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小说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屋外的朱元璋原本听着朱槿分析屯田弊端时,还时不时点头 —— 他虽惊讶于制度藏着如此多隐患,却仍对屯田能解决军粮难题抱有期待。

可当 “这些问题层层叠加,最终成为动摇明朝统治根基的隐患之一” 这句话传入耳中时,他猛地直起身,原本松弛的肩膀瞬间绷紧。

在此之前,他一直将屯田制度视作 “养兵不费民粮、稳固边疆” 的良策,甚至多次在朝堂上称赞此策 “能保大明百年安稳”,从未想过这看似完美的制度背后,竟藏着足以动摇国本的危机。

一股急切涌上心头,他抬脚便想推门进入屋内,召集朱槿、杨思义等人即刻商议补救之法。

可刚走两步,脚步又突然停住 —— 他猛然想起,朱槿向来思虑周全,既然能将弊端剖析得如此透彻,必然早已想好应对之策,此刻贸然闯入,反倒可能打乱朱槿的思路。

朱元璋按捺住心中的焦躁,重新站回,目光紧紧盯着那扇木门,仿佛能透过门板看到屋内的情景。

空气中的风带着几分凉意,却吹不散他心中的急切,只能默默等待朱槿接下来的话语。

果不其然,片刻后,朱槿的声音再次响起,语气相较于之前的分析多了几分沉稳与笃定:“杨大人不必过于忧心,方才所言弊端虽需警惕,但并非无法解决。”

杨思义听完朱槿对弊端的分析后,脸上满是慌乱与自责,可当听到朱槿说 “并非无法解决” 时,他眼中瞬间燃起希望,身体不由自主地向前倾了倾,目光紧紧锁住朱槿,眼神里满是渴求 —— 他此刻就像溺水之人抓住了救命稻草,迫切想知道如何才能弥补制度的缺陷。

朱槿看着杨思义急切的模样,又扫过一旁早已按捺不住的朱标、李善长,以及虽未言语却攥紧羽扇的刘基,忽然宛然一笑,语气轻松了几分:“杨大人不必如此焦急,您提出的开中法与屯田之策,能在天下初定之时解军粮与民生之困,已是非常人所能为。这等远见,放眼朝堂,也没几人能及。”

这话一出,杨思义紧绷的身体稍稍放松,脸上露出一丝羞愧又感激的神色。

可没等他缓过神,朱槿却突然闭口不言,端起桌上的茶杯慢悠悠地喝了起来,仿佛刚才的话题已告一段落。

这下,众人彻底按捺不住了。朱标率先开口,语气带着几分无奈与急切:“二弟,都到这时候了,你就别卖关子了!杨大人都快急死了,赶紧说说你的解决之法吧!”

李善长也连连点头,看向朱槿的目光满是催促;刘基虽未说话,却轻轻晃动了两下手中的羽扇,显然也在期待朱槿的对策。

就连屋子外面的朱元璋都忍不住想进去踹朱槿两脚。

朱槿见众人这般模样,放下茶杯,神色重新变得沉稳:“好,那我便说说我的想法。针对军屯耕战矛盾,可将屯军与守军进一步细分 —— 让擅长耕作的士兵专职屯田,不用参与战事;让精通武艺的士兵专注防御,由朝廷统一发放军饷。同时,两类士兵定期轮岗交流,既能保证粮食产量稳定,也不荒废军事训练,避免出现‘兵不习战’或‘粮不够吃’的情况。”

“至于屯地监督,光靠卫所自行管理远远不够,需在中央设立专门的‘屯田监察司’,直接对皇帝负责;地方每府派一名监察御史,每半年核查一次屯地数量、粮食征收情况,登记造册后上报中央。一旦发现军官侵占屯地、克扣粮饷,不仅要严惩当事人,还要连坐其上级都司官员,形成震慑,让没人敢再动屯地的歪心思。”

朱槿顿了顿,看向杨思义,继续说道:“民屯方面,优惠政策到期后的衔接是关键。可根据屯地肥力与农户收成制定‘梯度赋税’—— 肥力高、收成好的土地按正常标准征税,肥力下降、收成差的土地适当减免税额,甚至可延长免税期;另外,朝廷拨付的耕牛、种子,不再由地方官府发放,改由户部直接派专员押送,现场登记造册,农户签字确认后才能领取,从根源上避免官员克扣挪用。”

