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告身体“主权光复”的第一个清晨,艾雅琳做出一个充满智慧的决定——按兵不动。
是的,尽管精神头儿像是充了电的兔子,恨不得立刻蹦跶着去拥抱搁置已久的工作、去赴朋友的约会、去健身房宣告“女王归来”,但理智却在耳边轻轻敲了敲小锣。
(内心暗语: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这“丝”还没完全抽完呢,可不能得意忘形。身体刚打完一场硬仗,需要的是休养生息,是平稳过渡,而不是立刻投身于另一场“战斗”。)
于是,她心安理得地否决了所有外出计划,给自己定下了未来几天的基调——“宅家静养,有序恢复”。而今天的小目标,则是给这栋陪伴她度过病期、同样需要“呼吸”的别墅,来一次温和而彻底的“扫除”。
天气好得不像话,仿佛是为了庆祝她的康复而特意准备的礼物。天空是那种澄澈高远的蔚蓝,阳光金灿灿的,毫无冬日常见的吝啬,慷慨地洒满每一个角落,透过明亮的玻璃窗,在室内投下大片大片温暖明亮的光斑,光柱中能看到细微的尘埃悠然舞动。
(内心暗语:嗯,连阳光都在帮我消毒杀菌,顺便指明哪些角落需要重点关照——看这灰尘舞跳得,还挺欢快。)
她没有换上正式的家居服,而是选择了一套更适合活动的行头——一件宽松柔软的纯棉米白色长袖t恤,搭配一条弹性极好、毫无束缚感的深灰色运动裤。头发用一根简单的电话线圈束成低马尾,利落又不失温柔。脚上踩着一双厚厚的、软底的家居袜,既能保暖,走起路来又悄无声息。
“好了,团团监工,”她对着亦步亦趋跟在脚边的三花猫笑道,“今天你的任务是视察工作,顺便在阳光最好的地方进行‘光合作用’,不准捣乱,知道吗?”
团团“喵呜”一声,甩了甩蓬松的大尾巴,算是回应,那双蓝宝石眼睛里似乎还真带着点审视的意味。
打扫的第一步,从“呼吸”开始。她首先推开了客厅和书房所有朝南的窗户。一股清冽而新鲜的空气瞬间涌入,带着室外干净的草木气息,迅速驱散了室内因几日封闭而略显沉滞的空气。微风轻轻拂动纱帘,像温柔的手掌抚过房间。
(内心暗语:先给房子透透气,也给自己透透气。把病气散出去,把新鲜能量请进来。)
她并没有急于拿起吸尘器轰轰烈烈地开始,而是先进行了一场“视觉整理”。沙发上随意搭着的盖毯,被她仔细折叠好,放入收纳筐;散落在茶几、边几上的几本杂志、书籍,按照大小和类别归位;遥控器、笔、小摆件也都各就各位。仅仅是这样简单的规整,客厅立刻就显得清爽开阔了许多。
(内心暗语:整理外在的秩序,其实也是在整理内心的秩序。乱糟糟的环境看着就心累,整洁了,心也就静了。)
接着,她启动了扫地机器人——“小圆饼”。看着这个勤劳的小家伙嗡嗡地开始在客厅地毯和木地板上规律地行进,她自己也拿起了静电除尘掸和微湿的软布,开始对付那些落灰的表面。
她从最高的书架开始。手指拂过一排排书脊,感受着不同纸张和装帧带来的细微触感。她擦去浮尘,偶尔会被某本书的名字吸引,随手翻阅几页,又笑着放回。这个过程并不匆忙,更像是一次与老友的无声叙旧。接着是电视柜、装饰画框、窗台……她动作轻柔而专注,仿佛在擦拭一件件珍贵的艺术品。
(内心暗语:以前总觉得打扫是负担,现在慢下来做,倒有点像冥想。专注于当下,专注于手上的动作,烦恼和杂念反而都消失了。)
阳光追随着她的动作,将她笼罩在温暖的光晕里。偶尔直起腰,捶捶后背,看着在光线下变得一尘不染、闪闪发亮的家具表面,一种微小而坚实的成就感便油然而生。
