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墨染先生给予的册子以及更深的忧惧,陈佳乐离开了听雨楼。
她没有直接回太学府,而是绕道城东取了笔墨,才如同完成寻常差事般返回。
接下来的日子,她变得更加沉默寡言。
白日里是勤奋好学的太学弟子,夜晚则在对两本册子的交叉比对中度过。
墨染先生给的册子记录虽零散,但与那“柳营旧档”中的时间、物品数目竟有几处隐隐吻合,一条私运军械的隐秘路线逐渐在她脑海中勾勒出模糊的轮廓。
然而,如何将这条线索转化为能扳倒“玄石”的证据?
如何绕过皇后乃至可能存在的更多阻碍,将真相呈于御前?
这仍是横亘在眼前的巨大难题。
就在她苦思冥想之际,太学府内发生了一件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
这日午后,陈佳乐正在藏书阁整理书架,忽听得楼下传来一阵喧哗。
她循声下楼,只见几名弟子正围着一份刚张贴的告示议论纷纷。
“朝廷要遴选精通算术、熟悉漕粮核算的年轻官员,前往淮安府协助督办漕粮事务?”
一个弟子念着告示内容,“这可是个实缺,虽说是临时委派,但若办得好,前途无量啊!”
“要求还不低呢,需得通过户部与工部的联合考校……”
陈佳乐心中猛地一动!淮安府,那可是漕运关键节点之一!
一个大胆的念头如同电光石火般在她脑海中闪现——若能借此机会,亲赴漕运一线,是否有可能找到更直接、更确凿的证据?
这无疑是一次巨大的冒险。
远离京城,意味着远离太学府和刘默的庇护,独自面对未知的险境。
但同样,这也可能是一个跳出当前僵局,接近核心秘密的绝佳机会。
她不动声色地记下了告示上的报名地点与考校时间,心中已有了决断。
当晚,她将自己关在房中,开始着手准备。
她需要确保自己在算术考校中万无一失,更需要一个合理的、不引人怀疑的理由,去争取这个名额。
几天后,她寻了个机会,向刘默禀明了想法。
“师父,弟子近日见朝廷张贴告示,欲遴选懂算术之人前往淮安督办漕粮。弟子蒙师父教诲,于算术一道略有心得,想前往一试,一则历练自身,二则……也想为朝廷略尽绵力。”她措辞谨慎,神态恭顺。
刘默放下手中的书卷,目光落在她身上,带着一丝深沉难辨的意味。
他沉默了片刻,书房内只闻更漏滴答。
“淮安……漕运事务繁杂,牵扯甚广,并非易与之所。”
刘默缓缓开口,语气听不出喜怒,“你年纪尚轻,为何想去蹚这趟浑水?”
陈佳乐心知师父必有此问,早已准备好说辞:“回师父,弟子深知自身浅薄。正因如此,才更想去实务中历练一番,验证所学。且漕粮关乎国计民生,弟子虽力微,也愿效仿先贤,尽一份心。恳请师父允准。”
她跪伏下去,姿态恳切。
刘默凝视着她伏下的背影,目光复杂。
他久在朝堂,岂会看不出此事背后的风浪?
这个徒弟,自入太学以来,表现出的聪慧与偶尔显露的锋芒,都非比寻常。
她执意要去淮安,恐怕并非仅仅为了历练那么简单。
良久,他几不可闻地叹了口气。
“既然你心意已决,为师也不便阻拦。”刘默的声音恢复了往日的温和,
“户部主事赵大人,曾是为师旧友。我会修书一封,你带去,或能予你些许方便。记住,此去凡事谨慎,量力而行,若有难处,及时传信回来。”
“多谢师父!”陈佳乐心中一块巨石落地,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有刘默的荐书,她此行便多了几分底气。
...
考校的过程并无悬念。陈佳乐凭借远超这个时代的算术技巧和对账目的敏锐洞察,轻松通过了户部与工部的联合考校,获得了那个前往淮安的名额。
消息传回太学府,众人反应各异。
王浩等人为她高兴,却也担忧她孤身在外。
周子轩只是深深看了她一眼,嘱咐了一句“保重”。
李墨则送了她几本关于漕运历史的笔记。
唯有顾青兰,在得知消息后,将自己关在房中整整一日。
启程前夜,月色清冷。陈佳乐正在房中最后检查行装,窗棂再次被轻轻叩响。
她打开窗,顾青兰站在窗外月光照不到的阴影里,依旧是一身青衣,面容隐在暗处,看不真切。
“师姐?”陈佳乐轻声唤道。
顾青兰没有说话,只是将一个冰凉的小物件塞进她手里。
触手温润,是一枚用上好羊脂白玉雕刻的平安扣,样式简单古朴。
“淮安水路错综,龙蛇混杂。”
顾青兰的声音低沉,带着一丝压抑的沙哑,
“戴着它,或许……能挡些不必要的麻烦。”这玉扣质地非凡,显然并非寻常之物。
陈佳乐握紧那枚犹带着对方体温的玉扣,心头涌上一股暖流,鼻尖微微发酸。“师姐……”
“不必多言。”顾青兰打断她,向后退了一步,身影几乎要与夜色融为一体,“活着回来。”
说完,她决然转身,消失在沉沉的夜幕中,仿佛从未出现过。
陈佳乐倚着窗,望着她离去的方向,久久不动。
掌心那枚玉扣紧贴着皮肤,传来一丝微弱的暖意。
她知道,第一个真正的任务,此刻才算是真正开始。
前路是漕运交织的迷局,是“玄石”势力可能遍布的险地,但也可能是她揭开真相、找到归途的起点。
翌日清晨,秋雾弥漫。
一辆朴素的马车载着陈佳乐和她简单的行囊,驶出太学府,碾过青石板路,向着城南码头而去。
在那里,她将换乘官船,沿运河南下,奔赴那座陌生的、隐藏着无数秘密的漕运重镇——淮安。
马车轱辘声单调地回响在空旷的街道上。
陈佳乐掀开车帘一角,回望那渐行渐远的、笼罩在晨雾中的太学府轮廓,目光最终落在顾青兰舍馆的方向。
迷雾重重,前程未卜。
但她握紧了袖中的那枚平安扣,眼神逐渐变得坚定。
无论淮安等待她的是什么,她都必须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