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破产迷雾
第十天清晨,当方大锤接到老张的紧急电话时,他正在给女儿方蕊准备早餐——一碗白粥加一小碟咸菜。
大锤,不好了!公司申请破产了!供应商和银行的人都来了,在抢设备抵债!老张的声音因激动而嘶哑。
方大锤手中的勺子一声掉在地上:什么?周总不是说……
周总也没办法!说是董事长家族直接委托律师申请的破产!现在厂里乱成一锅粥,供应商开着卡车来拉设备,银行贴了封条!我们的工资彻底没指望了!
方大锤感到一阵天旋地转,勉强扶住桌角才没摔倒。
赶到金辉厂时,方大锤被眼前的混乱景象震惊了。厂门口堵着好几辆大货车,人群吵吵嚷嚷,比之前工人堵门时还要混乱。
老张一眼看见他,急忙跑过来:完了,全完了!法院的破产公告都贴出来了!
方大锤挤进人群,看到厂门口确实贴着一纸公告:坊城金辉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因资不抵债,经债权人申请,坊城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受理破产清算……
我们的工资呢?破产清算不是应该优先支付工人工资吗?方大锤急切地问。
戴着金丝眼镜的张律师转过头来:理论上是的,但公司资产要先偿还担保债权人的债务。银行有厂房和设备的第一顺位抵押权……
说人话!老张怒吼道,我们还能拿到钱吗?
张律师推了推眼镜:很难。初步估算,公司资产变现后可能刚够偿还银行和担保债权人的债务。工人工资属于普通债权,清偿顺序靠后。
这句话像一盆冷水浇在每个人头上。
就在这时,一个惊人的消息在人群中传开——有人发现董事长赵志辉根本没有死!他在国外遥控指挥着这一切,早就将大部分资产转移到海外,现在正带着新娶的妻子在澳洲享受阳光沙滩。
那个王八蛋!他在国外逍遥快活,我们在这里挨饿受冻!老张气得浑身发抖。
更让人愤怒的是,工人们发现赵志辉早在半年前就开始有计划地转移资产。他以海外投资为名,将公司最值钱的技术专利和客户资源转移到另一家新成立的公司,而金辉厂只剩下债务和破旧设备。
我们被耍了!他早就计划好了!方大锤握紧拳头,挣够了钱就想跑,把我们这些老员工当垃圾一样扔掉!
情绪激动的工人们开始阻止供应商和银行人员进入厂区。推搡中,一场冲突眼看就要爆发。
都住手!方大锤突然大喊一声,这样闹没用!我们得想别的办法!
老张红着眼睛:还有什么办法?设备拉走了,我们就真的一无所有了!
方大锤环视四周,突然注意到厂区侧门有辆货车正在悄悄装载小型设备。他立刻明白——有人在趁乱转移资产!
那边!他指着侧门方向,有人偷运设备!
工人们顿时炸开了锅,纷纷冲向侧门。那辆货车见势不妙,加速想要离开,但被工人们团团围住。
驾驶室里跳下一个中年男人,是生产部的副经理赵强:干什么?这是法院允许的资产处置!
处置个鬼!这都是证据!老张一把抢过车钥匙,今天谁也别想从厂里拉走任何东西!
局面再次陷入僵持。银行人员要贴封条,供应商要拉货,工人坚决不让,几个部门经理则在中间左右为难。
方大锤深吸一口气,走到一个相对高处:工友们!听我说一句!
人群渐渐安静下来,所有目光集中在他身上。
这样乱下去不是办法!方大锤大声说,设备拉走了,我们工资就真没了!我提议,我们再次守住大门,但这次不是堵门,是保护厂区资产!直到我们的工资问题得到解决!
这个提议立刻得到响应:对!保护我们的资产!谁想拉设备,就从我们身上压过去!法院也得讲道理!
工人们迅速组织起来,手挽手组成人墙,将所有试图进入厂区拉货的车辆挡在外面。
银行代表气得脸色发青:你们这是违法的!法院已经裁定破产清算了!
