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屯长去寻县令之际,文莺与麾下士卒闲聊。
麾下士卒们如今已把文莺奉为战争天才,尤其是初入军营最早那几名士卒更甚。
从夜袭薛家砖窑到三合击败刘金刚,再到如今的兵不血刃斩首四百乌人,皆是崇拜万分。
就连魏冉亦是夸赞连连。
文莺心底虽说还是有些小自豪,嘴上还是说着:“此番亦是运气,用了些江湖手段,上不得台面,侥幸而已。”
但众士卒还是不依不饶的要听文莺讲夜袭薛家砖窑之事。毕竟后来加入的士卒并不知此事。
于是,萧逸与张小勺,便充当起了说书先生,一唱一和着述说着夜袭薛家砖窑之事,当然,添油加醋是必然的。把管屯长麾下的士卒也吸引过来,听得起劲。
只有文莺自己知晓,此番虽然兵不血刃得了如此战功,但自己确实在当时有几份侥幸心理,有很多赌的成分在,要不是这伙乌人贪婪蠢笨,如此下三烂的江湖手段亦不会成功。
包括上次夜袭薛家砖窑之事,亦有出其不意与运气之故,才如此顺利。
但在正面战场上,自己还未曾获得过胜利,在西疆头回参与大兵团作战,便被打的溃败几十里,甚至狼狈地躲在棺材里才躲过了追兵。
麾下士卒如今身边仅有二十人,亦不知其余二十来人生死如何。
要不是刘校尉让士卒们撑到夜晚再行突围,怕是自己早已是乌人的刀下亡魂。
战场上的生死,真是只在一念之间。自己还是太过弱小,若自己带着麾下这些士卒与同样数量的乌人正面拼杀,还真没什么自信。
文莺正出神之间,管屯长回来了。
管屯长亦未注意士卒们在聊什么,大老远的便大喊着,我等能启程回瑶光了。
众士卒皆一阵欢呼,回去早日定下赏赐亦是众人之愿。这么多乌人战马在梅县耽搁太久,非得饿死不可。
随后众人便开始打包战利品,挂在那些战马之上。
管屯长向文莺众人抱怨了那贾伯爷之事,文莺听罢颇为恼怒,虽然县令答应从梅县的战利品中分出一部分给予那伯爷,不会从芜县守军中克扣。但毕竟一同冒险杀敌的袍泽,又相伴多日,处得不错。这贾伯爷上嘴唇碰下嘴唇,便勒索了五十匹战马。
谁也不乐意把得来不易的战利品白白便宜了这老贼,哪怕不是从自己手中抢夺的,此刻也感同身受。
管屯长一伙人皆大骂起来,众人最终商议,给梅县留下二十五匹战马,共同承担梅县的损失。
颜城守知晓此事后,差点给管屯长跪下。
趁着大伙儿收拾行装的空档,萧逸与阿图鲁先行出城,打探道路,看路上是否安全。
到了晌午,二人回返,并未看到北上之路有乌人的踪影出现,管屯长便决定开拔出城。
梅县离瑶光城有一百来里,有马代步,就算拖着马队,士卒马术生疏,半天也便到了。
管屯长众人把四百多匹战马分四队分别用绳子串联在一起,以便驱赶,剩余的乌人兵甲皆绑于马上。
众人缓缓出城,那些没骑过马的士卒近日也略微练习了下,实在骑不了的便用绳子将身体绑在马鞍上。
快到城门处,正好与贾伯爷相遇,贾伯爷一行人仅有十二人,除了自己来时的马,还押运着五十匹乌人战马。
双方从两个方向汇聚到城门,皆要出门,贾伯爷瞅了瞅管屯长一行人,厌恶的用手绢捂着鼻子,这让众人十分恼火,出于忌惮贾伯爷的家世官职,并未作声。
贾伯爷欲想先行出城,强行带着队伍,挤开管屯长一行人,文莺麾下的一小伍长朱满仓被贾伯爷的家丁挤了个踉跄,随即抬眼便瞪向那家丁。
那家丁狗仗人势,一马鞭抽在了朱满仓的脸上,满仓一个趔趄,险些摔倒。
旁边的张小勺忙扶了朱满仓一把,满仓一摸脸,鲜血已渗出,脸颊火辣辣得疼。
众人怒目相视那家丁,那家丁眼睛一翻,并未理会。
贾伯爷却怒道:“不开眼的泥腿子,速速退下!”
随后,一众家丁便用胳膊,甚至马匹强行挤开了管屯长的士卒,霸占了城门洞,出城而去。
士卒们怒火中烧,有人便要拔刀,文莺与管屯长忙拦住了众人。光天化日之下,要在此杀了朝廷的转运使,这四十二人难逃活命。
贾伯爷走远后,文莺一行人也出了城,众人越想越窝火。
尤其是朱满仓,自从参军以来,还未曾受伤,死在自己手里的乌蛮也有三个。
在自己的村中,也是英雄一般的人物,却被一仗势欺人的家奴用马鞭抽伤了脸颊。
连带着众人皆觉得十分羞辱。
文莺想了想与管屯长道:“管大哥,兄弟有一主意,可报此仇!”
“哦?快说!”管屯长十分兴奋,众人随即围了上来。