“除此之外,还需建立‘制度动态调整机制’—— 每五年由户部、兵部联合组建调研团队,深入各地考察屯田情况,根据人口增长、边疆形势变化调整屯田规模与政策。比如荒地开垦殆尽后,便减少民屯移民;边患加剧时,便临时增加守军、减少屯军耕作时间。只有让制度跟着时代变,才能始终适配国家需求。”

最后,朱槿语气笃定地总结:“只要按这些办法提前布局、精准施策,屯田制度不仅不会成为隐患,还能继续发挥作用,成为支撑大明长久稳定的重要力量。”

随着朱槿将最后一条制度优化建议说完,房间内的沉寂被杨思义急促的声音打破:“公子大才!”

话音未落,这位年过六旬的老臣竟不顾官场礼仪与自身身份,猛地撩起官袍下摆,“咚” 的一声直挺挺跪在地上。

他双手按在冰凉的青砖上,额头微微泛红,语气里满是激动与感激:“若非公子为屯田制度查漏补缺、指明方向,下官险些让这本可利国利民的良策,沦为日后动摇国本的隐患!老臣代天下百姓,谢过公子!”

朱槿见状,连忙上前两步,双手用力托住杨思义的胳膊:“杨大人这是折煞我了!”

他微微用力将老臣扶起,目光落在杨思义鬓边的白发与眼中的赤诚上,心中满是敬佩,“大人推行屯田,本就是为解军粮之困、让百姓有田可耕,这份一心为天下、为百姓的心意,才是最难能可贵的。我不过是顺着大人的思路,添了些细节罢了,实在当不起大人如此大礼。”

扶着杨思义站直身体的瞬间,朱槿心中暗自感慨:自己的老爹当真是气运深厚。

无论是眼前这位愿为百姓屈膝的杨思义,还是一旁沉思献策的刘基、李善长,亦或是心怀仁厚的大哥朱标,皆是难得的大才,且都怀着安定天下的赤诚之心。

而此刻,屋子外的朱元璋将屋内的对话与动静听得一清二楚。原本因担忧屯田隐患而紧绷的身体渐渐放松,他嘴角勾起一抹欣慰的笑意,转身坐回了椅子上。

朱槿说完屯田制度的优化之策,目光转向身旁的朱标,语气多了几分细致:“大哥,还有一事需你留意 —— 咱们此前培育的土豆,在不同地域种植有不同讲究,推广时可得把这些特性说清楚。”

他顿了顿,条理清晰地补充道:“北方地区气候寒冷,土豆可实现‘一年一熟’,春播秋收正好契合当地无霜期;南方温暖,一年两熟都不成问题,能多补一季粮。而且这作物耐寒性突出,就算低温环境也能生长,对无霜期要求低,北方边地也能种;耐贫瘠、耐盐碱,就算是荒地、盐碱地,也能有收成;耐旱性也强,水分利用效率高,不用频繁灌溉,能省不少事。更方便的是,北方冬季用‘地窖储土豆’,能存上大半年,整个冬天都有粮可供应,解决了粮食短缺的问题。大哥你推广的时候,一定要把这些特点跟各地农官、农户说透,让大家知道怎么种、怎么存才好。”

朱标听得十分认真,一边点头一边在心里默默记下,等朱槿说完,他立刻应声:“二弟放心,这些我都记下来了!回头我就让人把土豆的种植、储存方法整理成册子,下发到各府县,再派农官到各地指导,保证不浪费这好作物。咱们好不容易有这么适配南北的粮种,定要让它好好发挥作用,帮百姓多收些粮,也为屯田添份力。”

朱槿见朱标领会透彻,放心地点了点头,随后转向一旁的李善长,语气诚恳了几分:“李丞相,今日请您前来,还有个重要的事情,希望您能帮忙。”

