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泛黄的日记
古董店内弥漫着陈旧纸张和木头的气味。周思雅站在柜台前,手指微微发抖。店主郑老先生小心翼翼地从锦盒中取出一本蓝布封面的线装日记本,封面上用娟秀的毛笔字题着林静月随笔。
整理仓库时在一个老樟木箱里发现的,郑老压低声音,仿佛在说什么秘密,箱子里还有几件女子衣物,看样式是民国三十年前后的。日记本压在箱底,差点被虫蛀了。
周思雅伸手触碰那本日记,指尖刚接触到泛黄的纸页,一阵强烈的眩晕感便席卷而来。眼前的古董店瞬间模糊,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光线昏暗的闺房:红木书案,铜镜,窗外槐树的影子投在窗纸上摇曳...
周小姐?您还好吗?郑老的声音将她拉回现实。
周思雅深吸一口气,额头已经渗出细密的汗珠。我...能看看内容吗?
郑老犹豫了一下,按理说这该是文物了...但您弹琴的神态与林小姐如此相似,或许...他轻轻翻开第一页。
纸页上的毛笔字迹清秀工整,墨色虽已褪淡却仍清晰可辨。周思雅的目光扫过那些繁体竖排文字,惊讶地发现自己竟能毫不费力地读懂——而事实上,她从未系统学习过繁体字。
民国三十年四月五日,晴。她不由自主地念出声来,今日父亲又提起与方家联姻之事,我心中烦闷至极。午后黎明托人送来一封信,约我明日在老地方相见。他说有要事相告,关乎国家存亡...
周思雅的声音戛然而止。这些文字像一把钥匙,突然打开了她脑海中某个紧锁的房间。无数画面、声音、情感如洪水般奔涌而出:槐树下的秘密约会,赵黎明严肃的面容,他低声讲述的日军暴行,以及...一个危险的计划。
周小姐!郑老惊呼。周思雅这才发现自己泪流满面,一滴泪水正落在日记本上,在泛黄的纸页上晕开。
对不起,我...她手忙脚乱地擦拭,却被郑老拦住。
老人递来一块手帕,眼神复杂地看着她。不必道歉。这本日记...对您有特别的意义,是吗?
周思雅无法回答。她怎么会对一个八十年前陌生女子的日记产生如此强烈的共鸣?这已经超出了既视感的范畴,更像是...记忆的复苏。
我想买下它,她听见自己说,多少钱都可以。
郑老摇摇头,这本日记不能卖。
周思雅的心沉了下去。
但我可以借给您研究,老人继续说,有些缘分...不是金钱能衡量的。
离开古董店时,周思雅将日记本紧紧抱在胸前,仿佛那是她生命中最珍贵的宝物。她没注意到街对面停着一辆黑色轿车,车内的男人正用长焦镜头拍摄她的一举一动。
回到家,张大伟还没下班。周思雅迫不及待地坐在书房里,小心翼翼地继续阅读日记。随着每一页的翻动,那些文字似乎活了过来,在她脑海中形成鲜活的画面。
民国三十年五月十二日,阴。黎明今日冒险前来,带来了可怕的消息。日军将在下月对西山游击队进行大规模扫荡,而父亲竟然提供了帮助...我必须做出选择了...
周思雅的手指颤抖起来。她突然知道下一页会写什么——不是读到的,而是记起来的。果然:
民国三十年五月十五日,雨。今夜我偷看了父亲的书房文件,发现了不可饶恕的背叛。黎明说得对,在国家大义面前,亲情也需让步。我答应了他的计划,尽管这意味着...
后面的字迹被水渍模糊,但周思雅知道那里原本写着背叛父亲。一种强烈的愧疚感涌上心头,仿佛那个决定就发生在昨天。
这太疯狂了...她喃喃自语,却无法停止阅读。日记的最后几页日期是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三月,内容越发隐晦:
一切已准备就绪。黎明说后天就是行动之日。翡翠戒指必须藏好,这是唯一的证据...若有不测,至少后人会知道真相...
最后一篇日记的日期是1942年3月18日,只有简短的一句:
今夜风云变,生死两茫茫。但愿人长久,千里共...
后面没有写完。周思雅的心揪紧了——那一定是林家遭遇不测的前夜。
她轻轻抚摸着那未完的句子,泪水再次夺眶而出。在那一刻,她不仅是阅读者,更是亲历者。那些文字唤醒的记忆如此鲜活,以至于她几乎能闻到那个雨夜的潮湿气息,听到远处隐约的雷声...
周思雅?
张大伟的声音将她猛地拉回现实。她慌忙合上日记本,但已经太迟了。丈夫站在书房门口,脸色苍白。
那是什么?他走近,目光落在蓝布封面的日记本上,又是和那个林静月有关的东西?
周思雅下意识地将日记本抱得更紧。郑老板借给我看的...是林静月的私人日记。
张大伟的下巴线条绷紧了。你知道你现在是什么样子吗?他的声音带着压抑的愤怒,过去一个月,你越来越不像我认识的周思雅了。你弹从未学过的古筝,知道早已消失的建筑细节,现在又对一本老日记如痴如醉...
张大伟,我...
不,听我说完。张大伟深吸一口气,我爱的是周思雅,我的妻子,一个生活在21世纪的普通女人。不是某个民国千金小姐的转世!如果这些...这些幻觉继续下去,我不知道我们的婚姻会变成什么样!
周思雅震惊地看着丈夫。这是他们结婚五年来第一次如此激烈的争吵。更可怕的是,她发现自己竟然在心底反驳:我不是周思雅,我是林静月...
这个念头刚一出现,她就惊恐地捂住了嘴。张大伟似乎从她眼中读出了什么,表情从愤怒变成了恐惧。
天啊,他后退一步,你自己也开始相信了,是不是?你真的认为自己是那个死了八十年的女人?
我不知道!周思雅崩溃地喊道,但这些记忆太真实了!我知道林静月知道的,感受她感受过的...如果这不是前世记忆,那又是什么?
张大伟沉默了很久,最后疲惫地摇摇头。明天我陪你去见陈医生。在那之前...他指了指日记本,别再读那个了。为了我们,好吗?
周思雅勉强点头,但当晚等张大伟睡着后,她又偷偷起床,借着手机微弱的光线继续研读日记。那些文字像磁石般吸引着她,每一页都唤起更多记忆碎片:
赵黎明教她识别药品时专注的侧脸;两人在老槐树下偷偷牵手的触感;得知父亲与日军合作时的心碎;以及...那个决定性的夜晚,枪声、火光,还有地窖里令人窒息的黑暗...
凌晨三点,周思雅终于合上日记,身心俱疲却无法入睡。她轻手轻脚地来到浴室,望着镜中的自己——一个穿着现代睡衣的普通家庭主妇。但当她眨眼的瞬间,镜中影像似乎变成了一个穿着民国服饰、盘着发的年轻女子。
周思雅惊恐地后退,影像又恢复了正常。我到底是谁?她低声问镜中人,却没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