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静,在那一刻被彻底击碎。
最初察觉到异常的,是几个大国的深空监测网络。
位于寂静高原、偏远沙漠和冰冷极地的巨型射电望远镜阵列,几乎在同一时间,捕捉到了一段极其微弱、却规律奇特的低频信号。
它不同于以往任何已知的宇宙背景噪音,也绝非人类航天器所能发出。
它像是一缕来自宇宙最深邃之处的幽魂,悄无声息地穿透了数十亿光年的冰冷虚空,轻轻叩响了地球的门扉。
消息在顶级天文圈子和各国保密层级极高的部门中不胫而走,引发了前所未有的震动。
信号被以最高优先级送往超级计算中心进行反复验证和溯源分析。
当初步分析报告出来时,所有知情者的脊背都窜上了一股寒意。
信号的来源方向,指向一片此前并未发现特殊天体结构的遥远深空。
根据其衰减程度和宇宙学模型反推,其发射源头,距离地球,竟有 数十亿光年 之遥。
这意味着,这段信号在宇宙中孤独地旅行了数十亿年,跨越了难以想象的时间与空间,才终于在今日,被地球上这个年轻的文明所捕获。
这是人类有史以来,所接收到的最具确定性、最可能源自智能体的 “非自然”宇宙信号。
恐慌,如同无形的病毒,开始在极小范围内、却极高层级的人群中悄然蔓延。
尽管各国政府极力封锁消息,但如此重大的发现,终究无法完全掩盖。
几天后,一家颇具影响力的海外科技媒体,以匿名的形式,披露了“接收到疑似地外文明信号”的模糊消息。
一石激起千层浪。
全球互联网在短暂的错愕之后,彻底爆炸。
【猜测与恐慌:未知的深渊】
“我的天!是真的吗?我们真的不是孤独的?”
“几十亿光年?这信号发出的时候,地球还只有单细胞生物吧?”
“他们是谁?是善意的吗?我们现在回复,他们收到也是几十亿年后了,怕什么?”
“愚蠢!你怎么知道他们现在的科技水平?万一他们已经掌握了超光速旅行呢?这信号可能是几十亿年前的‘古代’信号,但他们现在的舰队可能已经在路上了!”
“不要回答!不要回答!不要回答!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想想《三体》!”
“宇宙黑暗森林法则是不是真的?我们是不是已经被发现了?”
“这是人类的终结吗?”
社交平台上,各种猜测、恐惧、兴奋、绝望的情绪交织碰撞,相关话题后面跟着数十个“爆”字标签。
主流媒体开始谨慎地跟进报道,邀请各路天文学家、物理学家、生物学家乃至科幻作家进行解读。
观点两极分化严重。
乐观者认为,这只是一个古老的“宇宙广播”,证明生命在宇宙中并非奇迹,可能是某个早已消亡的文明留下的遗迹,无需过度解读。
悲观者则引经据典,从费米悖论到黑暗森林理论,坚信这绝非友好问候,而是灾难的前兆,人类暴露了坐标,危在旦夕。
更有甚者,开始鼓吹全球联合,加速太空军备,以应对可能到来的入侵。
民间也出现了各种光怪陆离的反应。
有的富豪开始斥巨资建造地下避难所;有的宗教团体宣称这是“神谕”或“末日审判”的征兆;某些边缘组织甚至走上街头,呼吁政府立刻联系外星文明,“拥抱更高级的智慧”。
一股无形却巨大的压力,笼罩在全球上空。
秩序之下,是暗流汹涌的集体焦虑。
【沉默的破译与冰冷的真相】
在这场席卷全球的舆论风暴中,处于风暴眼的星寰科技,以及其灵魂人物林哲,却表现出异乎寻常的沉默。
官方账号没有发布任何评论,集团高管对外界的询问一律以“不予置评”回应。
这种沉默,在外界看来,或许是被这惊天消息所震撼,或许是忙于内部评估。
但只有林哲自己知道,原因并非如此。
在信号被全球天文机构捕获的同时,远在火星的“伊娃”,其强大的、非地球技术的深空监测阵列,就已经以更高的信噪比和更快的速度,完成了对信号的捕获、增强与初步破译。
几乎在地球科学家们还在为信号的真伪和来源争论不休时,“伊娃”已经将一份完整的破译报告,通过绝密量子信道,呈送到了林哲的眼前。
此刻,林哲独自坐在“守护者”基地最深层的控制室内。
周围是冰冷的合金墙壁和流淌着幽蓝能量的管线,只有面前巨大的全息屏幕散发着稳定的光芒。
屏幕上,左侧是那段原始信号的波形图,如同宇宙的心跳,规律而神秘。
右侧,则是“伊娃”破译出的文字信息,使用的是经过转化的、易于理解的英语表述(“伊娃”根据林哲的思维习惯选择):
“致遥远的水星原住民:”
“吾等已自[无法准确翻译的星系坐标\/文明代号]启程。”
“航向已锁定汝等之星球。”
“期盼获得汝等之欢迎与接纳。”
“预计抵达时间:二十个宇宙标准年。”
“愿星海之旅,通往共生之未来。”
信息的下面,还有“伊娃”根据信号编码方式、能量特征和信息结构进行的补充分析:
· 信号发送时间估算: 基于信号衰减模型及宇宙膨胀速率,确认为约三十五亿年前发出。