方大锤平静地回答:我们尊重法律,但法律也应该保护劳动者!在工人工资问题解决前,谁也不能动这些设备!
局面再次陷入僵持。就在这时,林远的警车再次到来。这次他带来了几名法院工作人员。
方师傅,这又是何必呢?林远看着井然有序但坚决不让步的工人们,法院已经受理破产,会有专门的管理人来处理资产和债务问题。
方大锤坚定地说:林局长,我们相信法律,但我们也需要法律相信我们。设备一旦被拉走分散,我们这些工人的权益就更难保障了。我们要求也很简单——在工资问题解决前,厂区资产必须保持完整。
法院工作人员插话:工人工资在破产清偿中是有优先权的……
空头优先权有什么用?老张激动地打断,设备都没了,拿什么清偿?空气吗?
林远把方大锤拉到一边:方师傅,我理解大家的心情。但你们这样做确实违法。能不能先让开,我保证法院会公正处理。
方大锤看着林远的眼睛:林局长,您是个好警察,说过的话都算数。但今天我不能听您的。这不是信不过您,是信不过这个系统。我们已经走投无路了。
正当僵持不下时,一辆熟悉的黑色奥迪驶来。周凯民从车上下来,面色憔悴不堪。
周总!你还有脸来!有工人喊道。
周凯民没有理会指责,直接走向法院工作人员和林远:我刚从法院过来,申请了紧急听证。法官同意暂时中止资产处置,优先处理工人工资问题。
所有人都愣住了。
张律师急忙说:周总,这不符合程序……
去他妈的程序!周凯民突然爆了粗口,三百多个家庭要活不下去,还讲程序?我以公司总经理身份,请求优先处置部分资产支付工人工资!
银行代表反对:这不行!我们有抵押权……
抵押权的实现也要考虑社会稳定因素!周凯民毫不退让,我已经联系了媒体,今天下午就会有记者来。是要按程序逼工人走极端,还是灵活处理避免群体事件,你们自己选!
现场顿时鸦雀无声。
方大锤震惊地看着周凯民。这个一向温文尔雅的总经理,此刻却像换了一个人。
林远打破沉默:周总的提议值得考虑。工人工资问题确实关系到社会稳定,法院应该特事特办。
经过紧急磋商,法院工作人员最终同意:暂时中止资产处置,优先召开债权人会议,专题研究工人工资清偿问题。在这期间,工人们可以派出代表监督厂区资产,但不能阻止法院指定的管理人进场清点。
这个折中方案获得了工人们的接受。
当方大锤作为工人代表之一,第一次走进已经停产的车间时,心中百感交集。那些熟悉的机床设备静静地躺在那里,仿佛在等待着未知的命运。
老张抚摸着一台数控机床:这是我当年参与安装的第一台设备,像自己的孩子一样。
方大锤点点头,指着远处的焊接机器人:那台机器人是我调试的,花了整整三个月时间才让它达到最佳工作状态。
几个工友默默地站在自己操作多年的机器前,眼中满是不舍。这些冰冷的钢铁不仅是生产资料,更是他们青春和汗水的见证。
我们必须保住这些设备。方大锤突然说,不仅是为我们工资,也为将来有可能的重组或转让。只要有设备在,厂子就有希望。
接下来的三天,方大锤和其他工人代表日夜守在厂区,配合法院指定的破产管理人对资产进行清点登记。他们凭借对设备的熟悉,帮助管理人识别核心设备和普通设备,评估各设备的价值状态。
第四天,债权人会议在厂区会议室召开。银行、供应商、工人代表坐在一起,商讨清偿方案。
会议从一开始就充满火药味。银行坚持抵押权优先,供应商主张所有权保留,工人代表则要求工资优先支付。
激烈的争论持续了整个上午,没有任何进展。
中午休会时,方大锤无意中听到银行代表与供应商的私下谈话:……那些老旧设备值不了多少钱,工人工资占比又大,要是优先支付工资,我们可能一分钱都拿不到……
