新兴的、高价值的细分需求反应迟缓。】
林逸整合了团队的分析结果,撰写了一份简洁的报告,核心建议就一条:集中资源,快速切入并建立“宠物家庭深度清洁”这一细分领域的专业服务标准和品牌形象,抢占市场空白。
报告通过匿名方式发回给秦青鸾。
几天后,秦青鸾回复了,只有一句话:
“分析精准,直指核心。项目已调整方向。尾款已付。期待下次交流。”
没有过多的赞赏,但那种认可的态度透过文字清晰可见。
【成功完成商业考较!与‘秦青鸾’关系度+5。获得稳定匿名收入渠道。】
【规则反噬结算(轻微):因介入商业竞争,宿主将遭遇一次‘合同纠纷’或‘消费陷阱’(大概率发生在无关的个人事务上)。】
看着系统的提示,林逸知道,他们通过了一次危险的测试,并且打开了一扇通往更复杂商业世界的大门。
秦青鸾这位“霸道女总裁”,就像一头优雅而危险的猎豹,已经注意到了他们这只隐藏在草丛中的“兔子”。
接下来的接触,是会被她吞噬,还是能借助她的力量,在危机四伏的都市丛林中更好地隐藏和成长?
林逸感觉,真正的“都市修罗场”,正在向他展开冰山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