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工程师的突然请假和“老吴”的诡异现身,像两根骤然绷紧的弦,让专案组的气氛瞬间凝重到了极点。
韩东站在办公室窗前,望着窗外阴沉沉的天色,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窗框。
他手头可用的人太少了,所里的同志虽然可靠,但既要维持日常警务,又要配合专案组进行大范围的摸排监控,人手捉襟见肘。
尤其是对张工程师家这种需要长时间、高精度、绝对隐蔽的监控任务,必须用绝对信得过、而且有经验的老手。
一个念头出现在他的心里,必须调用自己最核心的老班底。
他在直属队的那帮兄弟,赵小虎、王小川他们,跟自己磨合多年,经历过大案的考验,忠诚可靠,业务熟练,关键是彼此之间有绝对的默契。
事不宜迟,韩东转身抓起桌上的内部电话,直接接通了直属队的电话,接电话的事陈锋。
“陈队!我东子!”韩东开门见山。
“东子,咋了?听着口气不对啊?”陈锋的声音立刻严肃起来。
“丰台这边情况紧急,需要支援!”韩东言简意赅。案子到了关键时候,缺人手,缺信得过、能打硬仗的人。
我想把小虎、小川,还有大刘他们几个暂时借调过来,参加一个秘密行动,时间紧迫,需要您那边立刻协调放人!”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陈锋显然在快速权衡,跨所借调干警,尤其还是他们直属队的,而且参与秘密行动,需要走程序,但眼下情况特殊。
“明白了,没问题!”陈锋果断回答,“我马上找张队批条子,小虎他们几个正好这几天没紧要任务,什么时候要人?”
“越快越好,最好今天下午就能到位!”韩东说。
“成,我亲自去办,让他们带上装备,直接去丰台所找你报到!”陈峰雷厉风行。
“谢了,陈队!情况复杂,电话里不便多说,等人到了我再详细交代!”韩东松了口气。
“自家兄弟,客气啥!注意安全!”陈锋叮嘱一句,便挂了电话去安排了。
放下电话,韩东心里踏实了不少。他立刻向专案组组长做了汇报,说明了借调人员的必要性和人员的可靠性。
下午三点刚过,派出所院子里传来一阵自行车铃声和略显嘈杂的脚步声。
韩东从办公室窗口望下去,只见赵小虎、王小川,还有身材魁梧的大刘三人,风尘仆仆地跳下自行车,每人背着一个鼓鼓囊囊的军用挎包,脸上带着兴奋和跃跃欲试的神情。
“东哥!”
三人看到站在门口的韩东,立刻立正敬礼,声音洪亮。
韩东快步迎上去,用力拍了拍赵小虎结实的肩膀,又看了看王小川和大刘:“好!来得正好,路上辛苦了。”
“不辛苦!东哥,有硬仗打,我们浑身是劲!”赵小虎咧嘴笑道,比以前黑了些,也沉稳了些。
王小川还是老样子,出声问:“东哥,什么情况,这么急?”
大刘搓着大手:“东哥,下命令吧,指哪儿打哪儿!”
“走,进屋说!”韩东把三人带进自己的办公室,关上门,神色立刻变得严肃起来。
他简单介绍了当前案情的严峻性和复杂性,重点说明了张工程师的重大嫌疑和对其进行秘密监控的极端重要性、艰巨性。
“……情况就是这样,张建业是老工程师,在站里根基深,人脉广,反侦察意识可能很强。
监控他,不能出半点纰漏,否则前功尽弃,这次任务,关键在‘隐’和‘准’,要像影子一样贴着他,但又绝不能让他察觉分毫!”
韩东目光扫过三人,“你们是我最信得过的兄弟,也是干这活儿最合适的人选,小虎机灵,眼力好;小川心细,善分析;大刘有耐力,适合蹲守,有没有信心?”
“有!”三人异口同声,表情凝重而坚定。
“好!”韩东铺开一张手绘的张工程师家周边地形草图。
“这是目标住址,铁路家属院三排五号,院子不大,但住户密集,邻里熟悉,陌生人很容易引起注意。
我们的任务是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监控,掌握张建业及其家人的一切外出、来访活动,特别是注意是否有陌生人与之接触。”
“小虎,你扮成收破烂的,负责白天在家属院附近街道流动观察,重点记下出入大院的可疑人员、车辆,注意张建业家的窗户、阳台有无异常信号。”
“小川,你心思缜密,扮成电力公司检查线路的工作人员,找机会接近大院,观察院内结构和张家具体情况,注意自然,不能硬来,电力公司那边有人协调。”
“大刘,你体力好,负责夜间在院外几个隐蔽点蹲守,用望远镜观察张家灯光、动静,记录夜间活动,尤其注意后半夜。”
“我会在斜对的一间临街的房子作为临时指挥点,协调各方,并随时准备策应。
所有发现,及时用暗号汇报,记住,除非有确凿证据或紧急情况,否则绝不允许暴露,更不准擅自行动!”
“明白!”三人仔细听着,将要点牢记在心。
“装备都带齐了吧?”韩东问。
“带了!”赵小虎拍拍挎包,“便服、干粮、水壶、手电、简易伪装工具,还有您以前教的,用来做临时标记的粉笔头。”
王小川补充:“我带了笔记本和钢笔,还有一本用来伪装的书。”
大刘嘿嘿一笑:“我带了块旧麻袋皮,晚上蹲守可以披着挡风。”
看着眼前这三个摩拳擦掌、准备充分的老部下,韩东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和强大的信心,这就是他敢打硬仗的底气所在。
“行动期间,吃住都在临时指挥点,条件艰苦,克服一下,任务完成后,我给你们请功!”
韩东最后叮嘱道,“一定要注意安全,发现任何异常,保命第一,然后才是任务!”
“是!保证完成任务!”三人挺直腰板。
简单的战前动员后,韩东亲自带着他们去认了地形,确定了观察点和联络方式。
傍晚时分,赵小虎推着辆借来的破三轮车,摇着拨浪鼓,开始了“收破烂”的生涯。
王小川拿着个工具包,走向家属院;大刘则消失在暮色中,寻找最佳的夜间潜伏点。
韩东也在斜对面的房间安顿下来,窗口正对着张工程师家的小院。
一张无形的监控网,在这座看似平静的铁路家属院周围,悄无声息地撒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