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五点,剪辑室的灯还亮着。
程疏言关掉最后一块数据监控屏,指尖在回车键上停顿了一秒,像是怕惊醒什么。系统提示音轻轻响起:【静默恢复中,共鸣值持续缓增】。他没动,盯着黑下去的屏幕映出自己的轮廓——眼底有血丝,但眼神清亮。
耳钉微烫,像还连着那场十二小时直播打榜的心跳。
“老师……”小安抱着三明治和咖啡推门进来,声音压得极低,“您真的不休息一下吗?庆祝活动可以再往后推两天,大家……都快散架了。”
程疏言站起身,脚步晃了一下,手扶住桌角稳住。他没看小安,而是抬手摸了摸左耳那枚银色耳钉,余温尚存。
“热度是活的。”他说,“它会呼吸,会饿,会死。现在不喂它点大的,等它凉了,我们之前熬的每一个通宵,就全成了电子骨灰。”
小安张了张嘴,没说出话。
周默从走廊尽头走来,西装外套搭在臂弯,领带松了半寸,脸上却带着猎手收网前的笑意。
“他说得对。”周默走进来,把一叠文件放在桌上,“《暗涌》热搜挂了整整三天,抖音二创破百万,b站乐评人集体刷‘年度封神’,豆瓣开分9.4——这不是爆款,这是行业地震。”
他翻开平板,调出一张趋势图:“你看,普通粉丝的情绪峰值通常在发布后24小时内衰减70%。但我们不一样,程老师的共鸣曲线……还在爬坡。”
程疏言闭眼深吸一口气,再睁眼时,已不是那个守夜到灵魂出窍的艺人。
他是刚刚打赢一场战争的指挥官。
“准备场地。”他开口,声音沙哑却笃定,“我要办一场‘被看见’的庆祝。”
小安愣住:“啊?”
“不是庆功宴。”程疏言走向门口,“是宣告。我要让所有人知道——我程疏言,从今天起,不再是十八线,也不是幸运儿,是一线。”
---
策划会议室,七点整。
落地窗外,城市还在蒙蒙灰蓝中醒来,而室内已硝烟弥漫。
投影上写着三个大字:**答谢会?庆功宴?**
小安缩在角落,捧着热可可:“我觉得……聚个餐就行。录音师老张昨晚直接睡机房,剪辑组全员红眼,咱们低调点,别搞太大压力……”
周默翘着腿,慢条斯理地敲键盘:“低调?现在全行业都在等程老师下一步动作。导演圈私聊炸了,制片人朋友圈全在影射《暗涌》的成功模式,乐评人已经开始写‘新主流叙事革命’——你告诉我,这时候吃顿火锅?”
“那也不能变成网红打卡现场吧!”小安急了,“老师不是流量明星,他是演员!是创作者!”
“所以才更要高调。”周默冷笑,“你以为高调是浮夸?错。高调是主权声明。你现在不出声,明天别人就会替你定义你是谁。”
两人剑拔弩张,目光齐刷刷看向主位。
程疏言一直没说话。他打开了系统面板,调出“情绪能量来源分布图”。
屏幕上,粉丝群体占63%,但另一条柱状图悄然升起——**专业圈层:37%**。
导演、编剧、摄影指导、配乐大师、资深剪辑……他们的名字一个个闪现,每人贡献的共鸣值不高,但汇聚成河。
他的手指轻轻划过屏幕。
这一刻他明白了,《暗涌》赢的不只是流量,是**话语权的转移**。
他抬起头,语气平静:“办。”
小安松了口气。
“但不是庆功宴。”程疏言站起身,走到白板前,拿起笔,“是答谢会。我要请王导,李奶奶(美术指导),录音师老张,剪辑团队,还有岑知韫。”
他顿了顿,写下最后一个名字:“一个都不能少。”
周默眼睛一亮,迅速递上拟好的嘉宾名单:“媒体组我也联系好了,新浪娱乐头条预留,抖音官方号联动,b站安排直播切片……苏棠那边我已经发了邀请函草稿,她团队反馈说很荣幸——”
“删了。”程疏言头也不抬。
笔尖在白板上划出一道长线。
“苏棠。”他又说一遍,声音不大,却像刀落砧板,“不用来了。”
会议室瞬间安静。
周默怔了两秒,忽然笑了:“你终于不再想证明给她看了。”
程疏言没回应。他知道,十年前那场试镜失败后,他曾发誓要站在她面前说“我也可以”。但现在?他已经不需要她说“也可以”了。
他是“本来就可以”。
---
时间滑向清晨七点十五分。
流程单最终确认。
场地:艺术中心顶层穹顶厅,黑白极简风,拒绝香槟塔和LEd舞美,只设一面巨型情绪墙——由粉丝留言与专业评价实时生成动态光影。
传播策略:不炒cp,不造话题,全程无通稿。只有一句slogan挂在入口:“感谢所有认真对待作品的人。”
程疏言坐在会议桌尽头,手中平板显示着“庆祝活动最终流程确认函”。他轻点“发送”按钮,系统悄然震动:【新情绪波纹扩散中……】
他没动。
走向窗边,玻璃映出他疲惫却挺直的身影。天际线泛起鱼肚白,第一缕阳光正悄悄爬上对面大厦的幕墙。
周默收起文件,低声对小安说:“他不再是那个需要靠系统活命的艺人了。”
小安抱着笔记本,偷偷翻到一页空白,用铅笔写下:
“第39条:老师今天没笑,但我知道,他比任何时候都高兴。”
窗外,城市彻底醒来。
而他们仍留在筹备现场,灯光映在程疏言的耳钉上,微微发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