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院小楼,烛火摇曳,将陈佳乐伏案的影子拉得细长,投在冰冷的墙壁上。
窗外风雪未歇,室内却弥漫着一股凝重的、混合着墨香与决绝的气息。
书案上,铺开一张上好的熟宣。
陈佳乐闭目凝神,脑海中并非在构思花鸟虫鱼的雅致,而是反复回闪着淮安之行的片段——子夜码头冰冷的河水、漕帮汉子狰狞的面目、老烟枪佝偻却决绝的背影、李家村老农浑浊眼中那朴素的正义,以及顾青兰提及父亲时那深藏眼底的痛楚与期盼。
这些画面,如同炽热的烙铁,烫在她的心上。
她提起笔,蘸饱了浓墨,却并非要书写诗词。
她要画的,是一幅图,一幅能将她所有经历、所有情绪、所有无声呐喊都融入其中的图。
笔落于纸,并非写实。她以泼墨之法,渲染出大片沉郁的、仿佛夜色与水汽交融的背景,那是淮安码头令人窒息的黑暗。
在这片黑暗之中,她用枯涩而坚韧的笔触,勾勒出几杆于风雪中傲然挺立的墨竹。
竹竿嶙峋,节节分明,仿佛承载着千钧重压,却依旧不屈地向上生长。
竹叶并非寻常的飘逸洒脱,而是带着一种锐利的、仿佛能划破黑暗的锋芒,疏密之间,隐现杀伐之气。
这已非传统意义上的墨竹,它更像是一种符号,一种宣言。
竹,象征清高与气节,而在这幅画中,这气节却带着历经磨难的伤痕与反抗的决绝。
她没有题写任何诗句,只在画卷一角,以那蕴含“墨韵留痕”特质、风骨峭拔的笔法,落下一个小小的、仿佛随意的“乐”字花押。
完成最后一笔,她放下笔,后退一步。
画作完成的瞬间,她感到一阵虚脱,仿佛所有的精神气力都已被抽空,注入到了这幅画中。
画上的墨竹在烛光下仿佛活了过来,那蕴含其中的孤愤、坚韧、以及一丝引而不发的锐气,几乎要破纸而出。
她知道,这幅画完成了。
它足够独特,足够引人探究,更重要的是,它所蕴含的“墨韵”,是她独一无二的印记,是向知情者发出的、无声的信号。
接下来,是如何将它送出去。
直接送去集贤驿馆无疑自投罗网。
她需要一个绝对可靠,且不会引起任何怀疑的渠道。
她想到了一个人——周子轩。
大师兄为人沉稳,深受刘默信任,且他之前来访时,曾隐晦地提及江南文坛与鉴赏大家,或许他本身就有一些不为人知的联系网络,或者知道该如何安全地传递这样的东西。
但如何联系上周子轩而不被监视别院的人发现?
那两名仆役是刘默的心腹,但他们的职责是保护兼监视,未必会同意她向外传递物品。
就在陈佳乐苦思冥想之际,机会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降临。
翌日清晨,风雪稍停。那名负责采买的仆役提着一个食篮回来,除了日常用度,他还带回了一个小巧的、以芦苇编织的精致小盒,说是“城南‘清韵斋’书铺的伙计顺路送来,言是府中旧识感念姑娘雅好,特赠新到的湖笔两支,以供消遣。”
陈佳乐心中剧震!
“清韵斋”?她从未听过这个名字。
府中旧识?
她在京都除了太学府,几乎不认识外人。
她不动声色地接过芦苇盒,道了谢。
回到屋内,她仔细检查这个小盒。编织工艺普通,并无特殊标记。
打开盒子,里面果然躺着两支品相不错的狼毫笔。
她将笔取出,仔细摸索盒底,指尖触到一处微微的凸起。
小心地撬开夹层,里面赫然是一张卷起的薄纸。
展开纸条,上面是周子轩那熟悉的、力透纸背的字迹,却比往日更为简练急促:
“闻妹潜心笔墨,心甚慰之。今有江南故友‘清韵斋’主北上,雅好收藏,尤重少年英才之新奇之作。妹若有得意之笔,可托来人带回斋中品评,或能遇知音。阅后即焚,万事小心。”
没有落款。
陈佳乐瞬间明白了!
周子轩知道了她的处境,并且为她铺设了一条极其隐蔽的联络线!
“清韵斋”很可能就是一个中转站,甚至可能就是他与江南方面联系的据点之一。
他无法亲自前来,也不能直接传递消息,却用这种赠送笔墨的由头,巧妙地提供了一个将她的“作品”送出去的渠道!
那个送盒来的“伙计”,就是信使!
时机稍纵即逝。她不再犹豫,迅速将刚刚完成、墨迹已干的那幅《风雪劲竹图》小心卷好,用普通的桑皮纸包裹,外面再套上那个芦苇盒,恢复原状。
她走到院中,那名采买的仆役正在清扫积雪。
她故作随意地提起:“方才那书铺伙计手艺不错,这盒子编得精巧,我正好有幅练笔的废稿,劳烦你若下次见到他,将这空盒还回去,也算不辜负人家一番心意。”
她将盒子递过去,眼神平静,手心却微微沁出汗意。
仆役停下扫帚,看了她一眼,又看了看那普通的芦苇盒,似乎并未起疑,只是点了点头,接过盒子:“是,姑娘。”
盒子被仆役拿走,放入了下次出门采买准备的篮子里。
陈佳乐看着他的背影,心脏在胸腔里疯狂跳动。
这一步棋,赌上了她的直觉,赌上了对周子轩的信任,也赌上了这幅画所能引发的未知效应。
画卷如同承载着她所有希望的信鸽,飞出了这禁锢她的别院,飞向了迷雾笼罩的外界,飞向了那个背景复杂的韩文石,也飞向了可能隐藏在江南某处的沈涟清。
她不知道这幅画最终会引发什么。
是石沉大海,是引来更危险的关注,还是真能如她所愿,叩开那扇通往真相与破局的门?
答案,在风雪之后的寂静中,悬而未决。
她只能回到小楼,继续等待,在焦灼与期盼中,磨砺着自己的笔,也磨砺着自己的心志。
前方的风暴,因她这主动掷出的石子,或许正在加速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