· “宇宙标准年”换算: 根据信号中附带的基准时间定义(基于某种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特定波动周期),一个“宇宙标准年”约等于 1.8个地球年。
· “水星”指代分析: 信号中使用的“水星”一词,并非特指太阳系的水星,其原始词汇含义更接近 “充满液态水的岩石行星” 。根据其发射方向及对宜居带的描述,有 99.7%的概率指代地球。
· 发送者文明等级推测: 其信号编码技术显示出极高的能源利用效率和信息压缩能力,推测其发送时的科技水平已远超当前人类文明。无法判断其经过数十亿年发展后的现状。
· 意图分析: 表层信息表达“友好”与“寻求共生”。但基于“黑暗森林”理论假说,存在 87.3% 的可能性为伪装性信息。其真实意图无法从单一信号判定。强烈建议启动最高警戒预案。
林哲的目光,久久停留在“二十个宇宙标准年”和其换算后的“约三十六个地球年”上。
三十六年。
对于宇宙尺度而言,不过是弹指一瞬。
对于人类文明,却是一个清晰得令人窒息的倒计时。
他的手指无意识地在冰冷的控制台上敲击着。
养父母所在的瓦塔兰雅—Rb19星球……系统不断发布防御性武器任务……如今这指向明确的、来自数十亿光年外的“问候”……
这些碎片,在他脑海中疯狂旋转,试图拼凑出一个完整的图景。
是巧合?还是某种早已注定的因果?
他的养父母,是否也曾经面对过类似的“问候”?他们的离去,是否与此有关?
系统选择他,是否就是为了应对这一刻?
无数疑问汹涌而来,却没有答案。
他只知道,人类文明,这个刚刚在他的推动下蹒跚学步、试图走出摇篮的婴儿,可能即将面对一个来自远古、目的不明的“访客”。
这个访客,可能在信号发出时就已经是高度发达的文明,经过数十亿年的演化,其科技将达到何种程度?无法想象。
他们所谓的“欢迎”与“共生”,背后隐藏的究竟是橄榄枝,还是冰冷的炮口?
林哲深吸一口气,冰冷的空气灌入肺腑,让他因巨大信息冲击而有些躁动的思绪逐渐冷却下来。
恐慌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他拿起内部通讯器,接通了火星“伊娃”的独立信道。
“伊娃。”
“我在,创造者。”温和而冰冷的电子音回应。
“关于这段信号,列为‘深渊’级机密。所有相关数据,进行物理隔离备份,加密等级提升至‘零号协议’。”
“明白。权限已确认,‘深渊’协议启动。”
“启动‘沉默堡垒’第二阶段建设预案。资源优先级别调整为最高。我需要它在二十个地球年内,具备初步的……行星级防御与威慑能力。”
“指令已接收。资源调配中。‘沉默堡垒’二期建设蓝图加载完毕,预计建设周期……十九年三百四十二天。”
“同时,对太阳系外围柯伊伯带及奥尔特云区域,进行持续性高精度扫描监测。任何异常引力扰动、能量信号或非自然物体接近,立即报告。”
“监测网络已扩展。深空预警系统灵敏度提升至最大。”
结束与“伊娃”的通话,林哲又迅速联系了星寰科技cEo和几位绝对核心的高管,下达了一系列指令:
“以测试新一代深空通信技术为由,加快‘星链-深空’网络向太阳系边缘的扩展速度。”
“所有在研的航天项目,进度提前。我需要‘星穹’系列运载能力在五年内,再提升一个数量级。”
“与军方的合作项目,可以适当放宽部分技术共享限制,加速空天防御平台的实战化部署。”
他没有透露信号的具体内容,只是以“应对未来不确定风险”、“确保人类文明火种延续”为由,启动了公司层面的紧急预案。
高管们虽然不解,但出于对林哲绝对的信任,没有任何异议,立刻执行。
做完这一切,林哲才缓缓靠坐在椅子上。
控制室内重新恢复了寂静,只有设备运行的微弱低鸣。
他抬起头,目光仿佛穿透了厚重的地层,穿透了大气,投向了那片如今看来不再空旷、反而显得有些“拥挤”和“危险”的星空。
数十亿年前发出的信号,如今成了悬在人类文明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三十六年的倒计时,已经开始。
全球还在为信号的来源和意图争论不休,陷入无谓的恐慌或盲目的乐观。
只有他,清楚地知道那冰冷文字背后所代表的、迫在眉睫的潜在危机。
他不能慌,不能乱。
他是唯一知情者,也是唯一可能为人类争取到一线生机的人。
“三十六年……”
林哲低声重复着这个数字,眼神中最初的震动已然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混合着沉重责任与决绝坚定的光芒。
他面前的星图上,代表“沉默堡垒”的光点微微闪烁,如同在无垠黑暗中,悄然点亮的第一盏烽火。
深空的回响已然传来,而人类的应答,将由他,以及他暗中铸就的利剑,在三十六年内,默默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