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凉,坚守到第三天。守城的砖石已用的七七八八,箭矢早已见空,士卒疲惫不堪,两千余士卒与城中男丁已折了三成,士气低落,但依然顽强地坚守着。
因为他们没有退路,城池仅有三门,被乌人围得水泄不通,城一破,便是屠城之下场。
故此,就算是城中老人与孩童,不为朝廷,就是为了自己以及家族的生存而拼命。
到了今日,孟凡固已经把能拉上城头的男丁都拉了上去。就连城中妇女也开始动员起来,不能上城杀敌,便协助守军救治伤员,送水送饭。而这些妇女,亦毫无怨言。
本来士气低落的北凉县,反而在图赫尔的围攻下,变得上下一心。
在砖石即将消耗一空的情况下,孟凡固又搜集了城中的各种树枝、被褥、枯草、破布等易燃之物,浸上少许水,点燃后丢下城墙。
随后,这些杂物便白烟滚滚,呛得乌人接连咳嗽。虽然造不成杀伤,但严重影响了城下乌人视线,又影响到了乌人推进的速度和效率。
已经三日了,兴师动众,攻不下一座弹丸之地。且外围骑兵也在与曌骑交战。公孙与何宏纲的骑兵不断攻擎击着图赫尔的外围。虽然还是以对射为主,但也牵制了很多乌骑。
图赫尔心中仿佛憋闷着一团火焰,灼烧着他的五脏六腑,嘴上已起了泡。
军中很快便要断粮,再拿不下北凉,怕是也要杀马吃人了。图赫尔传令最前线攻城将领,最多再给一日时间,明日晌午前攻不下此城,提头来见!
而到了今日,图赫尔还毫不知晓,公孙衍都进入他老家霍霍快三日了。
其一,公孙衍近日只朝小部落下手,且外面套着乌人服饰,也起到了很好的掩护,每到一处小部落,尽数屠戮那里的乌人,不分男女老少。大大减少了通风报信的几率。
其二,南林草原与光州接壤之处,便是铁锁湖,乌人能赶来通风报信,就必须通过铁锁湖一旁的废弃工事,而公孙擎,收到孙子来信后,派出三百骑兵,专门守在工事这边,只要有小股乌人入境求援,立马格杀。到了今日,已杀了六名企图求援的南林乌人。
故此,如此消息封锁下,图赫尔并不知晓后院已经起火。
而此时草原上的公孙衍,士气如虹,将士们坐下战马已全部更换了缴获的乌人战马,那些原本已经瘦弱的曌马,虽然不舍,也已被丢弃。
人人皆在原本的军服外套了一件乌人服饰,头上皆带着乌人皮帽。且军中也有少许的归化乌人。就算碰到零星的牧民,亦可勉强搪塞过去。
今日是公孙衍进入南林草原的第四日,总体来说,十分顺利,只有昨日攻打一座四五百人的部落时,遇到了激烈的顽抗,战死了十余名曌骑,并逃走了三名乌人。
而六个小部落,已彻底消失在草原之上。
在严刑逼问之下,公孙衍也终于知道了图赫尔的王庭所在。
能给他在草原上肆意厮杀的日子已不多了,他的到来已经引起了大部落的怀疑,乌人亦开始派人马搜寻这股残害“同族”的队伍。
而算算日子,草原中部的大汗估摸着不久后会收到消息。
只要草原组织起大军,他这两千多人马必会在乌都斯草原葬身狼腹。
故此,趁着整个草原还未做出有效反应,杀入图赫尔的王庭,将图赫尔的后院彻底点燃。
公孙衍得知王庭位置后,转道向西北,中途遇见一队百人的乌骑,为了赶时间,派出一名归化乌人上前搪塞,声称是护送一些伤兵归还。
这队乌骑见来人确实是乌人,讲着流利的乌语,不疑有他,便自行离去。
到了第五日,公孙衍在远处看到了一处连绵十里左右的部落群,这便是伯阿图所在部落。
伯阿图部落坐落于南林王庭的南面,护卫着南林王庭的南路,占据着一处水草丰美之地。
图赫尔王庭占据的位置正好靠近西海岸,整个乌都斯的西方与西北方也是临海的。
如果绕开伯阿图部落,从东面突入,会引起更多大部落的注意。
故此,想要攻击王庭,就必须先打穿这座大部落。
公孙衍从之前最后的一份战报得知,爷爷在半月坡大败伯阿图所部。如今,伯阿图的遗体被护送回封地不久,其子继承了酋长之位。
从部落群的规模看来,这座部落大概有四万多族人,在乌都斯,这便是非常庞大的部落。其地位相当于光州的关碾或者东川。
清一色的白色帐篷连绵不绝,高高的围栏,二十座以上的望楼,不停游荡在各处的乌人。
这些斥候带回来的消息令公孙衍眉头紧锁。就算伯阿图主力尽毁,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怕是营中仍然可以组织起来四千左右的骑兵。
公孙衍想罢,决定先行撤军,此处向南二十里处,有一片小树林,可以藏身。待休整一日再寻良机。
正因为南部草原也叫做南林草原,亦是南部草原多林之故。
且听一些归化乌人所言,南林王的部落,有半数建在树林中,只知晓大概方位,但具体王庭所在,这些归化乌人亦不清楚,毕竟这些少许的归化乌人皆是小部落的牧民,从未去过南林王庭。
但公孙衍所思,这图赫尔本人的王帐,兴许就在林中,既善于隐藏,又可避暑。其本人的行为习惯,亦有些像曌人,并不是标准的草原人作法。
一直等到日落,天色转黑。公孙衍再次派遣斥候侦察伯阿图所部。
过了小半个时辰,斥候带回了一个惊人的消息:伯阿图部落刀光四起,其部落族人正在自相残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