李善长原本与朱槿交集不多,之前在醉仙楼还因些小事有过矛盾,虽然朱槿战功赫赫,但是自己对这位更多是保持着朝堂上的礼仪距离。

可今日议事,他亲眼见识了朱槿对屯田制度的深刻剖析,又听闻其对土豆种植的细致规划,那些兼顾民生、军事的想法,还有改良作物、农具的巧思,早已让他对朱槿改观 —— 眼前的朱槿绝非只知享乐的贵胄,也不是空有武力的武夫。而是有真才实学、能为天下谋的栋梁。

因此,听到朱槿求助,李善长没有丝毫迟疑,连忙拱手回应,语气恭敬又带着几分坦诚:“二公子客气了,‘帮忙’二字实在不敢当!您有任何事,尽管吩咐老臣便是,只要是为了大明、为了百姓,老臣定当尽力去办,绝无推诿。”

朱槿刚说完求助之事,眼角余光便瞥见身旁的朱标面色微沉,原本舒展的眉头悄悄蹙起,连握着茶盏的手指都紧了几分。他心中暗自好笑:此刻的李善长,按说该是大哥最坚定的拥护者,可大哥这微妙的表情。

这份暗爽在心底打了个转,朱槿便收了思绪 —— 今日当着众人的面,有些话不便明说,但等散了议事,定要找大哥把事情彻底说开,免得彼此生了隔阂。

他重新转向李善长,语气带着恰到好处的敬重:“李丞相,您作为当朝丞相,自我爹征滁州时便一路追随,无论是粮草调度还是战略谋划,桩桩件件皆是定国安邦的大功,说一句‘居功至伟’,绝不为过。”

李善长闻言,连忙拱手谦辞:“二公子谬赞了!老臣不过是尽忠职守,不敢当‘居功至伟’四字 —— 一切功绩,皆归于上位。”

他嘴上谦逊,心里却暗自琢磨:朱槿突然提起过往功绩,究竟是何用意?

没等李善长想透,朱槿话锋一转,目光直视着他,语气恳切了几分:“李丞相,如今军中大多将领皆是淮西出身,您在淮西众将中威望深厚,与诸位将领更是相交多年,关系匪浅。”

这话一出,李善长的心猛地一沉 —— 朱槿突然提及 “淮西人脉”,难道是想敲打自己?他暗自冷笑:这毛孩子即便有几分奇思妙想,难道还真以为能动摇自己在淮西集团的根基?

可面上仍维持着平静,只淡淡应道:“二公子言重了,老臣与诸位将领,不过是同为上位效力,谈不上‘关系匪浅’,一切皆是为了上位,为了大明江山。”

见李善长语气带着几分戒备,朱槿轻轻摇头,语气缓和下来:“李丞相不必多想,我并无他意。简单来说,我想请李丞相利用您在军中的人脉关系,出面联络诸位将领,让他们召集麾下退役的残兵、老兵。”

李善长听到朱槿提及 “召集残兵老兵”,眉头瞬间拧起,语气带着几分不解与谨慎:“二公子,关于退役的残兵老兵,上位早有章程 —— 或发放安家银遣返原籍,或安排至军屯辅助耕作,怎还需另行召集?不知二公子此举,究竟是想做什么?”

朱槿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转头看向一旁的杨思义,语气平和:“李丞相,杨大人也在这儿,户部如今有多少银子、能支撑多少优抚开支,他最清楚。”

杨思义闻言,脸上露出为难之色,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官袍下摆,支支吾吾道:“二公子,这…… 这户部的境况,确实不太宽裕。近年既要支撑军屯开垦,又要应对各地赈灾,能拨给残兵老兵的安家银本就有限,有些偏远地区的老兵,甚至连足额银子都没能领到…… 哎!”

