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晶维度的绿晶圣山脚下,“跨维度共生工程” 的奠基仪式正热闹举行。十维度的核心成员共同挥动由十色能量凝聚的 “共生奠基锤”,在地面砸下第一块基石 —— 淡绿色的绿晶石板上,镌刻着十维度文明的图腾,石板周围环绕着淡蓝、幽紫、赤红等颜色的能量纹路,象征着十维度能量的共生融合。
“跨维度共生工程分为三大模块:第一模块是‘资源共享枢纽扩建’,将原有的单一资源通道升级为‘十维能量共生网络’,实现各维度本源能量的按需调配与循环利用;第二模块是‘文化交融中心’,建设包含十维度特色的博物馆、学院、艺术广场,促进各文明的文化交流;第三模块是‘全域防御体系完善’,在域外虚空关键节点增设‘能量监测站’与‘快速反应基地’,确保共生家园的安全。” 青芽手持工程蓝图,向在场的十维度成员详细介绍,蓝图上的三维模型清晰展示着工程的整体布局,每个模块都标注着对应的负责文明与建设周期。
星垣望着不远处已开工的资源枢纽扩建现场 —— 岩心族的工匠们正用岩心合金搭建枢纽的主体框架,淡土黄色的金属构件在阳光下泛着冷光;绿晶族的成员们种植的 “共生藤蔓” 沿着框架攀爬,淡绿色的藤蔓与金属交织,形成自然与科技融合的独特景观;暗晶族的工程师则在框架内部安装 “空间折叠传输装置”,淡黑色的能量管道像血管般分布在枢纽各处,未来这里将实现十维度资源的实时传输。
“资源枢纽的核心‘十维能量共鸣器’安装进度如何?” 星垣向铁枢询问,这个共鸣器是整个共生网络的关键,需要精准协调十维度能量的频率,确保能量传输时不会出现冲突。
铁枢的金属手指在控制面板上滑动,调出共鸣器的安装数据:“共鸣器的主体结构已完成 80%,但风语族的‘频率校准模块’与幽影族的‘空间稳定模块’还存在兼容性问题 —— 风语能量的高频共振会干扰幽影能量的空间拟态,导致共鸣器的能量传输效率下降 15%。”
风语族的风铃与幽影族的幽光立刻上前调试。风铃将风语共振晶嵌入校准模块,淡青色的能量在模块表面跳动;幽光则注入幽影能量,在模块周围构建 “空间缓冲场”。两种能量经过多次调试,终于找到平衡点 —— 风语能量的高频共振被缓冲场削弱至安全范围,幽影能量的空间拟态也能稳定维持,共鸣器的传输效率恢复至设计标准的 98%。“好了!现在十维度能量能在共鸣器中稳定流转,不会再出现冲突了!” 风铃的声音带着兴奋,共鸣器表面的十色能量纹路开始同步闪烁,像一颗跳动的十色心脏。
就在共生工程顺利推进时,全域防御体系的 “西三区监测站” 突然传来警报 —— 监测站捕捉到一道微弱的求救信号,信号来源位于域外虚空的 “碎星带”,那里是空间碎片风暴最频繁的区域,信号中携带的 “光羽能量” 特征,与联盟已知的任何文明能量都不同。
“信号的强度很弱,断断续续的,像是被空间碎片风暴干扰了。” 星轨调出信号的波形图,屏幕上的淡金色波形呈锯齿状,偶尔出现长时间的中断,“根据信号定位,求救文明的聚居地应该在碎星带的‘光羽星’上,那里正遭受高强度的空间碎片风暴袭击,若不及时支援,整个文明可能会被风暴摧毁。”
星垣当即组建 “光羽支援队”,成员包括:擅长风暴防御的冰雾(冰雾族族长)、负责能量修复的绿芽(绿晶族工程师)、携带空间稳定设备的暗晶(暗晶族族长),以及驾驶 “风暴适应性战舰” 的铁械族船员。支援队的战舰表面覆盖着 “冰雾 - 岩心混合防护层”,能抵御空间碎片的撞击与风暴的能量冲击,舰体内部还携带了大量 “空间稳定锚” 与 “绿晶修复液”,用于帮助光羽族抵御风暴。
当支援队的战舰驶入碎星带时,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都震撼 —— 无数大小不一的空间碎片在虚空中高速穿梭,碎片表面闪烁着暗黑色的空间能量,偶尔碰撞产生的冲击波,能轻易撕裂普通战舰的装甲;远处的光羽星被淡金色的光羽能量笼罩,能量罩表面已出现多处破损,碎片不断撞击能量罩,发出 “砰砰” 的巨响,能量罩的光芒正逐渐暗淡。
“光羽能量罩的能量损耗率达 60%!最多还能支撑 1 小时!” 绿芽通过探测器分析数据,“我们需要先在光羽星周围构建‘空间稳定圈’,减缓碎片的撞击速度,再用绿晶能量修复能量罩的破损。”
冰雾立刻下令释放 “空间稳定锚”—— 数十枚淡蓝色的锚体从战舰射出,在光羽星周围形成圆形阵列,锚体释放的冰雾能量在阵列内部形成 “低温稳定场”,空间碎片的速度明显减慢,撞击能量罩的力度也随之减弱。“绿芽,现在可以开始修复能量罩了!” 冰雾的声音带着喘息,维持稳定场需要持续注入冰雾能量,她的身体已开始出现轻微的能量透支。
绿芽带领队员乘坐小型登陆舰,穿过稳定场,抵达光羽星表面。光羽族的族长 “光羽” 已带领族人在登陆点等候,这位身披淡金色光羽织物的女子,周身的光羽能量微弱却坚韧,她的身后,无数光羽族成员正用自身能量支撑着能量罩,许多年幼的光羽族成员因能量透支,已瘫倒在地。
