陨仙洞深处的法则秘境中,淡金色的光雾如流水般漫过韩烨的衣袍。他望着掌心那枚刚凝聚成型的法则核心,内里土黄与金黄交织的纹路仍在微微搏动,仿佛还残留着与那头法则猛虎激战时的余韵。三日闭关,从最初触碰金系法则时指尖被割破的刺痛,到此刻能将法则之力融入炼器的圆融,这条跨越凡俗认知的修行之路,每一步都浸透着汗水与顿悟。
“韩阁主,秘境开启的时辰将近了。”中极域域主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感慨。他望着韩烨的背影,这位从地冥域崛起的下界修士,在短短时日里展现出的法则天赋,竟让他这位浸淫大罗境数百年的老修行也心生震撼。方才韩烨以秘境金纹石炼制灵剑时,那道无需灵文加持便撕裂虚空的锋芒,分明已触及“器法合一”的门槛——那是多少仙界炼器宗师穷其一生都难以企及的境界。
韩烨转过身,将法则核心收入储物袋,目光扫过秘境中漂浮的各色法则丝线。金之锋锐如出鞘利剑,水之柔韧似绕指柔丝,火之狂暴若燎原烈焰,土之厚重像大地沉脉……这些曾让他望而生畏的天地规则,此刻在眼中却化作了无数待解的灵文图谱。他忽然想起刚到仙界时,面对紫云阁藏书阁里那些晦涩的灵文典籍,也曾有过类似的茫然。
“域主可知,在下界时,我曾为了领悟一道基础灵文,在玄铁矿山中枯坐三月。”韩烨忽然开口,声音在空旷的秘境中荡起轻响,“那时只觉灵文繁复如星斗,直到某天暴雨倾盆,看雨水冲刷矿脉形成的纹路,才猛然醒悟——灵文本就是天地法则的简化,而法则,或许就是最本源的灵文。”
中极域域主抚须轻笑:“哦?韩阁主这番感悟,倒是与上古‘文以载道’的说法不谋而合。只是法则无形,灵文有迹,能将二者融会贯通者,万中无一。”
韩烨没有接话,目光落在不远处一面光滑如镜的玄黄石壁上。那石壁不知存在了多少岁月,表面覆盖着一层薄薄的法则尘埃,隐约可见前人留下的模糊刻痕,想来是历代进入秘境的修士留下的感悟。他心念微动,屈指一弹,紫霄剑从储物袋中飞射而出,悬浮于掌心之上。剑身在法则光雾中流转着淡淡的紫芒,剑身倒映出他此刻沉静的眼眸。
“既入宝山,总该留下些什么。”韩烨低语一声,握住紫霄剑,纵身掠向石壁。他没有运转灵气,也没有引动法则,仅凭肉身之力挥动长剑。剑尖触碰到石壁的刹那,没有预想中的金石交鸣,反而像笔尖划过宣纸般流畅。
“玄铁承法,器载万物。”
八个大字,笔力雄浑,却又带着一种奇异的灵动。“玄”字起笔如铁钩挂石,隐有土系法则的厚重;“铁”字收锋似金纹裂玉,透着金系法则的锐利;“承”字笔画连绵如水波流转,暗合水之柔韧;“法”字收尾处星火跳跃,藏着火之狂暴。八字之中,竟将他这几日感悟的四系法则不露痕迹地融入其中,更奇的是,字里行间还透着《九转玄功》的炼体真意与《天工造物录》的炼器精髓——仿佛这八个字本身,就是一件蕴含无穷大道的活物。
刻完最后一笔,韩烨收剑而立,望着石壁上缓缓亮起的字迹,那些笔画间竟有细微的法则丝线缠绕,与秘境中的天地规则隐隐共鸣。他知道,这并非自己的神通有多高明,而是恰好触碰到了“道”的本质——无论是炼体、炼器,还是对法则的领悟,最终都要回归到对天地万物的理解与尊重。
中极域域主走上前,指尖轻触那些发光的字迹,当指尖掠过“器载万物”四字时,他猛地瞳孔一缩。多年来困扰他的一个难题,竟在这一瞬豁然开朗。他转头看向韩烨,眼神中充满了敬畏:“韩阁主这八字,足以让后世修士少走千年弯路。老夫斗胆,愿将此石壁设为秘境禁地,只许核心弟子观摩,如何?”
韩烨微微颔首:“道无常形,传于有缘。域主此举,正合我意。”他并不在意这八字会被多少人看到,修行之路终究要靠自己走,他留下的,不过是一块或许能让后来者稍作歇息的路标罢了。
两人转身向秘境出口走去,光雾在身后缓缓合拢,将那面刻着大道真意的石壁笼罩其中。走出秘境的刹那,外界的天地灵气涌入鼻腔,竟让韩烨生出几分不习惯——秘境中纯粹的法则之力,已让他的感知变得更加敏锐。
中极域域主停下脚步,郑重地对韩烨拱手:“韩阁主若有朝一日冲击神灵境,中极域愿倾力相助。”这句承诺,远比任何宝物都来得珍贵。
韩烨回礼道:“多谢域主。后会有期。”
望着韩烨带着三名弟子远去的背影,中极域域主身旁的亲卫忍不住问道:“域主,那八个字真有如此玄妙?”
域主抬头望向天际,嘴角露出一抹笑容:“你可知为何上古修士能轻易破碎虚空?因为他们懂得,天地本就是最大的灵文,万物皆为最神的法器。韩阁主这八字,道破的正是这个道理啊……”
远处,韩烨回望了一眼中极域的方向,将紫霄剑归鞘。法则秘境之行,让他对大罗境的理解又深了一层,但他知道,这并非终点。九天神梯的虚影在脑海中一闪而过,他握紧了拳头,接下来要做的,是将这份感悟带回紫云阁,让那些等待着他的人,也能踏上属于自己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