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隐形富豪
清晨的阳光洒在潍水村新建的文化广场上,一群老太太正随着音乐跳广场舞。广场边缘立着一块巨大的石碑,上面刻着来福广场四个鎏金大字,下方小字写着捐建人:刘来福。
六十岁的刘来福穿着朴素的灰色夹克,站在广场边缘,面带微笑地看着这一幕。他头发花白,身材微微发福,看起来就像个普通的农村老人。只有那双小眼睛里偶尔闪过的精光,才透露出这个老人不一般的身份。
刘书记,早啊!路过的村民纷纷热情地打招呼。
早,早。刘来福和蔼地点头回应,从口袋里掏出一把糖果分给玩耍的孩子们。
一个外地来的商贩好奇地问旁边的小卖部老板:这位就是你们村的老支书?看起来挺和善的嘛。
小卖部老板压低声音:那可是我们村的活菩萨!修路、建桥、资助贫困学生,这些年为村里做了多少好事!去年还个人出资建了这个广场。
商贩赞叹地点点头:这样的干部难得啊!
刘来福背着手,慢悠悠地走向村委会。路上,他停下来查看新修的水泥路,蹲下身摸了摸路面,满意地点点头。这条连接村里和镇上的主干道是他修建的,路边立着的功德碑上,他的名字排在第一位。
村委会已经焕然一新,三层的小楼气派非凡,门口挂着先进基层党组织文明村等十几块奖牌。这些都是刘来福这些年来通过各种关系为村里争取的荣誉。
会计张学民早已在办公室等候,见到刘来福进来,连忙起身:刘书记,您来了。
刘来福关上门,脸上的和蔼笑容立刻消失了,昨天的账对完了吗?
张学民递上一个U盘:都在这了,上个月地下赌场的收入是二百八十万,采砂场一百五十万,高利贷利息收入九十万。
刘来福接过U盘,插入电脑查看。十五年来,他的财富帝国已经悄然扩张到令人咋舌的地步。表面上,他是个清廉的村支书,个人账户上的存款不超过五十万;实际上,通过数十个亲戚朋友的账户和多家空壳公司,他的资产早已过亿。
赌场那边最近怎么样?刘来福盯着屏幕问道。
很顺利,刘子明从澳门请了个专业人士来管理,现在连县城和市里的人都专门过来玩。张学民擦了擦汗,就是...最近有个大学生输了不少钱,闹着要报警。
刘来福冷笑一声:让刘子明去处理。先礼后兵,不行就按老规矩办。
张学民点点头,又递上一份文件:这是上个月来福助学基金的发放名单,按您的意思,选了二十个贫困生,每人五千。
嗯,做得漂亮点,找县电视台来报道一下。刘来福在文件上签了字,对了,那个赵晓峰最近在干什么?
赵晓峰是当年被刘来福关进地下室的赵志刚的儿子,如今已从省城大学毕业,是村里为数不多的高学历人才。
听说在县城找了工作,偶尔回来看他奶奶。张学民犹豫了一下,刘书记,这小子在村里年轻人中挺有影响力,经常说什么乡村振兴法治建设之类的话...
刘来福眯起眼睛:盯着他。要是敢乱来,就让他步他爹的后尘。
正说着,刘子明推门进来,西装革履,手腕上的劳力士闪闪发光。十五年过去,他已经从当年的愣头青成长为刘来福最得力的助手,表面上是村办企业的总经理,实际掌管着刘来福的大部分黑色产业。
叔,好消息!刘子明兴奋地说,县里已经批了咱们村的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第一期资金五百万!
刘来福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你去找周富贵,让他做个预算,实际花三百万就够了,剩下的老规矩。
明白!刘子明会意地点头,对了,王婶那边...
刘子明的话没说完,刘来福的眼神就变得凌厉起来。十五年前那场强拆事故后,王婶虽然活了下来,但落下了终身残疾。这些年来,她一直靠刘来福的微薄补助生活,是村里少数敢公开指责刘来福的人。
她又怎么了?刘来福冷冷地问。
昨天在卫生室,又跟人说起当年的事...刘子明压低声音,要不要...
刘来福摆摆手:别急。她一个残废老太婆,翻不起什么浪。马上要换届选举了,别节外生枝。
中午,刘来福来到村里的幸福院——这是他三年前出资修建的养老院,住着二十多位孤寡老人。他亲自给每位老人送上一袋大米和一桶油,县电视台的记者全程跟拍。
刘书记真是大好人啊!八十多岁的李奶奶拉着记者的手说,我无儿无女,要不是刘书记,早就饿死了!
记者感动地记录下这一切,准备做一期最美村支书的专题报道。
没人知道,这些老人的养老金和低保金,每个月都要被克扣三分之一;更没人知道,修建养老院的钱,全部来自非法采砂的利润。
下午,刘来福回到自己的别墅。这栋房子外表看起来普普通通,但内部装修极尽奢华。地下室被改造成了一个坚固的保险库,里面存放着价值数千万的现金、金条和各种贵重物品。
刘来福打开保险库,将今天张学民给的U盘放进一个专门的抽屉里。这个抽屉里已经有几十个类似的U盘,记录着他这些年来所有的非法收入和行贿证据。
他拿起一叠百元大钞,轻轻抚摸着,脸上露出陶醉的表情。十五年了,他对金钱的痴迷丝毫未减,只是手段更加隐蔽,更加高明。
电话铃声打断了他的思绪。是县里的王副县长——当年那个收他信封的镇干部,如今已经高升。
老刘啊,下周市里有个乡村振兴考察团要去你们村,你准备一下。王副县长语气轻松,仿佛在跟老友聊天。
放心吧王县长,保证让领导们满意。刘来福笑道,对了,您儿子在美国还顺利吗?我这边刚好有笔外汇,可以...
哈哈,老刘就是会办事!王副县长心领神会,对了,最近省里在搞基层反腐,你那边注意点,账目做干净。
挂掉电话,刘来福冷笑一声。这些年来,他精心编织的关系网已经延伸到市县两级,上上下下都有他的人。所谓的,不过是走走过场罢了。
晚饭后,刘来福照例在村里散步,不时停下来与村民闲聊,询问他们的生活困难。在村民眼中,他是德高望重的老支书,是为村里奉献一生的好人。
只有极少数人知道,这个看似朴实的老人背后,隐藏着一个庞大的黑色帝国。
夜深人静时,刘来福站在别墅的露台上,俯瞰着沉睡中的潍水村。十五年了,这个村子已经完全在他的掌控之下。每一寸土地,每一个村民,都是他棋盘上的棋子。
远处,王婶家的小屋孤零零地立在村头,窗户透出微弱的灯光。刘来福的眼中闪过一丝阴冷。
不识抬举的老东西...他喃喃自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