一声长叹,道尽了户部的窘迫。“杨大人,我知道其中的难处。” 朱槿轻轻点头,语气里没有丝毫责备,反而多了几分体谅,“正因如此,我才想着另寻办法。早些时候,我已经让大哥还有常将军的女儿常小姐一起,收拢了一批常将军麾下的残兵老兵,他们现在就安置在城外的庄子上。”

天才小说推荐阅读:灭世武修大唐:战功改命先蹲四年大牢游戏民国无渊大地万古神尊云澜乱世志我在明朝当国公汉天子我横扫异族时,三国诸侯还在摸鱼进击的刘备大明:朱元璋,咱家老五杀疯了万古杀帝北隋军神穿越水浒之大王要低调人在水浒,正在造反当东方文化主宰世界开局穿越亡国之君,反手攻略敌国女帝公子千秋苏厨视频通古代,李二变身蜀汉通天代天下第一权臣暴君的粉嫩娘亲皇后怀我孩子了,气炸李世民!大明闲人大秦海晏:嬴傒复辟记开局给古人播放九叔电影武侠穿越,开局学会杨家枪封州王娶妻靠抽签:老婆是在逃女帝公主,快请陛下赐婚吧诸侯争夺天下,你却偷偷发展征服天国之曙光时代乞讨半年,侯府全家跪求我原谅大秦镇王侯汉威四海人在亮剑,我的麾下猛将如云别刺激孤,孤不傻了君临天下满门忠烈被流放,嫂嫂助我平天下老爹入赘将军府,千金姐姐把我宠上天抗战之还我河山我在大宋贩卖焦虑三国:一切皆可游戏化亮剑:摊牌了,我老李就是有文化开局:败家子遭未婚妻上门退婚异界,我们一家三口一起过日子清泉明月大明铁骨大明武帝崇祯宋时行饥荒年,我靠投喂女帝,成为全球首富!
天才小说搜藏榜:闯旗大唐面首开局侠唐夫君!生娃这种事不能靠走量啊三国之开局召唤樊梨花煌煌帝国之大秦你呀就缺一味药三国之制霸寰宇绝色至尊:邪王,放肆疼!捡个王爷来种田武林帝国开局登基:我还能活几天穿越三国之骑砍风云你和本侯提和离,我转头娶公主枭起传神医娘亲:团宠萌娃太抢手穿越三年,你跟我说这是大唐?三国:刘备抛弃?我截胡糜夫人明末枭臣逍遥小里正三国之龙战八方大明:朱重八的六岁小皇叔三国:我,廖化,最强先锋大唐极品闲人边荒枭龙大唐之最强驸马火爆爱妃开天鸿蒙诀两界穿越:我打造了一座现代城抗日小山传奇傻王嗜宠:鬼医盗妃大唐神级太子他逃她追,王妃逐渐黑化富婆启动计划迁徙的三国城堡万世秦疆大明1642长安烬长月烬明超次元战争游戏天灾年,我囤养了古代女将军塑晋锦衣卫创始人沙雕网友援北伐帝国猛将策马大明奋斗在元朝的小汉奸科举:染布郎之子的状元之路我与着名帝皇们的争霸人生三国之吕布天下多子多福:女将军求我开枝散叶
天才小说最新小说:穿越之边疆崛起我蒸的丹馍惊动了天庭特工三国:曹烁篡权,貂蝉伴我卧榻谋大秦:穿越成徭役,献药封丞相一枪定山河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大唐乱世:我靠武神系统称霸明末军火商,用汉阳造逆天改命虞朝的故事鬼王爷卧龙北伐:开局召唤万界名将商朝开局,建立千年世家我自己搞,新大魏!大明工业导师大梁好声音穿越之乱世明君我都还没开始,你们好感度就爆了双穿门,带着咱妈去历史做外交!晋商风云:蒲州王氏传奇铸运天秦穿越三国,系统却让我当反贼穿越明末争霸大海在大唐苟活三国之从成曹穆开始五姐扶我青云志,我送她们诰命身明末改革软饭硬吃?女帝夫君是苟王红楼:聚宝盆助我纳群芳穿越穆顺,三国第一肉盾大明执政官民国茶圣:从零开始建商业帝国成长之红颜助我我,刘协,三造大汉董卓刚死,朕就收了西凉军大明:系统太毒舌,陛下受不了大秦:从县长到千古一帝玄黄十二域双界穿梭:此门入大虞杀手崇祯蓝鸮之恋春秋风云,我乃华夏第一谋士重生三国,请叫我蔡文帝大唐风流小厨师隋唐:家兄程咬金这就是你的宿命大明:我朱老三,解锁吕布模版!最后的一位将军我,天罗煞星,镇守人间五十年铁血使节:一人灭一国别家皇帝追求长生,朕只求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