厨房是下一个重点区域。病中虽然饮食简单,但各种锅碗瓢盆、调料瓶也难免有些凌乱。她系上围裙,戴上橡胶手套,先清理了水槽里并不多的餐具,然后用稀释过的环保清洁剂仔细擦拭灶台、油烟机表面和操作台。不锈钢的水龙头被擦得锃亮,能照出她带着细密汗珠的额头。她清理了冰箱,扔掉了几样不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将剩余的食材重新归类摆放。
(内心暗语:病从口入,厨房的洁净是健康的第一道防线。看着这亮晶晶的厨房,感觉做出的饭菜都会更香更健康。)
做完这些,她感觉额角微微见汗,呼吸也稍微急促了些。她立刻喊了暂停。绝不逞强是康复期的第一原则。她给自己倒了一大杯温水,加入一片柠檬,然后窝进客厅那张已经被阳光晒得暖烘烘的扶手椅里,一边小口喝水,一边看着“小圆饼”不知疲倦地工作,团团则在它不远处,好奇地观察着这个移动的“圆盘”,时不时伸出爪子试图拦截,又迅速缩回。
(内心暗语:劳逸结合,张弛有度。身体刚刚发出一点点“需要休息”的信号,就要立刻响应。这才是对自己真正的体贴。)
休息了约莫二十分钟,感觉体力恢复了,她才起身进行最后一项大工程——卧室和床品的焕新。
她利落地拆下床单、被套和枕套,将它们和这几天用过的毛巾、家居服一起塞进洗衣机,选择了高温除菌模式。听着洗衣机传来沉稳的注水声和滚动声,她回到卧室,用湿布擦拭了床头柜、梳妆台和衣柜表面。接着,她抱出备用的、带着阳光晒过般干燥清新气味的床品,开始铺床。
将平整的床单边缘仔细塞进床垫下,抖动被子使其均匀蓬松,最后套上干净的枕套——这一系列动作她做得熟练而流畅。当焕然一新的床铺出现在眼前,平整、洁净、散发着柔顺剂的淡雅香气时,一种极大的满足感和安全感包裹了她。
(内心暗语:晚上可以陷在这样干净柔软的床铺里,感觉睡眠质量都会提升好几个等级!这大概就是所谓的‘小确幸’吧。)
最后,她用清水拖把将客厅和卧室的木地板仔细拖了一遍。看着光洁如镜的地板倒映着窗外的阳光,整个空间仿佛都明亮通透了好几度。
当她把最后一批洗好的衣物晾到阳光充足的阳台,看着它们在微风和阳光下轻轻摆动时,已是午后时分。
整个打扫过程,她断断续续花了近三个小时,中间休息了两次。虽然身体有些微微的疲惫,但精神却异常振奋,丝毫没有以往偶尔打扫时可能产生的烦躁和倦怠。
她为自己准备了一份简单却营养的午餐:一碗鸡丝香菇荞麦面。鸡胸肉撕成细丝,与泡发好的香菇丝一同用少量蚝油和生抽炒香,浇在煮好过完凉水的荞麦面上,再烫几颗小青菜,卧一个溏心蛋。清淡可口,温暖落胃。
坐在窗明几净的餐厅里,吃着亲手做的食物,环顾着被打扫得一尘不染、井然有序的家,艾雅琳感到一种从内到外的舒畅与平和。
(内心暗语:果然,打扫不仅仅是为了环境的清洁,更像是一种仪式,扫去过去的萎靡,迎接崭新的开始。这个被我亲手整理过的空间,充满了安宁与能量的磁场,真好。)
午后阳光正好,她决定奖励自己,也顺应身体的需求——什么都不做。她抱着笔记本,回到沙发,也许只是看看剧,或者随意浏览网页,甚至只是发发呆。康复期的第一天,在劳动与休憩、整理与放空的完美平衡中,温柔而充实地流淌而过。她知道,这样“慢下来”的日子,才是真正通往彻底康复、活力满格的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