方大锤心中一沉。他终于明白为什么银行和供应商坚决反对优先支付工资了——不是因为法律程序,而是因为利益分配。
下午会议继续,气氛更加紧张。就在各方争执不下时,会议室门被推开,一个意想不到的人出现了——董事长在国外读大学的儿子,金辉公司的大股东代表,22岁的赵庆庆。
各位,我刚下飞机就赶过来了。年轻人虽然面带倦容,但语气坚定,我代表赵家,对目前的情况深感抱歉。但我作为继承人,有责任处理这个局面。
所有人都惊讶地看着这个突然出现的年轻人。
赵庆庆继续说:我研究了公司情况,有一个提案:我个人注资500万,专门用于支付工人工资和部分紧急债务,条件是银行和供应商同意暂缓行使权利,给公司六个月重组时间。
会场顿时鸦雀无声。
张律师首先反对:庆庆,你还年轻,不了解情况。500万不足以解决所有问题,而且重组希望渺茫……
但足够支付工人工资和维持基本运营!赵庆庆坚定地说,我已经联系了几家投资机构,他们对金辉的技术和市场份额有兴趣,愿意考虑投资重组。但这需要时间,也需要保住核心资产和技术团队。
银行和供应商代表开始交头接耳。显然,这个提议比彻底破产清算对他们更有利——毕竟清算可能什么都拿不到,而重组还有收回债权的希望。
方大锤和工人代表们屏住呼吸,等待命运的决定。
经过一个小时的紧急磋商,银行和供应商最终有条件同意了赵庆庆的提案:注入资金优先支付工人工资,暂缓行使权利三个月,视重组进展再决定下一步。
当消息传出会议室时,守在外面的工人们爆发出震天的欢呼声。
方大锤感到眼眶湿润,七个月来的坚持和等待,终于看到了曙光。
老张激动地拍着他的肩膀:成了!大锤!我们成了!
然而,方大锤在欣喜之余,却注意到周凯民站在角落,脸上没有喜悦,只有深深的忧虑。
当晚,工人们陆续领到了拖欠已久的工资。方大锤拿着厚厚的信封,手有些发抖。他立刻给妻子打电话:晓梅,工资发了!全部发了!我马上回家!
挂断电话,他发现周凯民独自一人站在空荡荡的车间里,抚摸着一台设备。
周总,不去庆祝吗?方大锤走过去。
周凯民苦笑:庆祝什么?注资只是缓兵之计,三个月后如果重组不成功,还是要破产。
方大锤沉默片刻:至少有了三个月时间,有了希望。
周凯民转头看他:大锤,你是个好工人,更好的人。但商场残酷,不是有好人和希望就能成功的。赵志辉早就把最值钱的东西转移走了,留下的只是个空壳子。
那您为什么在会上支持他?方大锤问。
因为那是我唯一能为大家争取的机会了。周凯民长叹一声,但实话告诉你,我已经开始找新工作了。你也早做打算吧。
方大锤的心沉了下去。刚刚燃起的希望,又被泼了一盆冷水。
走出车间,他看到赵庆庆正在和几个年轻工人热烈讨论着什么。年轻人脸上洋溢着理想和激情,仿佛已经看到了工厂重生的美好未来。
方大锤握紧手中的工资袋,心中五味杂陈。
希望与现实,理想与残酷,在这片曾经机器轰鸣的土地上交织碰撞。
他不知道三个月后金辉厂会走向何方,但至少今夜,他可以带着全额工资回家,给女儿买一箱她最爱喝的牛奶,给妻子一个久违的安心睡眠。
至于明天,明天自有明天的忧虑。今天的工人,终于赢得了今天的胜利。
夜色中,方大锤骑着电瓶车驶离厂区。后视镜里,金辉厂的轮廓渐渐模糊,但那块硕大的厂牌依然在月光下隐约可见。
那里有他的十二年青春,有无数工人的汗水和梦想。
无论未来如何,这些都不会消失。
就像焊枪下的火花,虽然短暂,却曾照亮过一片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