“感谢你们赶来!” 光羽的声音带着哽咽,她指向能量罩的破损处,“空间碎片风暴已持续三天,我们的光羽本源晶能量即将耗尽,若再无法修复能量罩,整个光羽族都会被碎片吞噬。”
绿芽立刻取出绿晶修复液,将其注入光羽本源晶 —— 淡绿色的液体与淡金色的光羽能量融合,形成 “绿晶 - 光羽混合能量”,顺着能量罩的破损处蔓延。破损处的光芒逐渐恢复,原本断裂的能量纹路重新连接,能量罩的整体强度提升了 40%。“本源晶还需要补充能量!你们的光羽能量具备‘光能转化’特性,可以吸收恒星的光能转化为自身能量,我们可以帮你们搭建‘光能收集装置’!” 绿芽向光羽解释,同时让铁械族船员开始组装装置。
淡金色的光能收集装置很快搭建完成,装置的 “光羽共振板” 能高效吸收恒星光能,转化为光羽能量注入本源晶。随着能量的不断补充,光羽能量罩的光芒越来越明亮,空间碎片的撞击再也无法造成威胁。光羽族的成员们欢呼雀跃,年幼的孩子们围着支援队成员,用稚嫩的光羽能量编织出小小的花朵,表达感谢。
“光羽族的光羽能量,能与风语能量形成‘光能通讯’—— 光羽能量携带的信息密度,是风语能量的 3 倍,且不会被空间风暴干扰。” 风语通过远程通讯分析光羽能量的特性,“若光羽族加入共生共同体,我们的跨维度通讯网络将实现质的飞跃。”
星垣向光羽发出邀请:“域外虚空共生共同体欢迎所有热爱和平、崇尚共生的文明加入。作为共同体成员,光羽族不仅能获得各维度的技术与资源支援,还能参与跨维度共生工程的建设,与其他文明共同建设域外虚空的共生家园。”
光羽望着逐渐恢复生机的光羽星,又看了看身边热情的支援队成员,郑重地点头:“光羽族愿意加入域外虚空共生共同体!我们会用光羽能量与光能通讯技术,为共同体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当支援队带着光羽族的代表返回绿晶维度时,跨维度共生工程的 “文化交融中心” 已初步建成。中心的 “十维博物馆” 内,展示着各维度的文明瑰宝:星启族的星尘水晶、绿晶族的绿晶本源样本、光羽族的光羽织物…… 这些展品在十色能量的照耀下,散发着独特的光芒,吸引着各维度的成员前来参观。
在文化交融中心的 “共生广场” 上,十维度成员与光羽族代表共同举行了简单的结盟仪式。光羽将一枚蕴含光羽本源能量的 “光羽印” 嵌入共生本源柱,淡金色的光羽能量融入柱体,与其他十色能量交织,形成十一色的能量纹路。“从此,光羽族就是共生共同体的一员,我们会与其他文明携手,守护域外虚空的和平与繁荣。” 光羽的声音带着坚定,广场上响起热烈的掌声。
星垣站在共生本源柱旁,望着柱体上闪烁的十一色能量,心中满是感慨。从最初的总宇宙,到如今的十一维度共生共同体,他们走过了无数艰难险阻,却始终坚守着 “维度无界、文明共荣” 的信念。“跨维度共生工程的建设,只是共生家园的起点。” 星垣的声音通过通讯网络传遍所有维度,“未来,我们会继续探索域外虚空,接纳更多热爱和平的文明,让共生的光芒照亮每一个角落,让所有文明都能在这片虚空中,繁衍生息,共同发展。”
夜幕降临,绿晶维度的天空中,十一色的能量烟花绽放,与星空交相辉映。跨维度共生工程的工地上,依旧灯火通明,各维度的成员们正昼夜不停地工作,为建设更美好的共生家园而努力。光羽族的成员们则开始调试光能通讯设备,淡金色的光羽能量在虚空中传递,将共生共同体的消息,传向域外虚空的更深处 —— 那里,还有无数未知的文明,正等待着与他们相遇,共同书写域外虚空的共生传奇。
随着光羽族的加入,跨维度共生工程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光能通讯技术的融入,让共同体的通讯网络覆盖范围扩大了两倍;光羽能量的光能转化特性,为资源共享枢纽提供了新的清洁能源;光羽族对空间风暴的了解,也为全域防御体系的完善提供了重要参考。域外虚空的共生家园,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更加繁荣、更加坚固。
在共生共同体的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各维度成员共同投票通过了《域外虚空共生发展规划》,明确了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接纳至少五个新的绿洲维度、完善跨维度资源与通讯网络、建立 “共生文明学院” 培养跨维度人才、研发更先进的防御技术应对未知威胁。这份规划,不仅是对过去的总结,更是对未来的期许 —— 在 “维度无界、文明共荣” 的信念指引下,十一维度的成员们,正携手迈向一个更加美好的共生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